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的这句名言宣告了历史与当代生活的泯然统一,他用生活孕育的精神照亮历史,甚至以精神本身即历史为原则来理解历史思维的进程。这是哲学家照亮历史的方式。那么,诗如何让历史开口说话?以叙事见长的史诗、以咏叹为主的咏史诗是常见的类型。何郁老师的组诗《旧时光越来越亮——四行诗(22首)》同样也是以历史为题材的诗作,但在照亮历史的方式上,却迥异于传统的史诗、咏史诗,给人以新鲜的阅读感受。
组诗《旧时光越来越亮——四行诗(22首)》从中国历史中取材,时间纵贯春秋至南宋近2000年的历史,选材上撷取闪耀历史星河的18位巨子名宿,无论是时间,还是题材,都完全具备史诗创作的体量。然而,诗人却并未采用常见的历史宏大叙事写法,以宏大之篇幅展现宏大之场景,书写宏大之事件,表达宏大之主题,而是恰恰反其道而行之,用“小”历史烛照“旧时光”,彰显出陌生化的审美特质。在诗意表达上,组诗也不局限于咏叹。这种陌生化的艺术创作方式展现的是诗人对历史的独特理解。
组诗以“旧时光越来越亮”为题,便已表明诗人打开历史的独特方式,笔者认为这是理解全诗的一把钥匙。
诗题以“旧时光”命名“历史”,命名本身即表明诗人对待历史、走入历史的姿态。“旧时光”指涉的是个人过去的一段生活,具有私人化、日常化的特点,它是饱含情感的个体性词汇;而“历史”则是一个公共性词汇。以“旧时光”这一个体性词汇置换作为公共性词汇的“历史”,体现出对历史的私人化(个人化)、日常化认识:历史是人的历史,是细部的历史。
同时,诗题中的“亮”,进一步表明诗人对“旧时光”并非单纯地缅怀、追忆,而是激活,或者说,在诗人心中,“旧时光”其实从未“过去”,而是时刻在场。“亮”不禁让人联想到柏拉图的“洞穴隐喻”,“现在被我们视为编年史的大部分历史,现在对我们沉默不语的文献,将依次被新生活的光辉所照耀,将重新开口说话。”克罗齐同样用“照耀”让历史开口说话。“旧时光越来越亮”之“亮”宣示了历史的在场化,历史从来不是逝去的无言过往,而是延续的此在。同时,“亮”也表明了打开历史的方式:对话、寻找、叩问、照进。
一、历史的私人化:人的历史
对历史的私人化置换鲜明地体现于全诗所采用的书写方式:对话。当宏大的历史转变为可以促膝而谈的“旧时光”,诗人与历史的“对话”就此展开。
组诗中的22首四行诗,虽然写的是孔子、屈原、孟子、庄子、司马迁等令后人景仰的历史名贤,但诗人并没有沿袭一贯对其的宏大称谓,而是均以“先生”开篇呼之,每一首里都是“我”与“先生”的对话。“先生,您觉得这世界还会好吗?”(《高大的人》),这是“我”与孔子的对话。“我”带着对“这世界”思考,更是热切的爱与期待,发问;“先生”以“奔走十四国的背影”回应“我”。于此,笔者看到的是身处不同时空,却同样关心“这世界”的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是人与人之间休戚与共的对话。
以对话代替独语,意味着对历史统一性的消解,释放历史的多元性。于是,在诗中,我们看到,那些被统一的宏大称谓固化、脸谱化的历史人物,具有了多样化理解的可能,展现出独具个性的一面。“亚圣”孟子是“怼王”,“竹林七贤”嵇康是“打铁的人”,“诗圣”杜甫是“卖药的人”,“爱国诗人”陆游是“骑驴的人”。诗人将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个性化思考凝练为一个个性情卓然之人,而这种个性化思考的前提则是历史私人化之后,以共情为基础的平等对话。只有以平等而非膜拜的姿态对话,才可能见出那些历史人物被遮蔽的“人性”面向。
二、历史的日常化:细部的历史
在与“旧时光”的促膝对话中,自孔子至陆游,18位历史人物的生活日常在22首四行诗卷中徐徐展开。奔走、踯躅、怼人、鼓盆、持竿、争辩、喝酒、打铁、写字、卖药、登高、好为人师……这些在诗中“还原”和放大的日常生活细节让“旧时光”里的人们变得可触可感,他们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跃然纸上,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演绎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先生,船为什么不进,马为什么不前?/沧浪之水还能洗吗?/秭归的风刮过来,汨罗江不起波澜/三两龙舟,救不了一江污水”(《有洁癖的人》)当屈原的自沉在宏大的历史话语中化约为一个爱国诗人的简单符号时,诗中对“船”“马”“沧浪之水”“秭归的风”“汨罗江”“龙舟”等细节意象的“还原”、叩问和表达,将屈原的踯躅、质问、悲怆等复杂的心理,以可视、可触、可闻的形象生动呈现。历史细部的描绘犹如慢镜头一般,拉长了读者对人物的深度凝注,极大地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内涵,“还原”成“人”的屈原更加耐人寻味。
诗中展开的日常生活细节不单丰富了“旧时光”里的人们,有时甚至还会颠覆他们在宏大历史话语中的刻板印象。提到诗人陶渊明,我们会想到些什么呢?“田园”“隐逸”或许是提及频率最高的两个词了吧。再看看何老师如何写陶渊明:“先生,我知道,你不喝酒/可几乎所有的诗里都有‘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没有酒,不!你端起乱乱的风在喝(《装作喝酒》)这还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吗?当诗中的“酒”“还原”为生活中的“喝酒”,“端起乱乱的风在喝”定格成最具意味的细节表达。此刻的陶渊明不复是内心恬静的那位田园隐逸诗人,而分明是桀骜不驯的嵇康、穷途哭返的阮籍。
