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作者授权发表于中国诗歌网。
如果从较为传统的角度来看,“文如其人”是阅读文字常用的标准之一的话,那么认识诗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其诗作。也在正基于这个原因,通过他的诗,我才得以认识苏丰雷这个人。但诗风与性情实则是两种存在的格调,而所谓的“文如其人”,某种程度上说的便是一种“文气”与“人气”的契合。因此,通过阅读诗作来与诗人交往,是一条最为便捷也是最为可行的道路。我便是沿着这条路,慢慢去认识苏丰雷兄的。读了《深夜的回信》,尤其是上部的内容,我想谈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苏丰雷的诗整体上而言,给人一种“瘦硬清奇而又带着冷色”的感觉。我选用了古人评价诗人诗作的方式,来给这些诗歌找一个恰当的说明,是因为在这些诗作中,透露着诗人独特的气质。就这一点而言,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首先是在诗的用语和词汇的选择上,多奇崛的语言组合,是在日常熟悉的词汇中构建出陌生化的诗语。在诗集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神爱的黎明”、“魆黑的冷凌晨”、“信靠岸了”、“强度还不能融化他肩上的铁”等。其次,在诗歌意象的选择上,夜、黎明、黑色、父亲等是常用的语汇,从而勾勒出了诗作中带有冷色的气息,尤其是燕山如父般硬朗、波浪的苦痛黏人地侵袭、天空满堆的阴鸷的乌云,都把一种略带着瘦硬和清奇的语气的词汇,垒砌在诗的建筑中。最后,在诗的情感上,刻意保持的距离在并不沉默的言说中,绽露出一种清冷、奇崛与漠然的关怀和冰凉的温柔,是对爱的一种补充,也是对情的断然定义。诗的语调上是冷漠的书写,彰显出诗人的距离感,而在词语组合的缝隙迸发出的,是炽热的诗人的柔情与怀念,他所惦恋的或许并非是已经逝去的记忆或往日景观,而是在回忆中如何抓住一息尚存的温情与欣然。
其二,“诗的场景式”。苏丰雷的诗多展示的是一种情境化了的场景,是一个生活的切片的断面,其中供奉着爱、抒情与哲思,上演着略显冷寂的呓语与喋喋不休的倾吐和絮叨。在这种“诗的场景式”中,营造一种情感比起抒发一种情感来,更为直接、动人,因为它将情感的抒发形象化,是把读者纳入到诗语之中的场景里,以偶然遭遇的方式,触碰了诗中浓郁的情绪流露。它不是自我的嚎叫,也不是内心的宣泄,而是极其克制的言语的浓度,调和了情感的温度,从而以恰当的方式,召唤对诗的别样阅读与理解。或者家中的院落和院落里的父母、或者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和场景中的人物,有时可能只是一个生活中的画面,一俟被情境化地转化为“诗的场景式”,它的韵味就渗透在话语周围,成为茅屋篱笆般的夕阳斜照,或蜻蜓点水的一瞥波纹。
其三,日常生活经验的诗性书写。虽然整体上,苏丰雷的诗给人的感觉是瘦硬清奇而又带着冷色,但诗中的“场景式”又无往而不是我们熟知的日常、亲切的生活。哪怕在叙述中有意拉开了距离来进行外在的观察,那略显冷色而泛着苦味的情感,都是令人倍感亲切的。在这种亲切中,携带着怜悯、慈悲和难以拒绝又莫可名状的爱。从诗的内容上而言,这是因为苏丰雷选取“日常生活的侧面”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众生”,让他们构成诗的主体,在主体的周围筑造生命存在的人间本色。这其中,家庭的再认识里,父亲占有了重要的位置,他的奋斗、艰辛,甚至是苦难,在略显故事化的诗语中,被推向了前台,而母亲则居于生活的一隅,默默无声地爱着、活着。甚至连兄弟,都在对旧日的往昔回忆中,把日常的场景给诗性化了,捕鱼的场面、饥饿的体验、食物的匮乏等等,虽是后视角的管窥,却带着鲜活的记忆的本色。同样,也有“姐姐的对象化”,那其中有莫可名状的爱流淌其间,被对象化了的“姐姐”从家庭关系中出离而来,成为情感的别样寄托。当然,这也包括“人物的叙事传”——抒情话语中,对人物的简笔画一般的勾勒,洁净、清新又带着日常的底色。《夜宴》里的二姨夫和二姨,是俗常的红尘一员,也是人间的至亲之爱,在诗中被浓郁的意韵所围裹,世俗却不庸俗,日常却不平常。正是凭借着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诗性转化,苏丰雷的诗就显示出它取材的宽广、书写对象的多样性与诗歌境界的寥廓,摆脱了对抒情的一厢情愿,却又无往而不是抒情的歌。
语言的干净、情感的节制、节奏跳跃的韵律性等,都可以说是苏丰雷诗歌的特点,而时时透露出的人间关怀、哲思沉冥,也让他的诗获得了某种智性的质素。当然,诗到语言为止,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在某种程度上仍旧适用,因为在读诗的过程中,瞬间的被语言击中的感觉,是诗的独特的魅力所在。而苏丰雷的诗,恰恰具有了这种语言穿透力的准度、强度和力度。即便是絮叨,也恰好能触碰心弦,让人徜徉于诗歌语言中,乐而忘返。
2017.12.14人图圆桌·问馀斋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