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收获》2024年夏之卷
李少君、雷平阳 主编
长江文艺出版社
长江诗歌出版中心
季度诗人
认识论的早晨∥江离
用语言的枯枝搭建至高的虚构之境
——江离诗歌读记∥谢君
万壑无声∥飞廉
风格内部的情感动力
——读飞廉的诗∥楼河
组章
在你遍布山野的花的凝视中∥蓝蓝
无解十六首∥张典
事物的完整在皱缩中,被复述为早晨∥李双
神话∥胡弦
你的眼睛突然明亮∥李元胜
面对美艳之物∥艾蔻
残缺与不完美∥庄凌
那个离开的人∥鲜例
羊们舔食天空的脚趾∥扎西尼玛
弹流水∥景淑贞
我们都在等待,暮色徐徐降临∥乌鸦丁
一人一首诗
苹果里一直在下雪∥森子
雪峰:自愈者∥张远伦
银瓶山的静∥世宾
枯坐者∥沈苇
狮岩望云∥西渡
甲辰正月初六和杨老师漫步情侣南路∥桑克
大意如此∥代薇
一小块残雪∥阿信
深渊中∥杜绿绿
反而完美∥余怒
初夏的闪电∥周庆荣
投石冲动∥臧棣
元月二日夜,梦见老友江一郎和我的岳父朱洪雁先生∥谷禾
即兴音乐会∥黄礼孩
书∥娜夜
在菊村∥路也
诗集精选
《渡口》诗选∥徐南鹏
《与寂静书》诗选∥包苞
《到万物里去》诗选∥胡澄
《我比飞鸟更先抵达》诗选∥吉布日洛
《提灯者》诗选∥黄保强
域外
我和一只隐秘的动物住在一起∥胡安·赫尔曼 著/范晔 译
亲爱的人们∥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著/李琬 译
推荐
静美之诗——读一笑组诗《大地的剧本》∥张典
大地的剧本∥一笑
评论
声音与文章之道——听“空山”,一次想象的讲演∥李敬泽
我的笔友丑钢∥李皖
现代诗晦涩成因的隐喻认知阐释∥李心释
中国诗歌网诗选
棋子∥黄梵
过小高山∥阿牛静木
林间∥李继宗
她叫荒芜∥陌小小
一根木头滑过我们头顶∥子溪
寄生∥姜巫
赠予∥剑语
老家的黄昏∥牧村
宿命∥李传英
季度观察
“情”的根系与民间的“复魅”
——2024 年春季诗坛观察∥钱文亮 黄艺兰
钱文亮 黄艺兰
引言
春季,是一个天然具有“跨界”属性和气质的季节。本季度诗坛上,有诗人关注“小传统”,钟情于民间文化与节日习俗;有诗人心寄天地,诗酒趁年华,纵情交游唱和;有诗人与内在自我对话,修炼诗歌技艺,总体上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如此缤纷炫目的热闹景象,诚如柏桦的诗句所宣告的那样:“来了,哈哈大笑的春天来了。”(《春》)
一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曾提出过著名的“大传统”和“小传统”理论,前者指的是由精英阶层和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经典文化,后者则指的是由农民所代表的民间文化。当然,两者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但对“小传统”的书写的确可以看作近年诗歌实践的一个面向。伴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第三代诗歌的兴起,回归日常、关注非主流经验及普通人生活的倾向已被诸多诗人实践,也被诸多诗评家所瞩目。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一批诗歌逐渐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文化投注了更丰富、更细微的目光。尤其是在本季度的诗坛上,不少诗人都对家乡的民间习俗给予了新的关注,进而展开了多面向的节庆书写。
2024 年1 月,《滇池》文学杂志的《面对面》栏目邀请了青年诗人徐建江、许书俊交换各自的诗歌,互读互评。有意思的是,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具有家乡民俗特色的小诗。徐建江的《中元小调》以中元节为题,通过观察和学习父母点燃火焰和呼喊过世亲人名字的这两个动作,唤醒自我内心深处关于家族的集体记忆。许书俊的《黎祖神像》《泼水节记事》等诗则具有强烈的南方地域特色,以诗歌的方式再现了城市节日的视觉景观,打造出一个人、神、鬼共生共存的世俗世界。两位诗人对于节日的书写都与现实维持着程度不等的距离,进而发展出一种对文化和城市的私人化的想象。诗人们在诗中所持的态度并非超脱单纯的旁观、把玩或鉴赏,而是一种重新建构传统的努力,因而为我们了解传统民俗在当代世界中的文化意味提供了新的视角。
