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前巩境可考的侯国方国 (《洛水谣》组诗之二十四)

作者: 2024年04月06日18:59 浏览:144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历史的巩境可谓是“关隘四塞、巩而不拔”之地,尤其是秦代以前,这里···


巩境秦朝前,曾经有数国。大小各不一,兴衰史曲折。
方国始商代,形成源部落。封国自周室,屏藩姬姓多。

注释:
    巩境秦朝前,曾经有数国:河南巩义的境地在秦朝之前的历朝历代中,曾经存在有数个大小不一的小国。这些小国的存亡历史互不相同。
    方国始商代,形成源部落:这些隶属于商王朝被称作“方国”的小国,是从商代才有的,它们最初都源自于原始的部落族。方国:《易经·既济》:方,国也。“方国”指的也是国,但它是王室隶属下的一些小国。方国源于原始部落。一众方国联合起来结为一体,这就是“国家”的最早雏形。商王朝就是古国与方国的联合体组成的国家,被称之为“方国联盟”。商代:即指距今3620多年前的殷商王朝,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约公元前1046年灭亡。是中国历史上自夏朝之后的第二个朝代,是夏朝的方国商国的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建立商朝,是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的朝代。
    封国自周室,屏藩姬姓多:西周初年,分封的国家有800个。到了春秋初年,剩下170多个,战国初,仅存几十个。这其中的71个诸侯国,绝大部分是同姓(姬姓)诸侯国,小部分是异姓诸侯国。周王室分封列国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异姓诸侯国主要是功臣之封地(如齐国是姜尚的封地)或者是古帝后裔的封国(如夏朝的后人封于杞,黄帝的后人封于蓟,商朝后人微子封于宋等)。比较有名的诸侯国有:秦、楚、齐、燕、晋、陈、郑、鲁、卫、宋。封国:这里的“封国”指古代的分封制。西周时,天子把自已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子臣或同姓王,并授给他们以不同级别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个档次),以此作为屏障国保护王室。但时间一久,这些诸侯国羽翼丰满,往往形成为与王室作对的势力。周室:指西周王室(前1046~前771年)。从周武王灭商到周幽王亡国,共传12王11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国号为周,定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成周(河南洛阳),因旧都镐位于新都成周雒邑以西,故史称之西周。屏藩:原意指的是屏风和藩篱,在这里比喻那些处在王室周边地带如屏风和藩篱一样用来保护捍卫王室的小国家。


1、洛水流域  商代方国  阙(quē)巩

阙巩属方国,域地阳无固。商代列部族,农耕于河洛。
东界达洛汭,西止至伊汭。善工以铠甲,阙姓根之脉。

注释:
    阙巩属方国,域地阳无固:阙巩是殷商时期位于洛水流域的一个小方国。域地名为“阳无固”。此地原为夏代居民的生息之地。阳无固:意即“居阳无固”。出自《逸周书度邑》。周武王伐纣灭商后,瞻望中原曾说道:“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
    商代列部族,农耕于河洛:阙姓氏族在殷商时期就是一个世代居住洛水两岸,以农业为主的原始部落族。
    东界达洛汭,西止至伊汭:阙巩所辖疆域的四至,往东达到洛汭,往西达到伊汭。汭:水北曰汭。洛汭,位于洛水的下游,洛水入黄河处。伊汭,伊水入洛水处,在今河南省偃师。
    善工以铠甲,阙姓根之脉: 历史上阙巩除了农耕,还以制造铠甲扬名。 汉陈琳在《武军赋》中曰:“鎧则东胡、闕巩,百炼精刚。” 《左传·昭公十五年》载: “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 善工:释义为犹高手。意指在制造铠甲方面技术尤为精到。 铠甲:也叫甲胄,是人类在武力冲突中保护身体的器具。 阙姓:阙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第三百五十九位。关于阙姓来源,《姓氏考略》考证结论,《风俗通》记载,阙姓是阙党童子的后代,一说有阙巩之甲,有后代以地为姓氏,望族出于下邳。 根之脉:在这意指此地为阙姓脉延之源头。


