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出了西凉界——“古马诗集《河西长歌》研讨会”综述

作者:周文艳、杨光祖   2024年11月15日 11:22  默庵闲谭    547    收藏

640

古马诗集《河西长歌》研讨会


2024年8月4日,“古马诗集《河西长歌》研讨会”在兰州举行。本次会议由甘肃省作家协会、甘肃省评论家协会、甘肃省文艺创作传播中心主办,《西部文艺研究》编辑部承办。王登渤、马永强、马步升、叶舟、张存学、阳飏、人邻、阿信、杨光祖、李生滨、牛庆国、习习、唐翰存、王明辉、李晓冬、李越等40余位甘肃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以及兰内高校部分硕博士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甘肃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正茂主持。

古马,甘肃武威人,著名诗人,甘肃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作品有诗集《西风古马》《古马的诗》《红灯照墨》《落日谣》《大河源》《晚钟里的青铜》《飞行的湖》《凉州引》《宴歌》等十余部。另有编著、合著多部。曾获《人民文学》年度诗歌奖、《诗刊》年度诗人奖、甘肃省省委政府敦煌文艺奖一等奖等。被授予甘肃省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工作者称号。其新著《河西长歌》是“新时代诗库”丛书之一,系中国言实出版社联手《诗刊》社重点打造的诗歌品牌,由吉狄马加、王冰、霍俊明、陈先发、胡弦、杨庆祥组成编委会,李少君主编,旨在推出有时代意象和美学风范的主题性诗歌创作成果。《河西长歌》收录了古马从1994年至2023年期间创作的有关河西的长短诗作166首,写作地域涵盖了从乌鞘岭到星星峡之间,涉及众多作者生活或足迹所到之处。此次研讨会旨在以《河西长歌》为切入点,继而深入到古马的诗歌创作、甘肃诗歌现状及中国诗歌发展等诗歌问题。


微信图片_20241115111822

古马


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致辞。他认为,近年来甘肃作家群体取得了显著的创作成果,其中,古马在诗歌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古马不仅能巧妙地融合俚语与俗语,丰富诗歌的语言表达,以微观视角洞察宏观世界,构建宏大的诗歌框架,也能在日常化的事项中以小见大,勾连起脉络,最终呈现出的是文脉,是历史,是宗教,是他思考的结晶。此外,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微触碰中汲取灵感,也成为古马创作的重要支撑点,其语言风格独树一帜,给人以强烈的诗意冲击力,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现实洞察力。因而,在品读古马的诗歌时,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其语言所蕴含的强大能量,在他看来,这也是古马作为甘肃乃至全国诗坛杰出代表的重要原因。

与会评论家、诗人围绕古马诗歌的影响因素、创作风格、地域特点、诗歌艺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现场氛围热烈,各抒己见,异彩纷呈。其中,古马的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民谣及西方现代诗歌的关系,及古马诗歌的地域特色等问题,得到了与会者们的重点关注。这些讨论不仅有效地总结了诗人古马多年来的创作实绩,而且剖析了他目前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为他今后的创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讨论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河西:久远的想象与生命的回归

河西之于古马,可谓生命和精神的双重原点。“古道西风瘦马”,古马,是一位诗人的名字,亦是他被西风雕就的精神之相。在这片土地上,他累积真实而厚重的生活经验,亦不断体味着个人生命的疼痛之感。研讨会上,大多数诗人、评论家都抓住了古马诗歌的这一重要特色。

叶舟认为,阅读一本诗集,就是阅读环境,阅读周边。要谈古马,阅读就是我们的诗歌生涯。经历了三代诗歌浪潮后,古马用坚持的信念让大规模回归的写作有了文化栖息地,从而有了独特的文化命题。对一名诗人来说,整个河西,无论以小说、戏剧、诗歌的形式表达,都是可以寄托眼光、目光和眺望的方向。古马最可贵的地方是,他用传统文化的力量,把一个词点亮,把一个词牌点亮,像一盏灯亮在诗集里面,呈现出青春的写作气质。诗人阳飏将古马的诗浸入河西的酒,他认为,他与古马早年的诗歌如当年同饮的山花酒一般平淡,然而好诗人的成长离不开有趣的灵魂和欢乐轶事。诗与酒的深厚情谊,赋予了古马诗歌鲜活的生命与厚重的灵魂。他开玩笑说,好酒养人也养古马的诗。阳飏借用俄罗斯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话送给大家:


