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者,以及后现代语境下的诗意建构
——孔令剑诗集《不可测量的闪电》赏读
读孔令剑的诗,需要一定的思想、审美和哲学基本原理的储备。他的诗歌写作不同于当下诗坛那些轻浅、取巧、闲适、滥情、裸露、激愤的诗写方式。他追求诗歌写作的“深度”,但并没有以“趣味、活力和技艺的让步为代价”(陈超《诗艺清话》);他追求诗歌写作的“宽度”,也并非漠视身边平凡事物和情感的“孤傲者”。作为一名80后诗人,他似乎对后现代语境中普遍存在的“缺乏整体性把握世界的能力和表述对世界进程的完整理念”(360百科《后现代语境》词条)的表征危机,有一种天然的免疫力。在他的视野中,在他的笔下,我们这个世界是有色彩、有情感、有梦想、有尺度、有声音、有爱恋、有意志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者说“前进”,世界也在成长,而人类只不过是世界的一部分,甚至于仅仅是《部分的部分》:
身体是灵魂的一部分,这很确切
身体是灵魂的草房子,灵魂出去
又回来,总要回来,到这草木中
几株狼尾草伸着脖颈,它们
是旷野的一部分,它们的颤抖
是秋风的一部分。毫无疑问
无论多么辽阔和剧烈,这秋风
那旷野,都会是你的一部分
你——大千世界的幻象
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往还
不知所终。似乎,更确切的表述
是必须说灵魂,也是身体的一部分
旷野,是狼尾草的一部分,秋风
是颤抖的一部分。而世界也只是你
一个深刻而不经意的动机
从“身体是灵魂的一部分”,草木“是旷野的一部分”,又共同成为“秋风的一部分”,到一切又都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作者通过一种“趣味性”的回环,使我们能够得到一种全新的世界认知。这种认知不属于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而是有生命体悟、生活经验和情感依托的一种诗意提炼。结尾处,“世界也只是你/一个深刻而不经意的动机”,正是他以诗歌杠杆,撬动、探寻和“整体性”把握世界的“支点”。
当然,说到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首先应从对情感的“领悟”入手。这样才是一个诗人有别于哲学家的鲜明特征。因此,他才以“部分”之点对“全部”之面的视角,将“世界”置换为人们可以普遍接受的“人间”来“撬动”情感这一庞大到没有边界的存在。“我们对这人间的领悟/无非就是周末了,爬爬山/喘着气把自己一点一点抬高/仿佛一抬手,就够着了天/仿佛一喊,整个世界就有了回应”(《领悟》)。不知什么缘故,我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脑海中居然奇异般地浮现出另一首诗,即诗仙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古今两位诗人,两首诗相对比,在趣味横生之间,对这个世界、对人类的情感,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领悟”。世界之大、山寺之高、情感之丰,一经诗人的提炼就变得具体而整体,产生一种化繁为简的审美意趣。不同于前辈诗人的是,孔令剑始终立足于情感之点的支撑来“认知”世界。比如,他的《世界情感》:
我爱这路旁不知名的野草,我爱
它枯而又生的新绿,我爱它同时
拥有一个冬季的承诺,一颗晨露
——人间之水,大地的球形。我爱
它所护送的道路,这道路不能到达的
无人之境,我注定在那里消失于无我
在群草的迎接,乱石的明证,在空谷
之风,弱溪之流——我们都是时间之身
在太阳之光的澄明。我更爱这人世
——道路链接的每一座城市和村庄,我爱
它们的喧嚣,烟火之声,建筑之语
这路上走过的每一个人,我爱
我们在我们所在——境遇之所,行动之梦
每一条道路都怀有世界的一种模型
我爱这无畏之爱,她赐我一片天空:
白昼赋我如流云:夜晚,嘱我似星辰
我们知道,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类的局限性,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交织的,从而才形成人类文明进程的不竭动力。诗人作为人类中的一小部分人,是以一种精神游历的浪漫主义和追寻理想主义的人文情怀,来实现探寻这个世界的终极目的。所以,我们才会对“枯而又生的新绿”充满喜爱和好奇,才会对“道路所不能到达的,无人之境”充满敬畏和向往,才会对“我们都是时间之身”充满自爱和欢愉,才会对“烟火之声,建筑之语,这路上走过的每一个人”充满温情和期待,才会对白昼的“流云”和夜晚的“星辰”充满领悟之后的心旷神怡……如此,这世界的美好,始终由“情感”建构着,和整个世界因自然灾害、人为战争、不明疫病、意识形态之争等诸如此类不断“解构”(破坏)而造成的秩序混乱,形成一种温情和柔软的诗意“抗衡”,维护着整个世界不至于因过度倾斜而即将失去的平衡。我想,这正是一个有良知的诗人的使命。