 2、洛水流域  商代方国  娵(jū)訾(zī)

 娵訾亦方国,上古时部落。生息地名訾,娵訾源可溯。
 夏代属畿域,斟鄩之上鄩。姬昌子訾王,傍水建城廓。

注释:
    娵訾:作为复姓,在这里指上古娵訾氏族。古史相传为帝喾妃常仪的姓。《史记·五帝本纪》:“(帝喾)娶娵訾氏,生挚。”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次妃娵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也。” 在《百家姓》中排位第378。訾姓,最早的记录见于《史记·五帝本纪》。五帝之一帝喾(音“库”)的妃子,姓娵訾氏(娵音“居”),名訾常仪。她生了挚,挚继承帝位9年后让位给弟弟尧。訾希华收藏的《訾氏家谱》,即以訾常仪的父家为始祖。按《家谱》所叙,訾氏的老家在河南(即今天巩义訾殿),后又分支至江苏、安徽、山东。
    娵訾亦方国,上古时部落:商代,娵訾是洛水流域的一个小方国,其源自上古时期的娵訾氏部落族。
    生息地名訾,娵訾源可溯:今天巩境訾殿村,便是当年娵訾氏族的生息繁衍之地。同时,也是华夏娵訾姓的发源处。
    夏代属畿域,斟鄩之上鄩:夏代都城是斟鄩,位于洛水南岸,分“上鄩”、“中鄩”、“下鄩”三个地段段。訾殿村,位处斟鄩的上鄩。
    姬昌子訾王,傍水建城廓:到了周朝,文王姬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亦称“西伯昌”)则将訾地封给他的第72子,于是,訾王就北傍洛水,东临罗水,西南邻清溪,在一块台地上筑围以訾城。
 

3、河洛流域  周朝王室公卿国  巩国
    
春秋时小国,昔名称阙巩。周初又重封,爵位列属伯。
采邑姬卿士,辖域里七十。巩之姓发祥,后灭于晋国。

注释:
    春秋时小国,昔名称阙巩:巩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姬姓小国,《路史·国名记》载:其为“周世侯伯之国”,名谓“阙巩”。
    周初又重封,爵位列属伯:约在三千年前周初,阙巩又被重新分封给姬姓的“巩国”。爵位在五个级别中是排位第三的“伯”。作为先周时期周王室卿士采邑地,是西周诸侯之一。
    采邑姬卿士,辖域里七十:能够得到此采邑分封,唯周王室姬姓卿士。据《孟子》所载“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之规制得知:爵位级别“伯”的巩国国君,采食范围,即国之疆域仅为七十里。
    巩姓之发祥,后灭于晋国:巩国是巩姓发祥地。《世本·氏姓篇》载:“巩氏,周王族大夫食采于巩为氏,有巩简公。”巩姓系出姬姓,为周公族大夫巩伯之后。《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巩国被晋国所灭。之后,因巩境属“周王畿之地”,于是,晋国又把巩地送还给周王室。战国时,周朝分裂为东周国、西周国两个国。东周国以巩王城为首都立国,成了韩国的附庸,被秦灭国后,划归三川郡。