走在裸露诗歌,用纯酒精写作的道路上[1]


从古马的整体创作着眼,诗人牛庆国将河西走廊的文化背景视为古马诗歌背景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古马的诗有着古典诗词的传统文化背景和世界诗歌的异域背景。从上世纪80年代,古马和他的诗歌朋友一一闪亮步入诗坛,成为甘肃群星璀璨的诗歌天空上,一颗令人瞩目的明星。河西走廊深厚的历史文化给了古马坚实的基础,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给了他丰厚的滋养,而世界优秀诗歌则给了他飞翔的力量。古马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清新,意象奇崛,有着明晰的辨识度。在牛庆国眼里,这位才子型的诗人,多年来持续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不断为诗坛奉献着佳作。其新著《河西长歌》厚重大气,呈现了他的创作风貌。他笔下书写的河西,没有碎片,没有荒诞,有的是安静、空灵,和丰富的情感。那是诗人的河西,是古马的河西。


微信图片_20241115111826

《河西长歌》,古马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24年4月


评论家李生滨谈及河西及凉州的文化特色,并表达了他对新时代河西诗歌的期望。他认为,河西走廊,凉州武威,整个甘陇大地自古是丝路商贸往来的核心地带,佛音西来,驼铃远去,交流互惠,新时代诗人们要沉浸中外文化、艺术、文学和诗歌的‘皇天后土’,努力创作更好的作品,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因而充实新时代西部诗歌和中国故事的高远抒写。河西是诗的盛地。而对于古马来说,河西是浸入骨血的,是故乡性的。作家张存学深入分析了古马诗歌中的故乡性,他认为,故乡在古马发出的吟唱中是那个通向生命幽深之境的地方,它的繁荣与萧条,它曾经的轰响与醒目,它游走的白骨与灵识,还有村庄、沙漠、树木和古城都在寂静中自行吟唱,甚至,连去世的母亲都在这吟唱的行列中。较为难得的是,古马笔下的故乡不是为了回忆而展现,也不是为了抚慰伤残的心而留存。古马笔下的故乡是召唤者,是以柔软或刚硬的姿态召唤游子在过去时间的长廊中徘徊,让其在匆忙中停下脚步倾听那些悠远的声音,从中听到鼓噪中的沉默,听到长风中的寂静。他认为这种召唤是悠长的,它让游子一次又一次回归,一次又一次倾听,从而在徘徊与流连中沉静下来接受大地的馈赠。

古马对于武威,对于河西,无时无刻不深怀着一种浓厚的乡土情结。评论家杨光祖认为,生于武威的古马,乡土情结真的很是浓厚,竟然创作了这么多关于武威,关于河西的诗歌。古马对故乡的风物,感情很深,166首诗融入了他的童年、青少年的情感,还有人到中年后的回顾,是一本很有纪念意义的诗集。这些书写河西的诗,不仅有着古马个人的生命记忆,还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天梯古寺》《罗塔什院》《马蹄寺》《河西古道》《去敦煌》等,只看题目,就会给人很久远的想象。那是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民族记忆的回响,也是诗人远去的灵魂在错位时空中的某种回归。充斥期间的,是诗人最为深切的关怀。那种裹挟着西部风情的宗教情怀与悲悯情怀,也正是他的诗作得以成功的一个因素。


微信图片_20241115111829

古马诗集《河西长歌》研讨会


评论家于贵锋从学理层面出发,将《河西长歌》视为一部“情感地理志”和一部“精神成长史”,认为其是古马献给故乡及其亲人的长歌。而古马出生、长大的武威,是他“长歌”的中心。他认为,如果说西风曾经雕塑了古马,现在,数十年的岁月已然雕塑了一匹“双峰驼”。如古马在诗中所写的:


是的

有人说,他们看见过我的双峰驼

他们到过曼德拉山最高的山峰[2]


这首置于《河西长歌》开篇的《双峰驼》,自然可视为诗人之魂。相较而言,评论家白晓霞更关注古马河西书写的表达方式,她认为,在河西走廊丰富历史文化宝藏与个人学养禀赋的加持之下,古马能将看似悖论的诗歌审美选择进行神奇升华。细致表达美好人性共识、关注人类普遍精神困境的现代主义诗学精神与关注西部当下生活的现实主义底色巧妙熔于一炉。此外,精英式书卷气与民间文艺营养内核的巧妙互文,形成了古马诗歌的辨识度。


二、古典、民谣与现代主义的交错及碰撞

研讨会上,古马简要介绍了《河西长歌》的创作背景、灵感来源及创作历程。他直言自己的诗歌写作路线早期深受超现实主义、古典诗歌以及民歌影响,追求纯诗写作,现在则转向苍生大地,回归现实主义,试图通过诗歌超越自身,探索未知。诗人创作心路的自我剖白,引发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对其诗歌特色及来源的讨论也愈加深入。

诗人阳飏认为古马诗歌的成长离不开李老乡的影响,并且,他的诗歌成就应该被作为文学的某种现象来对待。而古马诗歌中盈溢着古典韵味、民歌谣曲、俚语俗语建构的传统风味,与其现代主义的魔幻书写,二者间的交错与悖反、融合与碰撞,更应该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这其中,有高雅与俚俗的交响,也有传统与现代的互观。诗人阿信也说,古马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诗人之一。这本诗集将古马的新作旧作合编到一起,尤其是第一首诗《双峰驼》再次阅读时又有了新的体验。古马诗歌的来源广泛,既有对古典的吸收,也有对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的汲取,更有河西走廊的地域特色,三者融会贯通,没有刻意拼贴。诗人人邻基本认可阳飏与阿信的观点,并将古马诗歌的这种多元风格的交融聚焦到了语言层面。他认为,古马的诗歌作为他自己诗歌风格和美学的探索,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些特点:一个是有地理坐标。这个地理坐标,不是狭隘固守,而是身心俱在,植物扎根一样地不断深入,不断拓展。真正的作家诗人,都是在看似有限的舞台上,以有限完成无限,成就自己;一个是语言的再造。这种再造不是新造,而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反复尝试,从古典诗歌、民间谣曲、西方现当代诗歌,包括一些地域性的土语俗语中选择吸收、融汇。

评论家杨光祖借用古马的两首代表作《倒淌河小镇》和《鹞子》进行分析,并进入到诗人的思想深处。他认为,《倒淌河小镇》和《鹞子》这两首短诗把中国古典诗的凝练、意境、句式和西方现代诗甚至超现代主义诗的意旨朦胧诗意断裂,非常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了古马自己独有的诗歌形式和意境,表达了诗人那种朦胧的意绪、无意识的流动,及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同时,他也认为诸如“落日如妻”的这种句式,是古马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并置和西方现代诗的“远取譬”精炼而来,是帕斯说的“割断脐带,杀死母亲”的诗歌写法。另外,在民歌和古典的交汇上,诗人王强将古马置于新诗史上进行关照,他十分认可古马的成功,并认为这是古马在新诗史上的特出之处。他说,古马90年代在《诗刊》上发表了题为《胭脂牛角》的一组诗,其中有一首名为《焉支花》,最为喜欢,念念不忘。如果诗学上也可以套用书法美学的用语的话,他愿意把这首诗定为神品。新诗的花园,能品俯首皆拾,妙品不少见,在民歌和古典的交汇点上,神品,独此一首。因此他说,在民歌和古典的结合上,古马独步天下。这是古马在新诗史上的特出之处。

作家习习认为,古马对诗歌创作始终怀有赤子之心,有着鲜明的诗歌美学风格,是精神和骨血的融入。疼痛、爱、怀古、深思,都有细密的根须深扎在河西的土壤里。诗风摇曳多姿,长句短歌相伴。诗经般的古风与那块历史悠远厚重的大地相得益彰。大块头的刻骨和深情,显现在精微细小和朴素的述说中。


