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有许多路径可以抵达,一个人的过去
回忆,转述,或者猜测,词根只有一个
许多路径,但无一人迷路
每个人都有一本书,书上写满了证词
一个人的过去不属于自己,擦亮的词语
只能照亮眼前的一点点,长夜寂寂
你瞧,我们面对面坐着,交谈
语义越来越深远,但最后都指向自己
一个词就那样突然地跳出来,流星一样
瞬间明亮的弧线,其实也就是瞬间的断裂
还在继续,继续怀疑,继续赞美
继续在长久的迷失中确认自我
悬崖属于印象,犹如那些色彩浓郁的图画
一只鹰从纸上飞起,然后再落在另一张纸上
点评
这首诗的想象力偏向于沉思。诗的开篇,这种沉思包含着一种回顾人生的视角。就文学的体验而言,回顾的视角有助于撑开诗人的经验幅度,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体认和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隐蔽的技巧,回顾的视角,还可以让诗人和诗的表达所触及的对象保持一种审美的距离。而这种距离,反过来又深化了诗的主题。在本诗中,诗人提到的“路”,大抵上可以断定,它们和人生之路有关。“有许多路径可以抵达”,乍听上去,有点像“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从诗的听觉上讲,差别可是大着呢。后者,在语境上基于辩驳的立场,它近乎一种带有强烈反驳意味的人生宣告。前者则不然,它是一种内心的确认,在语调上更低婉,但也更坚决。并且,“抵达”一词的使用,也表明,诗人所宣称的目的地,与其说是和外部的世界有关,莫若说指向一种生命的境界。诗人也暗示了这一点:无论人生发生过怎样的变故,因为对一个真正的生命而言,“词根只有一个”。
就主题而言,人生之路和诗歌的意图之间的关联,可谓洋洋大观。在诗的意图中,和人生之路有关的主题,几乎是每个诗人都会涉及的。美国诗人佛罗斯特的“两条路”,堪称经典性的示范。不仅诗人如此,思想家和哲人也青睐于路的文学隐喻。海德格尔的“林中路”,也对我们从文学和思想的关联的角度去理解“路”的象征含义,有着不容忽视的帮助。本诗中,诗人一再提及“许多路”,是有深意蕴含其中的。以往的人生教诲,偏向于伦理的严厉训诫:人生之路仿佛只有两条可供选择:坦途和歧路。或者说,正道和迷途。人们最好从一开始就在两条路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没选对的话,就只好一错再错,步步沦陷。
毋庸讳言,这样的说辞,作为一种社会训诫,它具有严酷的恐吓性。能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阶段,做出所谓的正确的选择,需要太多的幸运。对多数人而言,他们不会如此走运。所以,在本诗中,诗人展示了一种更具包容性的看法。如果一开始,有点迷惘,甚至步入某种“迷途”,其实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更确立更开放的人生态度,敏于反省自己;这样,人生阶段中的任何一个情景,都有可能是“我们面对面坐着,交谈/语义越来越深远,但最后都指向自己”。对于我们所处的生存机遇,要有赞美之心,要怀有一种敬畏。这样,每个人最终都会把握到一种更积极的生命视野:“继续赞美”,并“在长久的迷失中确认自我”。
“悬崖”的意象,应该与外部世界的险恶有关;如果我们接受了诗人的建议,那么,这些“悬崖”就会徒有其表,只不过是一些“印象”;它们不代表这个世界的真相。生命的真相,因为“词根只有一个”的关系,它只关乎我们如何在世事艰难中如何“确立自我”。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 曹宇翔 耿占春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刘向东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蒋浩 莫真宝 树才 谭五昌 唐翰存 唐诗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家新 王士强 西渡 杨克 杨庆祥 杨墅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定浩 张清华 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附: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