4、河洛流域  周朝王室公卿国  荣锜涧

周朝厉王时,卿士有荣伯。得封荣锜涧,是邑屏藩国。
稼穑于邙原,经营有山泽。后裔以地命,居则陶沟壑。

注释:
    周朝厉王时,卿士有荣伯:周厉王是周朝的第十位君主姬胡,其在位时,重用荣夷公为卿士管理朝政。
    得封荣锜涧,是邑屏藩国:荣锜涧是周厉王封赐给荣夷公的采邑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块地则成为周王室雒邑王城东北向一个类似屏藩性质的方国。
    稼穑于邙原,经营有山泽:居住在荣锜涧的荣夷公后裔,用荣伯所享有的“以国家名义对山林川泽垄断为‘专利’”这一优惠条件,经营邙岭的林业、黄河的渔业发展经济,以耕种邙原的肥沃土地,谋取生活之来源。稼穑(jià sè): 泛指农业劳动。
    后裔以地命,居则陶沟壑:荣夷公后代因夷公其爵位“伯”而感兴有荣,于是,便以荣锜涧这个地名命姓以“荣”。今天,华夏的荣姓后裔寻根,亦多以此为发祥之初。地势上,荣锜涧为两头高、中间低的狭长沟壑带,当年,这里的百姓则居择深沟、陡壁陶窑而宿。


5、休水流域  周朝王室公卿国  费滑国

姬姓周封国,爵位为伯爵。建都先于滑,后徙都于费。
国君称滑伯,国名谓费滑。临河城台池,悲催故事多。

注释:
    姬姓周封国,爵位为伯爵:费滑是周王室的姬姓诸侯封国,其爵位列在第三位的“伯”。辖域是七十里。
    建都先于滑,后徙都于费:最初,其建都于滑(今河南睢县西北)。公元前691年至公元前678年之间,徙都于费(今河南偃师市西南与巩境的交界处),具体何时何因迁于费,因史料的缺乏不得而知。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费滑国被秦国所灭。
    国君称滑伯,国名谓费滑:费滑国君级别是伯爵,故而其称谓为“滑伯”。因费滑的都城原是“费邑”之地,所以其国名也由“滑”而易名为“费滑”。
    临河城台池,悲催故事多:费滑国都城是建筑在一块临着季节河(现在称滑城河)的台地上, 该国虽然也是周朝的姬姓诸侯封国,与其他伯级爵位享受的待遇一样,但其真正实力却明显弱于郑国、晋国、鲁国、卫国、曹国、燕国等国。为求生存,它只能在各大国夹缝中周旋。先是因受到大国威胁而迁都,之后,又依附于郑国、卫国、晋国等,但最终还是免不了被灭国的命运。不过,其灭亡过程有点悲催。本来秦国去偷袭郑国,抵达滑国境内,恰与赴周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相遇。机警的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不敢再进兵,可是又怕回去无法向秦穆公交差,于是顺手灭了滑国,抢了不少玉帛、粮食和男女人口,装满几百辆大车,取道而回。滑国土地最终并于晋国。这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弱肉强食和小国随时被兼并的悲惨命运。


6、河洛流域  韩国附庸国  东周国

春秋末周朝,勉强撑残局。王室因废立,嫡庶争位急。
王城另成周,东周又东西。巩国易东周,载史由此据。

注释:
    春秋末周朝,勉强撑残局:周王朝在春秋末年已经无力掌控天下,到东周第十二任君主周灵王之子周景王姬贵时,国家财政已相当困难,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势力范围也仅限于雒邑附近。
    王室因废立,嫡庶争位急:周景王姬贵的太子聪明但早逝,周景王因宠爱庶长子王子朝,欲立其为太子。同年四月十八日,周景王还未立王子朝为太子,便在荣锜涧那里去世。为争王位,周王室内部发生了长达十余年的子朝叛乱。
    王城另成周,东周又东西:王城即雒邑,成周即雒邑东北不远处的狄泉。子朝之乱后,敬王因畏惧子朝余党势力,无奈之下,又将都城迁往雒邑东北不远处的狄泉,史籍上称其谓“成周”。 而“成周” 相对于其西边的雒邑“王城”, 则又被称之为另一层意义上的“东周”,“王城”则被称为另一层意义上的“西周”(这与此前的东、西周概念所指本质上有别)。 公元前441年,周贞定王崩,长子姬去疾继位,即周哀王。三个月后,二子姬叔弑兄篡位,即周思王。五个月后,三子姬嵬又弑兄篡位,即周考王。姬嵬弑兄篡位之后,忧前事重现,就在即位后划王畿的河南之地,封其弟揭于王城,疆域为瀍水以西、洛河以南,是为西周桓公。周桓公死,传位于子威公。公元前367年,威公卒,公子朝继立,即西周惠公,公子根遂叛。赵成侯与韩懿侯乘乱侵周,分周为二,逼周显王封公子根于巩(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即东周惠公。周王畿于是分裂为西周国和东周国两个小国。
    巩国易东周,载史由此据:历史上的巩国被易名为东周国,就是以周显王封公子根为东周惠公于巩地之时为依据的。