三、红灯照墨:拓展想象无限可能的空间

马步升在谈起古马诗歌的特点时认为,近些年,古马诗歌创作对熟悉元素的运用、驾驭、升华已做得相当到位,也越来越成熟。他从未停下诗歌写作的脚步,写作对他来说,是一个现在进行时。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写作就像切片观察,这个切片就是河西走廊,这于古马而言是一个不可取代的地方。古马诗中的时间和空间感亦值得重视。作家张存学认为,写诗的古马在过去与现在的时间中穿行,他破除自我身上的层层障碍而力求走得纯粹、简单。这是一种时间上穿越感。

评论家唐翰存从学理层面分析古马诗歌中的时间与空间,他认为古马对时间抱有深远情怀,正如他的笔名所包含的时间喻指。古马的诗歌里,那些古时的人和物,似乎从来就不曾“过时”,反而可以成为写作最“时下”的东西。诗人将时间变成可以共享的空间艺术,贯通古物与今物,连带古人与今人,让它们共现于此在的诗意形态之中。在他看来,古马对地域空间特别是故土空间有一种念兹在兹、无法割舍的认同,形成一种题材上的偏向。体现了作者在河西走廊丰富的游历,更体现了作者“因地制宜”的诗写能力。此外,古马既能通过深远的时间情怀,通想古今,将时间空间化,以实现诗意形态的共享,在某种程度上又能够将空间时间化。这两方面结合,大致成就了古马诗歌今天的面貌。

古马曾说:


“我的诗应是强暴。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强行粘合,转化为我们生命中遥远而又亲近的东西,拓展想象无限可能的空间。”[3]


在评论家杨光祖看来,关键的不是“强行粘合”,而是“拓展想象无限可能的空间”,前者只是一种手段,后者才是目的,诗的功能在此而不在彼。他认为,艺术即形式。对于诗来说,更是如此,用字、造句、结构、意象,都是诗人必备的功课。古马在他的诗写作中,一直非常重视语言的不可透性,即语言本身的各种意义层次,创作时尽量打破合理性与习惯性,通过刻画来反映他的一种思考,手法是描述和暗示,注意节制情绪、感情。可以说,古马像江洋大盗,入室行窃,而大雪无痕,是真正的高手。同时,古马也很在意炼句,他的诗句像锻造而成的剑,闪着寒光,有一种逼人的剑气。可以说,他的好诗,有剑的寒意,和高贵。诗人人邻也说,古马从词汇的选择、句子的组织、语言的节奏和留白,反复斟酌,逐步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语言密码系统,完成了诗意呈现。好的诗歌形式,同时也是诗人思想与情绪的外现,每一位诗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语言和形式,古马做到了。

古马的诗歌语言精雕细琢而富有张力和想象的空间,在作家张存学眼中,还多了一份浑然天成的自然感。他认为,古马诗歌的艺术性让人惊叹。一种平常的景象在他笔下变得曲折而幽深,词语的调动与搭配,句子的行走与停留都自然天成,信手而来。而且,根据诗的音调的不同,整首诗的节奏都与其他诗的节奏迥然相异。在批评家于贵锋看来,古马的诗歌语言偏于复杂。除去谣曲带来的音乐性之外,现在让他感受最深的,是当朴素、平实的风格更为突出时,语言也更加的口语化。这些“口语”,在我们某些时候的写作中消失了,使得诗歌缺少了某种来自生活和现场的鲜活气息。作诗要“呕出血来”的古马,用口语写诗,与惯用的语言机制可能会有冲突,但似乎又不是什么难题。按他个人的理解,口语的使用,与诗人精神状态的变化有很大关系。而古马对口语也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正如他在一首诗中所表达的:


新雪

就像住在其中的人活着时的语言

重新散发出泥土的芳醇的气息[4]


