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江河:诗歌地理的逻辑、结构与线索

作者:欧阳江河   2017年12月04日 12:13  《文艺争鸣》    667    收藏

来源:《文艺争鸣》2017年09期


按:本文是诗人欧阳江河在“当代诗歌的文化地理与地方美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本研讨会于2017年1月14日至16日在长春举办。


张清华从一个批评家的角度、从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角度,将不同的历史内在逻辑、结构、线索加以追踪、整理和呈现。依我所见,我们从词与物的关系来考察和建构中国诗歌文本史,就应该将物质文化进步所带来的种种变化,放到对写作新规则之出现、写作新能量之积聚、新格局之形成的深度考察里面。比如说,如果将印刷史的变化这个角度放进去以后,那整个宋诗的写作发生史就与唐诗完全不一样了,黄庭坚的重要性、革命性一下子就突显出来了,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就不只是一个隐喻,而是一个实在。得益于北宋时廉价印刷物的大量涌现,乡村书生人人都能海量阅读,所以诗词文本中才会有这么多的化典入诗,化腐朽为神奇。然后把翻译的影响也放进去,才会有佛义和禅味,对诗歌趣味和诗歌思想的散文化的影响。然后还有晚唐古文运动的影响,把安史之乱多种胡文杂语和汉语的混杂,把这个语言乱局对写作造成的影响,与佛经翻译史的影响,以及战乱带来的统治涣散、种族杂居史放进去以后,才会有后世对韩愈古文运动的总体认识。所有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后,就不仅仅是一个文本的写作史,句子的修辞风格的简单变化。我们在看待当代文学史时,也是如此。

刚才张清华的发言,透出一种史学家的目光。比如,如何看待朦胧诗的发生,这个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美学事件,它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事件,是历史装置中种种政治的、社会心理的、美学的总的反应之汇集与激活。所以朦胧诗的地位和影响,也应该在这个角度被界定,这是朦胧诗本身的一个荣耀,但也是一个宿命般的局限性和短板。那么连北岛自己都在否定他自己早期的诗,那些让他成了大名的东西,那些事件史研究的、意识形态的东西,诗意的成色远不及史料成色来得重要。不仅仅只是90年代以后的那个经济大潮的历史,或者更多的这种实际发生的事件史,据此勾勒我们对诗歌现象史的认识,那么这个文本史所反映的还有背后的更深刻的“现代性”这么一个东西。刚才张清华提及唐晓渡的文章,时间神话意义上的进步观,这个进步时间观其实就是现代性的一个大的隔断,新比旧好,一直追溯到康德的那个启蒙神话,从那以来,新人的诞生就来了,新我的诞生。那么历史这样追溯下来,变成了一个我们现在根据时间线索来划分,包括80年代、90年代、千禧年代,这个越变越庸俗的、变成一个断代史的、变成一个出生年代先后之别的文本史观,这是非常可疑的。根据这个呢,有什么第三代啊,或者下半身啊,后来还有千禧一代啊,等等,反正都是一些比较取巧的浅薄描述。就在这么纷乱的一个诗歌分布里面,张清华所提出的诗歌地理概念,其实是空间、时间、心理、语言的文本政治、新闻成分的一个综合,还有学术研究之要素,这么一个大的综合。他不是只是说空间分布不同,不是那么简单,而是时空转化,还有人的意识的扭结,还有精神分析的东西,精神分裂的东西,都在里面有所扭结。如果依照这个架构来理解中国当代诗歌史,我估计可能会是一个人类诗歌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我一直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本身就是一个盛世和乱世综合的时代,它的混乱、它的肮脏、它的残忍,和它的纯洁、它的崇高、它的神奇是混在一起的。那么这样一个混合里面,我们怎么从写作的角度去投射它,又怎么从诗歌文本史的角度去触及它、反映它,而且这里面还得考虑地方史、风格史、公共诗意与少数人语言两者之间的比例、以及和我们所说的大诗人这个概念,把这些东西扭结在一起,这样一种勾勒,我觉得是真正的是一部诗歌史的勾勒。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那么我再讲一个问题,就是新闻和诗歌的区别,以及两者之间的可能的、微妙的文本勾连。因为持续好几年了,我都在考虑当代诗如何处理当代媒体意识形态,这么一个特别困扰人的问题。怎么从诗歌立场的角度,从诗歌逻辑的角度,甚至从元诗的“发生”的角度,去综合处理新闻的东西,但又不把写作文本变成是一个所谓的意见的、媒体意识形态的、碎片化的东西?这是当代诗歌写作面临的一个根本的、大历史的挑战。那么从这个角度看,西川的那个《小老儿》,我觉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文本,它涉及和处理了从时间踪迹到空间恐惧的、从繁殖到死亡的、从一到多的(最终导致“一”的消除)、这么一种当代病毒形态之发生和传播、这整个的过程。这跟于坚的《0档案》很不一样,作为一种深刻的现代性形态,一种人的存在形态,于坚的档案是归档,把人变成文字以后归档。西川的《小老儿》则是把已经归档的病毒释放出来变成生命,变成一种没有生命体的生命,没有面孔的资本,资本就是没有面孔的活体,就思想的活体,这样一种东西,一种只剩下集体性的个体,去掉“一”的多。这里面其实已经包含了时间被观念扭曲之后的空间肿块,已经进入了纯粹的、近乎清洁和神圣的、在抽象和绝对层面才能加以解释的、那样一种繁殖。非典时代的、电子病毒时代的、癌变时代的繁殖。它们共同搭建了一种新政治、新诗意,这新,刚刚出现。无疑,这种与多媒体新闻同步和同质的新政治、新诗意,它不只是传统的旧意识形态,不只是民主和独裁、东方和西方、贫困和富裕所影射的传统政治建构那么简单。举一个大家都熟知的例子,比如在非典时期,有携带非典病毒嫌疑的入境者,被查出来是绝对禁止入境的,这种禁止里面,就包含了的我所说的新政治和新诗意,新的可能性,关于人类境况的新描述。那么西川的《小老儿》有这样一个敏感,他抓住了这个从来没有被人类诗歌处理过的东西,这个使得反常本身作为常态的东西,将之建构成堪称诗歌地理学兼病理学的一个特别杰出的、新政治的、新诗意的范本。