7、洛水流域  周朝屏藩国  鄩罗

周朝之鄩罗,夏代归鄩地。肸宿居之所,罗因功得其。
类别同诸侯,洛水岸南据。王城之咽喉,水陆可屏依。

注释:
    周朝之鄩罗,夏代归鄩地:周朝当年的鄩罗所处为夏都斟鄩畿地,之前类属洛水南岸的一个小方国。
    肸宿居之所,罗因功得其:肸(xī),人名,春秋时为晋国大夫。鄩罗城,即当年肸的宿居之地。罗,肸之子。昭公二十二年秋,子朝派东周大夫鄩肸攻打皇地,兵败被俘,七月十七日,在王城的市上被烧死。十一月十二日,鄩肸之子鄩罗组织兵力反击,大败晋军。昭公二十三年六月甲午,鄩罗拥子朝入住王城。这就是史籍上所谓的“鄩肸父子保王子故事”的出处。因拥王有功,鄩罗得封其父鄩肸之旧城为采食邑,同时易名鄩城为“鄩罗邑”。
    类别同诸侯,洛水岸南据:鄩罗得封其父鄩肸之旧邑作为屏护王城的城池,这等同于周王室据守洛水南岸的一个异性小屏藩国。
    王城之咽喉,水陆可屏依:鄩罗邑城池距雒邑的王城仅数十公里之遥,南有洛水之险,北有沟壑纵横的钩锁垒崎岖小道,战略上可谓是锁钥之地,门户的咽喉。


8、河洛流域  宋国附庸国  坎欿聚

老城至穆沟,春秋时周地。附庸于宋国,时称坎欿聚。
成王封微子,始作为采食。族裔荣地名,俱以坎氏居。

注释:
    老城至穆沟,春秋时周地:在今天的巩义市站街老城至东边的荥阳穆沟一带,春秋时属于周朝的地域。
    附庸于宋国,时称坎欿聚:此处当年被称作为“坎欿聚”,春秋时虽然是周朝的地域,但政治上它是附属于宋国的一个方国。
    成王封微子,始作为采食:因为,在周朝初年时,微子启被周成王授以公爵爵位于商朝旧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立宋国后,坎欿聚曾经是微子的采食邑。
    族裔荣地名,俱以坎氏居:微子启死后,其后裔以地为荣,皆以“坎”命氏。郑樵在注引的《姓氏英贤传》中这样载述:“宋附庸有坎氏。此以邑为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亦云:“宋微子后有坎氏。以地为氏。望出睢阳。”


9、河洛流域  商代方国  zhi 邑 (前边的 拼音是“制”字的“竖刀”换作“耳”旁,属于消失之字,唯有《古钱币字典》能查到。)

巩境东新中,荥阳地交界。古时曾有方,是名称zhi邑。
国小史不载,觅址迹难细。唯据典古币,知史曾存其。

注释:

   巩境东新中,荥阳地交界:新中是巩义市所辖的东境边的一个较大的乡镇,与荥阳市搭界为邻。
   古时曾有方,是名称zhi邑:商代时,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小方国,从当地考古所发掘的古钱币上得知其国名谓“zhi”。
   国小史不载,觅址迹难细:“zhi”因国小,史则无记载,具体城址也很难觅寻。
   唯据典古币,知史曾存其:关于“zhi”国的具体情况,唯由根据《古钱币字典》上提供的少量信息,方知其曾经在历史上存在过。


注释:
2024·4·6·烟台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