几位学者也注意到古马诗歌近年来语言上的变化。诗人阿信认为,从诗歌语言来看,古马语言节制有力,且这几年语言变化非常大,前期词语的碎片较多,多追求意境,现在语言较为松弛,注意铺陈,他个人非常喜欢这种变化。评论家杨光祖则认为,古马的诗以前节奏比较紧,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他新世纪以后的诗作,可以说抵达了一个人书俱老的境界,诗句里有了自己的东西,诗人的灵魂在诗行里燃烧。古马的诗意也逐渐走向从容、平和了。


微信图片_20241115111831

《宴歌》,古马著,敦煌文艺出版社


此外,博士生刘晋汝分析了古马以个体“历史化想象”的自觉创作,在诗歌世界中找到出路的方式。她认为,在当代多元并举、众声喧哗的诗歌场域,古马以其独有的“寂静”语义丛集钩撢西部风土,在“物-我-词”的经验变构中“喧腾”诗歌隐喻,寂静与喧腾的二律背反由此成为古马诗歌创作之鹄。硕士生纪琳娜对古马如何让“月”这个历代诗人常用的意象焕发出新机进行了分析,古马对月意象的创造性描写使得古老的意象变得鲜活起来,诗中很多意象都是如此,古马没有拘泥于古典思维,而是带有现代性的创造。评论家李生滨也对古马诗歌的整体成就做出了评价,他认为将古马三个高峰(于贵锋语)时期的五六部诗集放在一起,我们发现,古马的诗歌创作在甘肃乃至全国已经是不可忽视的独特存在,其性情之美好和作品之清新优美,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研讨。古马的诗编织了斑斓丝路上特色鲜明的如花的原野,构筑了情感的淙淙溪流,文字打开了心灵,给阅读者惬意的审美享受。诗人王强则将古马的诗歌置于新诗史中,认为甘肃诗歌不先锋,自外于潮流,未得新诗史之先机,但朝圣一般的追求,一步一步经过几十年,写出了一个时代最好的诗歌。甘肃诗歌是中国诗歌的高地。这一二十年来,古马的诗歌产量大,质量高,更坚定了我私心里的看法。古马有新诗集出版,不仅是甘肃诗歌的收获,也是中国新诗的成果。

此次研讨会,与会学者与诗人新意迭出,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古马诗歌,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研讨会。马永强认为,读古马的诗,我想起一句话——凉州是一个大熔炉,这是对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地交汇融合过程广义的提炼,这对甘肃文学、中国文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马的诗歌语言苍凉峭拔、骨力劲健,冷冽清幽中又不失意象深远,澄澈又富有张力。他善于将古典美学与现代情感完美融合,使读者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到河西大地的千年诗意,又能体会到现实生活的生动景象,引发读者对生命、历史、文化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王正茂总结,并对甘肃作家和诗人们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他说,书写凉州文脉的文学数量众多,作品也是层出不穷。这不仅体现了河西的自然风光、人文情怀,也说明了作家们创作能力的旺盛,到了一个厚积薄发的阶段。但放眼全国文学版图,甘肃作家还有提升的空间,希望甘肃作家再接再厉,在全国文学版图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炸药箱上写诗获赞“当代版《活着》”,陈年喜的“炸裂人生”
  2. 《星星·诗歌原创》投稿攻略|2025年征订
  3. 翻译体,困厄于中国诗人的世纪幽灵?
  4. 《诗刊》2025年栏目设置及投稿建议
  5. 《当代诗词十二家 第3季》首发式暨分享会在京举行
  6. 意象陌生化语言疏离化的诗学尝试——李樯《荒野观察》简评
  7. 诗歌大擂台第十七期“十佳诗歌”评选(B组)
  8. 福建蕉城首届霍童溪诗会作品征集活动获奖名单公示
  9. 关于欧阳江河四十年诗歌写作的对谈 | 何平
  10. 一马出了西凉界——“古马诗集《河西长歌》研讨会”综述
  1. 今晚9点 | 《诗刊》编辑面对面第5期: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的位置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书记处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3. “首届杨万里诗歌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9日举行
  4.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叶小平的诗》 | 新书上架
  6.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诗林》2025征订 | 附投稿邮箱
  8.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9. 李少君:以诗为证
  10. 第446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