胡了了《节日》一诗的主题是中国民间流行的“鬼节”习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七月半”也是“鬼节”之一,在佛教文化中则称盂兰盆节,节日期间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习俗。“七月半”往往被视为一种特别危险的节日,因为这一节日恰处于阴阳交接之时,是一段“不存在”的非理性时间。在这个时间段,整个世界被颠倒过来,失去了以往的日常秩序,各种神鬼精灵也来到人间游荡。诗人正是将这一节日放置于轮回不息的时间维度中书写:“节日又要降临,魑魅又要现身/ 死去的灵魂会不会飘回来/ 像几十年飞化的纸钱”。诗人强调了时间的距离感和回环感,然而在拉开距离的同时,又在帮助时间的痕迹说话。此外,诗作整体还带来一种鬼魅的神秘,写的是关于过去的事情,和“灵”有关系。周舟的散文诗《十月一》同样涉及对祭祀节日的书写。“十月一”即“寒衣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去世的亲人,谓之“送寒衣”。该诗多次强调时间的概念,如首句便是“十月一,送寒衣/ 寒冷在加剧”,借助身体对于气温的切实感受,来寄托无法消化的乡愁和亲情。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或许是最重要的节日。本季度不少诗作以此为题,写尽新春佳节期间大江南北的人间烟火气。哑石的《年货》《十五》等诗活色生香,由香肠、腊肉等春节年货,想到种种人心变幻,趣味盎然又不失哲思的深度。赵晓辉的《立春日滑冰有作》写的是北方人过年期间传统的娱乐项目“冰嬉”,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转化了这一主题。诗句如“隐秘之舟却有轻盈的超越”,描述溜冰动作精确到位而不失轻盈之态。唐力的《布老虎之歌》则以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布老虎”为书写对象。山西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工艺品,起源于虎图腾崇拜,具有驱邪、祛病、祝福的美好寓意。诗人按照他与这一摆件的关系入手,描写从对峙、观察、想象,到相知,再到相伴的整个过程。布老虎始终守护着诗人的梦境,一夜过后,“在这个明亮的清晨,我们相对而立/ 它的灵魂,伸出了双手,拥抱住我的孤单”。诗行内流动着自然而蓬勃的气韵,激活了潜藏其中的健康天性和民间粗犷的生命气质,读来令人感动。
犹木的《春天花会开》同样以“春”为题,但目的却在于呼唤记忆。诗人从儿时居住的老式居民楼写起,回溯广场等童年空间意象。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中常说的“乡愁”(nostalgia)的概念,说的其实就是“回不去”三个字。正因为回不去,所以激发诗人种种的想象与回忆。诗中诸如“忧伤是束珊瑚礁,/ 是下颌紧闭的楼道里,那粒/ 虹蓝的月亮,落在他脚边/ 悦耳地打着转”等句子,意象纤细灵动,情感细腻丰富。诗人元媛以《辛劳的一年》一诗为过去的一年做结。在诗歌末段,诗人宣称“世界已无孤立之岛”,而“我与你肩并肩,走进更严峻的深冬”,以并肩走入寒冬的形象,表现出了人类全体隐藏在季节轮换之下坚韧的生命力量。
二
民间文化丰富而生机盎然,中国当代诗歌对于游侠风气的接续也是有趣的一个话题。正如史学家王鸿泰所观察到的那样,明清时期城市中的游侠活动,及其所衍生出来的各种社交场合,为士人提供了一个可以重新伸展生命活力、表现自我的社会场域。本季度的部分诗人正表现出对于传统游侠风气的继承,他们将自我形象塑造为侠客,借用“漫游”的方式,营造表达空间,同时也确认了自身生命价值和意义。