那么我再回顾另一个文学如何转化新闻事件的经典例子。最近我重听源于《暴风雨》的系列音乐作品,那么我又回头再读这部莎士比亚的名作。《暴风雨》的写作动因与1690年代(即伊丽莎白时代)的百慕大事件有直接关联,这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到了莎士比亚笔下,变成了他晚年最后一个完整的剧作,一个神话的、文学的崇高范本,为人类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带有幻想的精灵的这样一个新世界。这不是一个新闻的、事实构成的世界,而是属于心灵的、诗意想象的、观念开拓的世界,自我完全没有返回旧世界的那个工具了,航海之船被风暴(在剧本中是被魔法)毁了,剧中人只能留在一个孤岛上,由此诞生的一种新的处境:在你自己的新世界面前,你的新我和旧世界的关系产生了根本的割裂,存在的延续性在哪里?然后这个时候出现两种方案,一种是,孤岛上新的乌托邦世界,要废除旧世界所有的东西,意识形态和技术,人只要大自然的不劳而获就行了。还有一种方案是普洛斯彼罗方案,就是原来的那个王(也是施魔法者),他代表的新我的诞生,但还有残存的技艺,权力关系等等,新我里面有旧我的残余,这么一个新人诞生的方案。这里面暗藏了一个文学与政治扭结在一起的检验,在你完全跟你的旧世界割裂以后,你置身于时间神话被扭转成异质空间之后,你检验你作为新人的存在,和原来的旧我的全部存在,它们到底是什么呢?

