高度概括出真谛 ——诗歌的哲理美
作者:田子壬 2018年02月28日 14:16
489 收藏
有一种诗歌,它似乎并没有丰富的想象,但却用极精炼的文字对客观事物和规律及其认识进行高度集中的概括总结,给人以社会生活的真谛,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并被后人反复吟诵和引用,成为永远激励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心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些名诗名句具有特别强大的生命力,是诗歌的哲理美。
请看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该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诗歌的哲理美,来源于作者对客观事物和规律深入细致的观察所形成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方式进行高度集中的概括。这里面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寓理于景象事物之中,如上面所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先通过登楼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夕阳西下、黄河入海的壮阔画面,然后在此基础上,抒发了宏远的抱负和博大的胸襟,表现了宇宙的无限。后两句出语自然,寓理于景象事物之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包含了多么丰富深刻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哲理!因此被人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而千古传诵。
另一种是纯粹的抽象概括。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此诗就看不到有什么形象描写,纯粹是抽象思维写成。但它却以区区四行共二十个文字的编幅,概括了人生中关于生命、爱情和自由三方面的内容,其内容之丰富,哲理之深刻,实在是其它任何文学形式无法与其比美!且易记,易懂,易唱,动听,格式又不会太严,完全符合诗歌标准的要求,这就是诗歌作为最初最简的一种文学形式有如此强大生命力和魅力之所在。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