杨克的《黄河远上白云间——念此际多少斯人同游长河》一诗气象阔大雄伟,同时跨越了历史和空间的维度,召唤出古代的李白、王维、岑参、杜甫等诗人,建构出古今诗人在历史和空间的长河中彼此联结呼应的动人图景。杨骥的《我与一阕词中的典故是同籍》一诗灵感来源于诗人一次逛古祠、观石碑的活动,当他发现自己竟然与景点中的一阕词中涉及的典故人物是同籍人士以后,便想象性地尝试与这位古人对话,言辞间反映出了诗人游于物外、自由旷达的思想情怀。薄暮的《最后一次与蒲松龄聊天》同样虚构了一位书生在夜晚召唤蒲松龄,与之对谈的故事。诗人极其浓烈的感情全部蕴含在与蒲松龄的古今对话之中;但是蒲松龄的形象却不是实实在在的,而是缥缈不定的,如同一个历史的幽灵或是鬼魂,与诗人产生灵魂层面上的共鸣。茱萸近年写过不少现代怀古诗,本季度发表的组诗十首《酬赠与游尘》再复古风,记录其日常与友人的出游、聚会、座谈等文化活动,在广阔的空间与古今的时间之间辗转腾挪。诗人的写作与其交游活动相配合,在诗酒酬答的场合中展现自我文采,乃至生命价值,建构了一种新的身份认同,开启了新的社会活动,进而营造了新的文化表现形态。
在当代诗歌的脉络中,最具游侠气质的或许是以李亚伟为代表的“莽汉”诗群,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柏桦和余夏云的关注。在本季诗坛中,也不乏心在天地、驰骋远方的新游侠诗人的形象。青年诗人高若栋的诗歌饱含侠客之气,其组诗《西行纪事本末》以敦煌和老春台两个地理历史空间和一个历史人物为切入点,观物思怀,由此及彼,由史抚今。王永苓的《夜饮高升桥》同样颇具游侠气质,风格孤独却热烈,诸如“我看见他眼睛里长出一片/ 赤红色的高粱”“它们随风摇曳,一把火/ 就萃出一个完整的寒冬”之类的诗句,皆包含着对自由生命的追求和呈现。罗霄山的《孤独的夜行人》则塑造了“打着响指,吹起口哨,/ 穿行于鬼影幢幢的垭口”的夜行人形象,如同一位孤独的侠客行走于天地之间。育邦的《黑松林》看似在写自然风光,但实则暗含侠气。诗人和友人结伴共同游览森林时,仿佛被生活磋磨消失的锐气又重新回来了。诗人把路边的蕨叶比作“荒凉的利剑”,直指内心深处的孱弱和软弱。通过这趟自我发现之旅程,诗人同友人一同“找回先前的自我——/ 黑暗中的浪子”。
如果说男性诗人可以借助“游侠”方式的写作,将被规范或是制约的写作能力重新解放,那么对于受“足不出闺房”的传统礼教观念约束的女性来说,突围则更需要力量。海男在其长诗《旅人书》中,描述了诗人如何“带着诗人的身份”,独自在山川河海之间游荡,塑造出一个孤独却与自然共生的侠女形象。袁永苹则将有关性别的维度引入友谊的叙述,其《瞬间精确的拯救》中的句子便以生动的图景描述出了这种“群”的关系:“始终相伴,从彼此的手臂上我们寻找/ 人的引力,我们在身体内迅速召集群鸟,/ 传导大脑的雀跃。”以引力、鸟群这样轻盈的意象,描述“群”的动人力量。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中国的出版业与阅读文化日益发达,阅读和写作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欧阳江河的《世界读书日》一诗虽以“读书日”为题,却在诗中解构了关于书本的一切:“神并没有假定它们已写了出来/ 也没指定谁是写作者/ 谁是焚书的、终成灰烬的读书人”。如果说法国理论家罗兰·巴特所提出的“作者已死”解构了文学作品,那么欧阳江河则进一步指出作者、作品和读者皆无定论——“事物破碎了,中心不复存在”。虽然谈至此已经离“游侠”话题颇远,但是同样为诗歌中“群”的构建这一话题提供了另一个侧面、另一种可能。
三
随着学术研究前沿情感转向的兴起,有关“情”的话题再度得到人们的关注。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情绪、情感和身体行为息息相关。沈从文曾在随笔中将自己的创作称为“情绪的体操”,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能够使情感“凝聚成为深潭,平铺成为湖泊”的体操,另一种是“扭曲文字试验它的韧性,重摔文字试验它的硬性”的体操。两相结合,既强调感官体验与感性情绪的表达,也重视独立的思考能力与自由的创作意志。根据这一观点,也可见身体与情绪之间的深刻关系。所谓情动于中,身体便是中介,勾连着情感、官能、感知、记忆、沉思、想象等诸多概念。本季度的部分诗人积极探索身体、动作与情绪之间的关联,在形而上的思辨中形成了独特的情感书写。
