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作为 “川港澳合作周-走进香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建设国际西部文创中心专场活动在香港举行。
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梁平作为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在沙龙嘉宾发言环节,梁平作为行走在文化世界的成都人,向观众分享了一个他心目中的作为“诗歌之城”的成都,以及文学对城市文脉的影响。
这次活动面向港澳政府部门、优势文创企业、文创机构及投资人等全面展示巴蜀文明和天府文化,在他看来,这样的交流对城市文化的推进和发展极具意义。
梁平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的专访,探讨了成都文化的现状以及四川诗歌文化走出去的可能性。梁平认为,天府文化包罗万象,而诗歌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基因和城市的品质,诗歌语言无国界,最能够和世界对接和沟通。
作为“诗歌之城”的成都
在梁平看来,成都作为“诗歌之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因为自古以来,历代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优秀诗人层出不穷,传世名篇佳作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新中国以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成都一直是中国诗歌的重镇,诗歌传统、诗歌气象、诗歌土壤以及庞大的诗人队伍和优秀作品都是有目共睹的。”
尤其是一个城市拥有的《星星》、《草堂》两个诗刊,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高地。
《星星》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诗刊,也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诗刊。自创刊以来,《星星》先后推出过舒婷、北岛、顾城、杨炼、贾平凹、海子、西川等著名诗人、作家的代表作,一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史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刊物。
而《草堂》是去年春天创办的一颗耀眼的新星,“进入新世纪以后,成都60后、70后、80后、90后诗人,已经在中国诗坛展示出一个强大的阵容,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要努力与成都这座城市、当下这个伟大时代相呼应、相匹配的诗刊刊物《草堂》,应运而生。”
梁平认为,成都的城市内涵、城市品质中的优雅、友善、温情、休闲、细腻和敏感都与诗歌的气质相契合,所以成都长期以来有密集的诗歌活动,诗歌的雅聚,诗歌与市民的互动,使诗歌已经成为市民的一种日常生活。
“这样的城市被称作‘诗歌之城’当之无愧。”
诗歌是天府文化的基因
成都今年响亮提出打造和建设“天府文化”,在梁平看来,这是对超大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品质以及城市文化价值的一种提升,是一种文化贡献。
“很显然,‘天府文化’源于‘天府之国’”。
梁平说,天府之国原来指自然条件优越,物华天宝、稻香鱼肥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一个名词,一个地理概念。现在的“天府文化”,它是城市文化一根的主线,能够串联起城市丰富繁复的人文丝线;它是城市所有文化概念的统领,包括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业以及建筑、美术、音乐、影视与文学等领域。
“我理解的‘天府文化’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基因’,那就是诗歌。”
在梁平看来,只有诗歌语言能够超越世界,能够进入文化的各个层面。“我们需要诗意的历史文化名城,需要诗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诗意的文创产业,当然我们更需要建筑的诗意,美术的诗意,影视的诗意,音乐的诗意等等。现在的成都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天府文化”的统领下百舸争流,奋起直追,一派欣欣向荣。”
让诗歌作为四川名片走出去
梁平还介绍,今年在成都市政府和中国作协的指导下,成都九月中旬即将举办2017“首届国际诗歌周”。
此次国际诗人阵容强大,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南非等32个国家共38位世界级别诗人,以及国内包括成都本土共52位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诗歌翻译家,从庞大的阵容上看,这将是一次别具一格的国际诗歌盛会。
梁平透露,在这次组委会邀请国内外诗人时,绝大部分诗人都欣然答应,并且表示对成都这座诗歌之城的认可和喜爱。
“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成都这个城市搭建中国诗歌与世界诗歌对接和交流的平台,继而,进一步把成都打造成世界诗歌活动的重要基地。而这一点,成都是有资格的。”
在梁平看来,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成都国际诗歌周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诗歌品牌活动,使之成为成都的又一张城市文化名片,搭建中国诗歌与世界诗歌对接与交流的平台。
“让全世界优秀的诗人陆续来成都,了解认识四川和成都,讲四川故事、成都故事,写四川诗篇、成都诗篇,逐年积累,为四川和成都留下一笔世界优秀诗人书写四川和成都的宝贵财富。这个平台既是世界优秀文化的引进,又是成都“天府文化”向外一种推广。”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