说到“使命”,在后现代语境里,绝不是一个“热词”,甚至于会被一些人嘲讽。而要探寻、认知和建构世界的无限性,仅仅具有使命感和情感的“支点”是不够的。孔令剑显然对此保持着警觉和清醒。他深知,“冬天的雪等待已久/而春天,在更高的地方/撒下种子。夏天目光热烈/充满世界的意志,却挡不住/一场秋风,几个虚词”(《四季》)。可见,在后现代语境下,一个诗人想要突出重围有多么艰难。在前进的道路上等待着的,是无法预知的、错综复杂的、人为设置的、混乱无序的重重障碍。诗人必须建立一种规则,或者说一种属于诗歌的《世界的尺度》。
火焰:我不羁的灵魂,如何
能在流水的国度持存一种热情
上升对抗着下降,一个不变的方向
流水:无限的渴望,我如何丈量
才能开启大地的沉默之身
在花与树的枝梢,在群山之巅
大地:接收你,承载你,在我的
皮肤和毛发,我的物质之躯,如何感受
阳光,如同阳光在我们身上感受自己
这是《世界的尺度》的前三小节。特别有意思的是,这首诗作,从第四小节开始到结束,分别以阳光、空气、声音、空气、阳光、大地、流水、火焰作为每一小节的切入口和起点。从形式上看,仿佛行进中的一队士兵,通过行进方向的转换,不断强化服从命令的规则意识。诗歌采用这样的表述方式,一方面体现了诗歌的灵动和变化,另一方面也是技艺的探索和磨练,在反复的环环相扣的接龙和回环式的提问、回答相互作用下,对“此处即是此刻,此刻即是无处”,对“世界的意愿”、“虚与实”、“看不见的所见”、“有限中的无限,无形中的有形”等哲学命题,以诗歌的方式建立秩序、建立内在和外在的“关系”,不断递进和强化认知的结果,引领诗者和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对世界认知的领域。
在《不可测量的闪电》这本诗集中,短诗占比达到了80%以上。从数量上看,组诗和长诗占比虽处于劣势,但从诗歌分量和建构意义上讲,仅有的几首长诗才是诗人撬动诗歌杠杆的长长的“力臂”,也是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重要收获。比如《时间的论证》,通过对时间、战争的反思,论证“一个时刻的真实存在”,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追述和赞美。当“一个晴朗的现时刻,一个/枪炮嘶鸣的旧时刻”,成为“词语中的新时刻”之际,正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击,也是保持世界应有温度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再比如《酒事琐记》,共13个小节,我把它想象成十三次朋友间的雅聚和小酌,在微醺之间,思想、情感、甚至于安放于灵魂深处的“真我”,碰撞出五光十色的美好世界和生活清脆悦耳的”“小声响”。
事实上,在这本诗集中,真正意义的长诗当属《声音或最初的世界》。全诗分三个部分,共540多行,可谓宏篇巨制。我们知道,声音属于听觉的范畴,而听觉又是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人类“五感”能力之一种。这五种感知世界的能力,既相互独立存在发挥作用,又能相互作用和影响,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丰富多彩的觉察感受。诗人没有选择其他感知功能,唯独钟情于“听觉”之妙,来“聆听”世界的阔大和嘈杂,“聆听”大自然四季轮回的天籁之音,“聆听”我们内心的孤独和沉睡,“聆听”一个人从蹒跚学步到步履维艰的一生,“聆听”美好理想和现实生活的角力与合奏,“聆听”人类在历史和时间的长廊行进与驻足……诗人的“聆听”极尽其妙,几乎无所不“听”——“那水与火的呐喊”、“叶子与叶子的翻译”、“风和风的爱情”、“风和风的较量”、诗歌中的“那些空白”、“只等铁锤高高落下”的声响……构成我们这个“多声部”的世界乐章。如此来看,这首长诗的意义就在于,诗人是在“听觉”中完成对世界的建构。其过人之处则在于,建构的过程中,诗人始终保持着“虚构的声音在岸上/真实的声音在水中”的清醒,诗人始终坚信“声音是打开世界的钥匙/它有万能的齿”的信念和领悟。正因如此,孔令剑的诗歌写作,实现了在后现代语境下的“突围”,走入“让他所创造的世界替他说话,达到心与道合的天地同参之境”(陈超《诗艺清话》)和一个“不可测量的闪电”般的新高度。