蓝角的组诗《木陀螺旋转》以“旋转”这一基本的体操动作,营造出生命螺旋上升的态势,在不断的回环往复中确认自身。正如诗人在其夫子自道中所说的那样,自己的诗歌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让人惊讶的深度摩擦”,读来“越持久/ 越迂阔/ 越高亢”。无独有偶,安连权的组诗《橡皮屑与波斯菊》中几乎每一首诗都涉及“旋转”。《陀螺》中的主人公每天一有机会就练习转陀螺,陀螺“跟随这个世界旋转/ 或者反过来,带动这个世界”。此外还有“洗衣机的漩涡”(《洗衣机》),“铅笔在转孔里旋转/ 而他跟着这旋转旋转”(《橡皮屑与波斯菊》),“透明月色的手中锈钥匙的影子/ 在一次次徒劳的转动中/ 变得越来越冰凉,和沉默”(《门》)。通过旋转,诗人似乎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似乎又在无休无止的旋转中耗尽了自己的一生。龚纯的《九江云物坐中收》则强调“坐”与“收”这两个颇具禅意色彩的动作。在这首诗中,诗人创造了一个闲散无为的王国,充溢着忧郁、快乐、悲伤等多样化的私人情绪,并在其中思考身体与灵魂的关系。
除此以外,沈从文还提醒我们,有些时候“你得离开书本独立思考,冒险向深处走,向远处走”。此乃“情绪的散步”。其实许多哲学家都喜欢散步。哲学家卢梭在《忏悔录》里提到他只有走路时才能够思考,其心灵只跟随两腿的行动而运思。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同样宣称,只有散步才能让他进入最佳的思想状态。李海洲的《某个秋日的散步》正是通过精心构造情境,呈现出“散步”的哲学意味。周丹的《河边散步》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次午后散步,在时间的长河中,诗人并非以奔跑,而是以散步的姿态体验生命。诗人的《仿佛蝉蜕》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其中“那灯光如一种模具间的液体,正好复原出一个离开的你”一句比喻想象奇异,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至于散步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并不重要。正如曹僧在组诗《去那里》中所说的那样:“去那里,那里可能也正/ 翻着田陌土岸去另一个那里”。正是无穷无尽的“那里”,构成了生命诗意的远方。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神正论》里有这样一句话:“人们喜欢迷路,而这正是一种精神散步。”因此对于另一些诗人来说,有时候在散步时迷路,脱离既定路线,也别有趣味。草树的《雨中出租车》在构建城市迷宫的同时,也在寻找确证自我的道路,“一条通向自我的道路在迷茫中/ 时隐时现,充满危险”。此诗中,“那么雨刮器的刮擦声中/ 打开关闭打开的扇形/ 就像古老的犹太人描述婴儿的眼睛”一句尤为有趣。诗人将现代的汽车雨刮器和古老的婴儿的眼睛并置,产生一种时间与空间上的纵横感,令人想到媒介考古学家齐林斯基所提出的视听技术的“深层时间”概念。当然,行走中偶然出现的停顿也有其独特的意味。黄章玉的《雨中》构筑了一个虚构的场景:在密林中迷路的男人,竟然看见时间的锯斧在他面前挥舞不停。这一情景的奇妙之处呼之欲出,但欲言又止,赋予了迷路以深远迷人的意味。李鑫的《停顿》一诗则是描述停顿给他带来的思考和启发,“我的停顿中,经过我自己/ 越过我自己/ 似乎有另一个我,正在侧身/ 给我让出一片新的天空”。在这首诗中,停顿成为时间的留白,成为自我更新的空间。