在“旧时光”的日常里,照亮生活的细节、深入历史的细部,将宏大历史话语中抽象的历史人物“还原”成血肉丰满的“人”,这需要诗人深耕细作、体贴入微地“对话”。
除了可感的细节,诗歌的语言表层也是日常化的,朴素无华,不事雕琢。“你听,远处,刀剑齐鸣,杀声震天/怎么着!‘虽千万人,吾往矣’”(《怼王》)“虽千万人,吾往矣”,当这句躺在历史书页里的文言在“怎么着!”的日常话语连用中赫然苏醒,此处的孟子写得幽默、写得斩决、写得有气魄!再看《打铁的人》“先生,如果不让说话/不!不是如果,我们打铁吧/让锤子狠狠地砸向那块废铁/沉默的夜空,或许有火花闪现”,同样是不事雕琢的日常语言,但这句“我们打铁吧/让锤子狠狠地砸向那块废铁/沉默的夜空,或许有火花闪现”,一语双关。笔者觉得这是何老师诗歌语言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日常语言的隐喻化。“三两龙舟,救不了一江污水”“可你在用血规划山河”“没有酒,不!你端起乱乱的风在喝”“就像唐朝的药救不了宋代的吆喝”“你横起一桨,水花淹没了半个赤壁”“古往今来,都不缺一把大火”等,都是这种语言。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深者见深,浅者见浅,诗意便含蕴在这些日常语言的隐喻化表达之中,如在目前,又耐人寻味。
三、历史的在场化:对话、探寻、叩问、照进
初读《旧时光越来越亮——四行诗(22首)》,觉得这首诗充满了杂文味道,多种不同的表达风格并置,各异的历史思考交杂。细读之后,发现每一种表达方式其实是诗人照“亮”“旧时光”的一束独特之光,多彩的光束映现出多样的历史面向,寄寓了诗人对笔下人物复杂的情感和思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并非是一首主题集中的诗。
“先生,让我抱抱你残缺的身躯吧/你不亏,这一片土地下/哪一片瓦砾不是冤魂?夜里/深夜时,你仔细听,有人跟你一样唱”(《冤魂》)以抒情的对话表达对太史公司马迁的共情式理解,读出的是浓浓的忧伤和敬仰之情。在《约等于》中,笔者同样读出了这种浓郁的忧伤:“先生,金戈铁马会流泪吗?不会/黄沙道中会流泪吗?不会/那什么时候会?/填词时,用典时”,面对生不逢时,命运多舛,壮志难酬,只能将一腔报国热情寄寓诗词的将军辛弃疾,诗人紧扣“流泪”,以连续三问,以情推情,于情感高处结以“用词时,用典时”,以“无声胜有声”的抒情方式抒发感慨,如歌的行板。组诗中类似抒情意味浓郁的四行诗还有《高大的人》《有洁癖的人》《登高》《高处不胜寒》等。
有的诗将抒情、议论、叙事融于一体,如《喝酒,喝酒》:“先生,我们似乎只剩下了喝酒/青眼时,喝!白眼时,喝!/什么时候不喝呢?路走到尽头时/深夜起坐弹鸣琴时,……”于喝酒的叙事中“路走到尽头时/深夜起坐弹鸣琴时……”抒发情感,“我们似乎只剩下了喝酒”点燃思考,照进现实。
除了诚挚的敬仰、照进现实的严肃思考,还有对“旧时光”的叩问、探寻、质疑。“先生,是清晨的酒浊,还是黄昏的酒浊/一夜听雨,心如帘雨啊,哪里去寻寻觅觅/我特别想问的是/你怎么知道那一只雁,是旧时相识?”(《旧时相识》)四行诗里都是对历史细部的叩问,在历史的罅隙中探寻。而关于庄子的一节诗则表达了作者的质疑:“可苍生有泪,我们怎能只是垂钓”(《持竿不顾》)在照进现实这点上,诗人与庄子显然有不同的选择。此外,还有体现探寻、思考的《骑驴的人》,表达独特见解的《骑月而归》,悲愤而有力的《打铁的人》,幽默、斩决、气魄并置的《怼王》等等,都是诗人照亮“旧时光”的一束独特之光。多彩的光束照进现实,让逝去的历史变得在场,读诗,读历史,更是读我们自己。
历史由一个个鲜活的“人”书写,关注个体生命的喜怒哀乐、独特个性与价值,触摸历史缝隙中那些感人而闪亮的日常细部,这是我在《旧时光越来越亮——四行诗(22首)》中读到的历史之“小”。正是这些“小”,烛照出“旧时光”里每一个性情卓然、悲喜有情的“先生”。克罗齐说“抄写空洞的历史,收集死文献,是一种替人生服务的生命行动。它们将使我们在我们的精神中再现过去的历史,使其更丰富,还把它变为现在的:这一时刻定会到来。”读着《旧时光越来越亮》,笔者觉得,这也是一种“替人生服务的生命行动”,以“还原”历史生命的诗烛照当下社会里的生命存在。既不仰视以膜拜历史,亦非戏说而消解历史,而是通过平等地对话,沟通历史与现实,表达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热爱、扣问、思考、领悟。我们从历史中走来,我们置身于历史之中,我们将延续历史不断向前,我们本身便是历史的一部分,历史与我们休戚相关,历史存于我们每个人自身而获得其真实。何郁老师曾言“只有诗歌才是从自己出发,又回到自己”(何郁 剑男《诗歌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何郁访谈录》,《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9)。笔者觉得,这首诗或许也是“从自己出发,又回到自己”的一次“旧时光”之旅吧。
(苏琴琴,福建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