这么一种全新的、割掉一切旧东西之后的、剩下的东西,其实在新世界和新我身上,这些传统的旧的东西,李白、屈原、杜甫、苏东坡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在这个全新的世界和文本里面他们还残存吗?在我们要避免写作的趋同,展示各种地方意义的时候,那种无人岛意义上的故乡,那种怀旧之思实际上是全新的,除了最后从莎翁百慕大孤岛狂想中诞生出来、抽取出来的美国意向,所谓新世界意象,不过是荒蛮之地,没有开发的、种种可怕的蚊虫的、巨毒的、狂风暴雨的、没有丝毫人工技艺痕迹的天然花园,它与人工最高次序的东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里,构成文本的元素,它的地方性是什么?它的全球化意识是什么?它在词语的共和国里面,它到底是英语、还是汉语、还是德语、还是神的语言?或者是人的语言?是诗学的语言,还是新闻的语言,还是历史考古学的语言?还是多语之间的翻译语言,或者是不可译、不可说、不可写的语言?完全不会说话的人,那个孤岛原住民格列班,他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文明人的话语以后,他说出来的话,其音乐的内涵及外溢是什么?风景作为一个观念又是什么?等等。我一直在想这些东西在进入诗的文本之后,呈现出来的地方性,地貌性,个人性,以及语言区隔与归属。作为文学的、诗歌的语言,它不仅仅只是技术上的英语、德语、法语、汉语。由莎翁这个剧,最后启发了英国殖民者,引导他们发现了美洲大陆,发现了新世界,英国人将航海发现与意识发现、观念开拓放在一起,最后把他们的罪犯流放到美国去。作为新世界的美国就是这样出现的,从伊丽莎白时代的百慕大热,从当年百慕大一场震惊英伦的风暴和海难,被晚年莎翁做了文学性的提炼与处理,美国是这样一个关乎新世界和新人的镜像,就这么出现了。我想到诗人昌耀先生,他在词物的构成关系上,提取出地域的物质性,一种词语意义上的当地的物质性,那种质感,那种直接性,他有一首短诗《斯人》念及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什么此刻风雨,地球这壁一人独坐无语。这个时候诗文本中如果出现的是尼罗河,莱茵河,恒河可能都不大对,但密西西比河就对了。由美国这个深度意象里的新世界与蛮荒花园,这样两个完全分裂的东西,所构成的还乡冲动,归隐冲动,田园冲动,变成现代文学以后成就了那么多的大师。但是这个构造、这个冲动本身被弗洛伊德质问,这个对现代性的逃离和质疑,根本的质疑构成了困惑,其实就是整个20世纪的一个最大的文化主题:精神分裂。而没有精神分裂就没有美国。所以美国这个17世纪的蛮荒之地,一边是荒原,一边是花园,中间经过人的技艺之介入,经过莎士比亚《暴风雨》的文学性处理,诞生了新的真实。我们追逐这个意义上的文本后面的发明能力,发生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再回到孔子的“知止”。在诗经里,江南的东西和北方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而江南作为一个知止层面的故乡,它可以转换成现代性吗?转换以后又是什么?我以为不是简单的复古。传统的丰富性进入文本以后,作为隐喻,有很多很多的层叠,对应于不同的当代性,形成各种不同时代的同时并存。不同时代的同时并存啊,就说到这里。已经超时了。

刚才定浩讲的有意思的一点,就是文学中的地理不是出生地的一个问题,而是文本的问题,另外他注意到,就是当代这诗歌的这个缘由,如何传播技艺,为什么海子和北岛,因为他们的东西是更复杂的东西,但也是更简单的。因为他们的一开始是简单的东西。像庞德这样的诗人,我们没人能记得他的诗句,但相比那些为记住句子而写作的诗人,庞德无疑是更伟大的诗人。这里面有一个很复杂的张力关系,需要我们认真的考虑。故乡的问题从来不是一个出生地的问题,而是一个写作的问题。我前一阵子去岳阳,700年前写《岳阳楼记》的范仲淹根本就没去过岳阳楼,没去过洞庭湖,但他写下这个传世千古的文章。这很有意思啊。

互联网时代的地方性和地理,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互联网时代,地方性搁到互联网上去了以后,变成什么了,全球化吗?刚才德明兄讲到先锋性,它在网络时代的转型,我现在质疑的是先锋性本身,这个概念还存不存在?记得去年我跟叶兆言一起去苏州给中学语文教师们做讲座,他说起他爷爷叶圣陶的一个说法:我手写我心。对此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写作是我手的问题,还是我心的问题?其实假写作,不仅仅是一个我手的问题,也是我心的问题,“我心”也是被制作过的东西,被资本啊、消费啊、权力啊、宣传啊、意识形态啊、流行伤感啊,等等元素制作过的东西。已经没有童心意义上的、纯属个人意义上的“我心”了,我心本身变成了一个被集体化、被制作过的假东西。所以假写作的问题在这。我们提当代性,当代性本身是不是一个被制作的东西,“坚信”是不是也已经被制作,已经是消费的产品了?已经是一个没有其本意河原文的、根性意识不在的那个东西了?已经是我们所有传播环节中的一个变体了?刚才西川讲的地方性,一个假的地方性,这个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我们质疑问题,要深究下去。