至于夜晚,总是容易让人误入另一非理性的梦境。正如袁永苹在《随机波动》一诗中所说的那样,“夜晚的来临,/ 允许我们享受一次/ 随机波动”。桑克的《半夜的信》让柔软的词语和暧昧的语调彼此牵引、飘荡,带有爱欲色彩的精神漫游,“纠缠你/ 用手,用触角,用触须/ 在旅馆,在森林,在湖,在海/ 在日,在夜”。夜使触觉和视觉都分外敏感,信件的私密性又更添神秘蛊惑,刺激诱发了诗人的情绪。秦三澍的《两层雾》主要围绕“嗅觉”和“视觉”两种知觉模式展开,而背景和幕布则是一个雾气弥漫的黑夜。诗句“一种怎样的你穿进雾中风景,/ 景色用悠扬的鼻子嗅走秒针悲吟”令人印象深刻,被雾气遮蔽的情绪在夜里肆意流溢,带看不可抵挡的威力。杜绿绿的《脸庞》一诗书写的是具有超现实主义气质的梦境:“当梦境更深,我路过树林和草地/ 一个荒废的荷塘正在路的尽头/ 那些脸啊,悬挂于此。”在另一首《白日梦》中,梦境刺激了诗人对于形体的思考,促使其提出“有形与无形区别不大”的观点。的确,形式不会一成不变,它们可以形成、改变、解体,甚至可以完全消失,正如梦境般不可捉摸。李少君的短诗《傍晚》看似简单,却别有心意,在短短的句子内描述乡村的夜色如何随着诗人呼唤父亲的声音的高低而时聚时散,最后正是“父亲的答应声/ 使夜色似乎明亮了一下”。整首诗读来气韵生动饱满,极具动态图像感,引起的情感共振如水波泛起的涟漪般层层散开。
当代的黑夜书写往往与精神疾病相关联,具体表现为抑郁症、失眠症、神经衰弱症等症候。一批诗人在处理悲哀、苦痛、烦恼等精神状态的过程中,反思并揭示了造成人类精神困境的缘由。刘康的《抑郁简史》涉及“抑郁症”这一当代社会症候性的精神疾病,其书写既具有私人性,同时又在探索人类精神困境。姚风的《一首没有写完的诗》语涉黑夜经验与失眠体验;另一首《黑夜之书》则将黑夜具象化为一部情景剧——“我打开一本黑夜的书/ 一群蝙蝠迎面扑来// 猎杀了所有的星辰之后/ 它们吊挂于我的肩膀上”,喻体与喻体之间的转化奇异而丝滑,整首诗歌就像一本打开了就无法合上的书,兼具潘多拉魔盒的危险与诱惑。陈与的《故事手册》则是借助“他者”讨论“自我”:“他借他者去完善如来身/像蛰伏在镜子背面的水银”。在诗中,“他”所遭遇的是一面自我反射自我的镜子,使得多重分裂的他化作一个处于阈限状态之中的幽魂,却恰恰获得了在历史和现代之间游移不定、来去自如的特殊能力。
四
在近年的诗坛上,常常可见关于“术”的写作。“术”原本是一个道教用语,指的是方术、方技或艺术,即用神秘方法改变外物、召役鬼神、占验吉凶以及改造人自身的各种方法。从广义上来说,无论是古老的巫术或是法术,还是新近引发热议的AI 或ChatGPT 人工智能技术,都隶属于广泛的技术哲学的范畴。在现如今,诗歌如何在全面技术化的时代开启一种综合创造的可能性,是当下诗人不得不面对的诗歌难题。
在种种技艺中,本季度诗人对“平衡术”的兴趣似乎格外突出。“平衡”是中国古老文化哲学中的部分,所谓阴阳五行学说皆是其具体表现。而寻找物体的重心并保持物体平衡的一种技术,则叫作平衡术。对于平衡术这门迷人技术的兴趣似乎是当代诗人经久不衰的写作动力。此前臧棣就有以《平衡术丛书》为题的诗歌创作,本季度诗坛上又再次集中涌现了一批关于这一主题的写作。胡正刚的《平衡术》回忆童年时父亲挑稻谷时如何保持肩头的平衡,母亲挑水时如何保持水的平衡,春耕种地时如何保持耙架的平衡,最后将时间线拉回现在,感慨最难习得的其实是生活的平衡术。练习平衡术,可以锻炼人的定力,要求的是安静和耐心。从可以观察到的有形之“术”,到难以参透的无形之“术”,诗人循序渐进地探讨着生活的哲学。李米的《平衡术》主要描写如何在冬日的湖中叉鱼,但是在如何获得一尾鱼和如何在写作中获得一个词语,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获得一个确定的命运之间建立了联系。班知的《关于平衡术》则是抓住了亲密关系中的“平衡”这一关键词,用细腻的语言对其进行诠释,描述了一种具有深度的情感关系。
除了“平衡术”以外,“隐身术”也是颇受欢迎的一门技艺。陈思择的《藏身术》运用了周公梦蝶等关于动物的传统典故,却别出心裁,以“藏”与“显”的辩证法加以解读,与苏轼飞鸿雪泥之诗句有相似性,读来令人产生怅然及不可知的生命感受。诗人另有《陨石迫近的夜晚》一诗,将宇宙和自然景象彼此混搭,建构起神秘不可解的宇宙图景,其中深藏着关于诗歌语言的奥秘:“无数陨石在那棵树中相互撞击,劈向/ 我对你说出的第一个词语”。胡马的《灰鹭和隐身术》写的是一只施展隐身术的水鸟,其出现有如“诸神在我们身边寂然行走”。鸟儿出神入化的身形蕴藏着无限有关诗的秘密,无怪乎诗人会怀疑它们那神秘的身影中隐藏着幽灵般的特性。此类写作也令人想到钟鸣创作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长诗《凤兮》。在那首诗的结尾,诗人同样宣告他在灰烬中看到了凤凰“华丽的隐身术”,为的却是找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图腾。