——孔令剑诗集《不可测量的闪电》赏读
读孔令剑的诗,需要一定的思想、审美和哲学基本原理的储备。他的诗歌写作不同于当下诗坛那些轻浅、取巧、闲适、滥情、裸露、激愤的诗写方式。他追求诗歌写作的“深度”,但并没有以“趣味、活力和技艺的让步为代价”(陈超《诗艺清话》);他追求诗歌写作的“宽度”,也并非漠视身边平凡事物和情感的“孤傲者”。作为一名80后诗人,他似乎对后现代语境中普遍存在的“缺乏整体性把握世界的能力和表述对世界进程的完整理念”(360百科《后现代语境》词条)的表征危机,有一种天然的免疫力。在他的视野中,在他的笔下,我们这个世界是有色彩、有情感、有梦想、有尺度、有声音、有爱恋、有意志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者说“前进”,世界也在成长,而人类只不过是世界的一部分,甚至于仅仅是《部分的部分》:
身体是灵魂的一部分,这很确切
身体是灵魂的草房子,灵魂出去
又回来,总要回来,到这草木中
几株狼尾草伸着脖颈,它们
是旷野的一部分,它们的颤抖
是秋风的一部分。毫无疑问
无论多么辽阔和剧烈,这秋风
那旷野,都会是你的一部分
你——大千世界的幻象
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往还
不知所终。似乎,更确切的表述
是必须说灵魂,也是身体的一部分
旷野,是狼尾草的一部分,秋风
是颤抖的一部分。而世界也只是你
一个深刻而不经意的动机
从“身体是灵魂的一部分”,草木“是旷野的一部分”,又共同成为“秋风的一部分”,到一切又都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作者通过一种“趣味性”的回环,使我们能够得到一种全新的世界认知。这种认知不属于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而是有生命体悟、生活经验和情感依托的一种诗意提炼。结尾处,“世界也只是你/一个深刻而不经意的动机”,正是他以诗歌杠杆,撬动、探寻和“整体性”把握世界的“支点”。
当然,说到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首先应从对情感的“领悟”入手。这样才是一个诗人有别于哲学家的鲜明特征。因此,他才以“部分”之点对“全部”之面的视角,将“世界”置换为人们可以普遍接受的“人间”来“撬动”情感这一庞大到没有边界的存在。“我们对这人间的领悟/无非就是周末了,爬爬山/喘着气把自己一点一点抬高/仿佛一抬手,就够着了天/仿佛一喊,整个世界就有了回应”(《领悟》)。不知什么缘故,我在读这首诗的时候脑海中居然奇异般地浮现出另一首诗,即诗仙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古今两位诗人,两首诗相对比,在趣味横生之间,对这个世界、对人类的情感,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领悟”。世界之大、山寺之高、情感之丰,一经诗人的提炼就变得具体而整体,产生一种化繁为简的审美意趣。不同于前辈诗人的是,孔令剑始终立足于情感之点的支撑来“认知”世界。比如,他的《世界情感》:
我爱这路旁不知名的野草,我爱
它枯而又生的新绿,我爱它同时
拥有一个冬季的承诺,一颗晨露
——人间之水,大地的球形。我爱
它所护送的道路,这道路不能到达的
无人之境,我注定在那里消失于无我
在群草的迎接,乱石的明证,在空谷
之风,弱溪之流——我们都是时间之身
在太阳之光的澄明。我更爱这人世
——道路链接的每一座城市和村庄,我爱
它们的喧嚣,烟火之声,建筑之语
这路上走过的每一个人,我爱
我们在我们所在——境遇之所,行动之梦
每一条道路都怀有世界的一种模型
我爱这无畏之爱,她赐我一片天空:
白昼赋我如流云:夜晚,嘱我似星辰
我们知道,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类的局限性,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交织的,从而才形成人类文明进程的不竭动力。诗人作为人类中的一小部分人,是以一种精神游历的浪漫主义和追寻理想主义的人文情怀,来实现探寻这个世界的终极目的。所以,我们才会对“枯而又生的新绿”充满喜爱和好奇,才会对“道路所不能到达的,无人之境”充满敬畏和向往,才会对“我们都是时间之身”充满自爱和欢愉,才会对“烟火之声,建筑之语,这路上走过的每一个人”充满温情和期待,才会对白昼的“流云”和夜晚的“星辰”充满领悟之后的心旷神怡……如此,这世界的美好,始终由“情感”建构着,和整个世界因自然灾害、人为战争、不明疫病、意识形态之争等诸如此类不断“解构”(破坏)而造成的秩序混乱,形成一种温情和柔软的诗意“抗衡”,维护着整个世界不至于因过度倾斜而即将失去的平衡。我想,这正是一个有良知的诗人的使命。