现场这个话题其实是可以展开的,但今天没时间说太多。我举个例子啊,作为球迷,我看足球,一般是看转播,不去现场。我去过几次现场,每次都像假的一样,真的变成假的了,就特别像表演的感觉。因为我们已经被转播的方式改变了观看足球的方式,观者可以随不同的机位、从多角度去看是不是犯规了,是不是越位了?好像更公正了。但是比赛的现场感大家都知道,有时候误判啊,错误啊,还有那个气氛,跟球没有太大的关系。从球的角度来讲,不在现场反而更权威了,客观的眼光啊什么的。至于写文学史,是不是在现场,在现场重要不重要?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在现场,隔了一层,内外有隔或许更有意思?这是可以讨论的一个话题。

元峰的发言非常好。我们的讨论围绕张清华老师提出的话题,前面很多人的发言,把他放到了一个开阔的、多元陈述的开放性语境,那么这个话语分支,包括民刊的一些变化,包括发展到最后甚至连弥撒亚时刻的末日感也给逼出来了。这里面的压缩非常有意思。元峰提到一个问题啊,之前言宏也提到了,就是《今天》改为《此刻》。大家都对此表示关切。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转型,这个转型的得失并不是一个神话时间终结的翻版。其实《今天》是个同仁刊物,从老今天到新今天本身就有一个转型,那么我是从新今天这个角度进入的,作为社长我也从来没有管过编辑问题。现在又转型为《此刻》,交给年轻人去编辑,这个杂志表面上看来转型是失多得少,这不是说由国外转到国内,由老今天转为年轻的《此刻》所造成的。或许有更深刻的、文本的、社会的原因。但是更大的危机,刚才我们也讨论很多很多的东西,包括先锋性的失效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转型不能成功。这真的很麻烦。首先就是一个代替转型的新方案,我们有吗?北岛他们那一代,那个老《今天》时代的写作内驱力、那种写与读的时代遗风,那种写作方式与存在方式,现在已经没了。老今天的写法与读法,后面的那种活法,没了。一切都变了。然后我们这代人面对的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今天,今天的神话,今天的还乡意识,今天的田园冲动。进入新世纪以后,莎士比亚的笔下的暴风雨过去之后,伊丽莎白时代的一个新闻事件变成文学、变成美国梦之后,美国带出全球化的问题之后,而全球化本身又是一种被宠坏的地方性,比如北岛本人,他到底是一个全球化还是一个地方性?或者他只是全球化语境里面,中国这个地方诗歌品种的一个代言人?但这样一个时刻,种种危机来源于写作本身,不是说只来源于表面的风格的化身,或者只是波及文学史、诗歌史的翻译与传播,这个转型包括媒介与心灵的多层次接受方式,把先锋话语的界定、风格的原创性啊等等,或者进入学术描述以后的样态,这样的危机都总括进来。但是最根本的危机还是写作本身。所以对于《今天》的转换,我的看法是最极端的,停掉吧。我三年前就提出过。因为写作本身的不一样。这个杂志,真的不是年轻人一代的杂志,停掉它,就是为了保住这个“不是”,这个老今天固有的、断代史的珍贵品质。这样来保证,这个杂志变成一个过往世界的表象。我们这群即将推出历史舞台的人,作品反过来维持这个杂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不知道这个里面是什么,还乡冲动?这里的悲哀,其实还是在这个时代的总体的写作的危机,这是更大的一个危机。写作本身是不是出了问题:比如写作的趋同化,而不是杂志的、印刷物的趋同。我最后再说一点,人活着一定要有更为久远的、已成亡灵的历史意识,我现在是五百年前的某个人,或者五百年以后的某人也提前活在我的命里,你带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你思考的问题,你的选择,你的冲突就完全不一样。因为死者刀枪不入。在这个形态下写作,思考问题,看待这个世界,你会有另外一层的清醒和释然。那么文学史的目光是不是应该放在这个样态上去,这个我说的是题外话了,但这是不是也是诗歌地理学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直播预告 | “《诗刊》编辑面对面”对谈
  2.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叶小平的诗》 | 新书上架
  3.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中的工业美学
  8.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2. 古都秋菊芳菲时 诗人兴会更无前
  3. 青春诚不悔,诗意耀中原——“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系列活动侧记
  4.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我与“青春诗会”的故事征集启事
  7.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 《诗刊》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河南开封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