所谓道法自然,一批诗人选择从自然物象中汲取“术”的灵感。津渡的《大潮》一诗乃是一首“硬碰硬”的诗,描写直面大自然时“最简单,也最高明的技巧”:“每当潮水的意志高涨出一寸/ 山就向前跨出一步,一种宏大/ 与另一种宏大对抗,在我胸口撞响”。如果我们对这首诗所包含的视觉经验和意识经验稍加关注,那么我们就能发现“大潮”并非只是诗人所要描述的对象,而就是这首诗本身的形态、本身的气质。有意思的是,荣荣的《小流水》和津渡的这首诗恰好可以成为一组有趣的对照。《小流水》这首诗很简单,字面上讲的就是如何留住一截看似留不住的水。诗人提醒我们要想抓住流水,“不要阔大的,先来个小的试手”。然后诗人又详细告诉我们如何挑选记忆中的片段,如何捕捉,取标题,增加色彩,雕琢词句。这首诗表面是在写捕捉流水,实际是在隐喻诗歌创作的过程与技艺:当我们将视野聚焦于一点,便不会迷失在过于宏大无边的辞海之中。史蒂文斯指出,诗歌创作乃是一条穿越幻象的上坡路,我们越是穿越它,它就越近越密地聚拢到我们周围。这一诗学观念与荣荣的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此外还有孙捷的《深入空旷》,此诗选取了自然中变动不居的流动物,如水波、细柳、风和云彩,让它们彼此呼应,构成诗人修炼自身心性的场域:“深陷空旷而毅然决然/ 目送流逝也是修炼的一部分,其中/ 最难得的是那个深入空旷的人”。关于如何渡过人生中的瓶颈和困境,诗人给我们留下一个独自深入空旷之地的背影。
至于鱼虫微物,都具有神性的一面,同样能够为诗人提供有关“术”的灵感。问题在于在祛魅了的现代社会理性逻辑中,我们是否还有足够敏感的眼睛去发现这些奥秘。人邻的《黑甲虫》一诗其实非常简单,主要就是描述了正午时分空旷广场上的一只黑色甲虫,然而诗人却将语言语调的松紧与视觉图像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当诗人在描写甲虫时,他说的是“一只黑甲虫/ 紧紧/ 立住自己”。当他描写广场时,他说的是“这多余的空白/ 徐徐地,几乎要到了天边”。巧妙地通过诗行的长与短、语调的松与紧、色彩的白与黑,诗人制造出了多组强烈的对比。而末句“一秒一秒/ 时间过去/ 整个广场,没有第二个词/ 出现”,将“虫”转化为“词”,孵化出无数语言的可能。诗人看似写虫实则写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对于本季度的部分诗人来说,他们所感兴趣的正是昆虫寓意着的某种强大的原生力量。如杨孝洪的《硬壳虫》、弗贝贝的《黑蚂蚁》,以及梁小斌的《蟋蟀与枫叶对弈》,皆是以昆虫为书写对象,通过观察和描述,使生命经验和智性的思考从微物内部自然绽露,并与其对话。
技术遭遇科幻,往往也会碰撞出奇妙的思维。《星星》诗刊新设《科幻诗》栏目,刊载国内青年诗人所创作的科幻诗歌。手石的《实验室》一诗探讨如何用技术交换艺术,邹弗的《虚拟,或星球观测》一诗则探索情感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都成为科幻和技术主题融合的证明。然而从另一程度上来说,科幻也以其独特性挑战了技术的绝对统治。曾雷霄诗中所谓的“潜伏的暗物质”,便道出了宇宙的幽暗和不可知。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词在本季度的诗歌中频繁出现,那就是“者”。“者”与“术”相关,原本指的是由每一个首领分别完成的仪式,后引申为“个别”的意思,比如作者、读者、孙行者等,同时也指称不同行当的人。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掌握某种“术”的人往往被称为“者”。