说到“使命”,在后现代语境里,绝不是一个“热词”,甚至于会被一些人嘲讽。而要探寻、认知和建构世界的无限性,仅仅具有使命感和情感的“支点”是不够的。孔令剑显然对此保持着警觉和清醒。他深知,“冬天的雪等待已久/而春天,在更高的地方/撒下种子。夏天目光热烈/充满世界的意志,却挡不住/一场秋风,几个虚词”(《四季》)。可见,在后现代语境下,一个诗人想要突出重围有多么艰难。在前进的道路上等待着的,是无法预知的、错综复杂的、人为设置的、混乱无序的重重障碍。诗人必须建立一种规则,或者说一种属于诗歌的《世界的尺度》。
火焰:我不羁的灵魂,如何
能在流水的国度持存一种热情
上升对抗着下降,一个不变的方向
流水:无限的渴望,我如何丈量
才能开启大地的沉默之身
在花与树的枝梢,在群山之巅
大地:接收你,承载你,在我的
皮肤和毛发,我的物质之躯,如何感受
阳光,如同阳光在我们身上感受自己
这是《世界的尺度》的前三小节。特别有意思的是,这首诗作,从第四小节开始到结束,分别以阳光、空气、声音、空气、阳光、大地、流水、火焰作为每一小节的切入口和起点。从形式上看,仿佛行进中的一队士兵,通过行进方向的转换,不断强化服从命令的规则意识。诗歌采用这样的表述方式,一方面体现了诗歌的灵动和变化,另一方面也是技艺的探索和磨练,在反复的环环相扣的接龙和回环式的提问、回答相互作用下,对“此处即是此刻,此刻即是无处”,对“世界的意愿”、“虚与实”、“看不见的所见”、“有限中的无限,无形中的有形”等哲学命题,以诗歌的方式建立秩序、建立内在和外在的“关系”,不断递进和强化认知的结果,引领诗者和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对世界认知的领域。
在《不可测量的闪电》这本诗集中,短诗占比达到了80%以上。从数量上看,组诗和长诗占比虽处于劣势,但从诗歌分量和建构意义上讲,仅有的几首长诗才是诗人撬动诗歌杠杆的长长的“力臂”,也是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重要收获。比如《时间的论证》,通过对时间、战争的反思,论证“一个时刻的真实存在”,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追述和赞美。当“一个晴朗的现时刻,一个/枪炮嘶鸣的旧时刻”,成为“词语中的新时刻”之际,正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击,也是保持世界应有温度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再比如《酒事琐记》,共13个小节,我把它想象成十三次朋友间的雅聚和小酌,在微醺之间,思想、情感、甚至于安放于灵魂深处的“真我”,碰撞出五光十色的美好世界和生活清脆悦耳的”“小声响”。
事实上,在这本诗集中,真正意义的长诗当属《声音或最初的世界》。全诗分三个部分,共540多行,可谓宏篇巨制。我们知道,声音属于听觉的范畴,而听觉又是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人类“五感”能力之一种。这五种感知世界的能力,既相互独立存在发挥作用,又能相互作用和影响,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丰富多彩的觉察感受。诗人没有选择其他感知功能,唯独钟情于“听觉”之妙,来“聆听”世界的阔大和嘈杂,“聆听”大自然四季轮回的天籁之音,“聆听”我们内心的孤独和沉睡,“聆听”一个人从蹒跚学步到步履维艰的一生,“聆听”美好理想和现实生活的角力与合奏,“聆听”人类在历史和时间的长廊行进与驻足……诗人的“聆听”极尽其妙,几乎无所不“听”——“那水与火的呐喊”、“叶子与叶子的翻译”、“风和风的爱情”、“风和风的较量”、诗歌中的“那些空白”、“只等铁锤高高落下”的声响……构成我们这个“多声部”的世界乐章。如此来看,这首长诗的意义就在于,诗人是在“听觉”中完成对世界的建构。其过人之处则在于,建构的过程中,诗人始终保持着“虚构的声音在岸上/真实的声音在水中”的清醒,诗人始终坚信“声音是打开世界的钥匙/它有万能的齿”的信念和领悟。正因如此,孔令剑的诗歌写作,实现了在后现代语境下的“突围”,走入“让他所创造的世界替他说话,达到心与道合的天地同参之境”(陈超《诗艺清话》)和一个“不可测量的闪电”般的新高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