川美的《虚构与虚构者》一诗便“虚构”了一个“虚构者”的角色,“虚构者深谙虚构之道/ 他有虚构的技艺/ 更懂得虚构的力量”。这一角色的目的在于解构真实,以不稳定的颤音代替字字落实、一锤定音的果断,以此获得一种“逃逸”的可能。郑泽鸿的《生活演奏家》则描述了一位在夜幕中独自演奏的吹笛者,以简单质朴的语句点亮了一次日常生活中平凡人身上的光芒。李宏伟的《夜钓人》书写的是一位在湖边“不断试探夜色”却一无所获的钓鱼者,最终“鱼饵已去,空气中保留着徒然的形式”。在这首诗里,核心在于打机锋,也即夜钓者已经不是主词,相反,“空无”成为这个夜晚或者说全部生活的本质。姚辉的《在崂山》则语关梦境、魔法与西域幻术,以诡谲的笔调描绘了一个掌握“穿墙术”的崂山道士,在其西西弗斯式的一次次穿墙而过的行为中,包含着一种本源性的执着和渴望。在另一首名为《时间需要维修了》的诗中,诗人则塑造了能够修理时间的父亲的形象。笨水的《面壁与破壁》借鉴了刘慈欣在其科幻小说《三体》中创造的“面壁者”和“破壁者”角色,表面在写观看墙壁的人,实则在写如何突破现实中的困境,以及灵魂和身体的辩证法——这也是一种关于“心”与“眼”的技术。
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方面,不少诗人展现出了诗歌最本质的技艺,在诗歌语言的本体意义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蓝蓝的《有所思1》致力于发明新的拼音、新的语言、新的文字,诗歌末尾所使用的比喻既是语言生产的过程,也蕴含着语言的原生力量:“用船桨/ 推开五亿万吨黑暗的压力”,“或者至少,抱紧内心的伤口,/ 在沉默里分泌你幽亮的珍珠”。严力的《洁癖》《除了》《甚少》等十一首近作一如既往地有力,其诗歌语言简单却犀利,如同超声波一样快速且深入地抵达词与句的深层,引发诗歌结构中的“微型地震”,不仅震碎了附着在词之上的坚硬外壳,同时也断裂了词与物、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联系,使其纵横聚合、随意混搭,从而获得一种诗歌语言的自由,也剖开了现实的褶皱与黑暗面。谈骁的《河里没有鱼只有钓鱼的人》中亦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诗句:“用尽了童年的耐心,我们久久站在河边,/ 一种对虚无的热爱回旋在我们手心,/ 一条河流被我们轻轻地提在手里。”诗歌语言举重若轻之处正在于此。
诗的技艺是否会退化为“为了技艺而技艺”?对于这一问题,草树以其《算力和云,或潮宗街》一诗给出了回应:“每一个瞬间都被数字化/ 每一个地方都在比拼CPU 和GPU”。但即便如此,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就还有后门吱呀一声:一个孩子等在那里”。这幅动人图景意味一个新的历史通道将被打开,并展现出通往未来的新可能性。正如胡桑在谈及诗歌中的情感与技术这一话题时所指出的那样,“情感技术虽回应了数字技术,却并不臣服于数字技术”(《情动于中而有诗:当代诗的情感技术》)。
小结
古老的人类情感正在遭遇强大的技术理性,本季度有更多诗人开始直面二者的碰撞、交织,在茫茫宇宙中,感知每一次微小的共振。那种贯穿于无限的“微小”的东西其实恰恰是“宏大”的,也就是普遍的或普世的。在现代化所带来的巨大断裂之前,文化和历史传承,可能成为意义产生的源头,并在诗歌的不断诠释下,成为人们重新建构现实的基石。同时期诗坛上出现的“技术”这一共同主题,构成了某种人类文化乃至精神境况的寓言。从这些微小的共振和透光的裂隙中,诗歌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真实处境得以显明。
※ 本文资料来源主要为2024 年春季(1—3 月)的国内诗歌刊物,包括《诗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林》《诗潮》《诗歌月刊》《江南诗》《草堂》,以及综合性文学刊物《人民文学》《十月》《作家》《山花》《作品》等。除作者姓名、诗题,诗作发表刊物与期数不再一一注明。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