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下午,江非诗集《自然与时日》新书分享会在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作家馆举办,这部诗集作为“新时代诗库”第二辑的开篇之作,由言实出版社近期出版,《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胡少卿对话诗人、海南省作协副主席江非,并分享各自对于自然诗歌的思考和见解,活动由《诗刊》社编辑丁鹏主持。
江非多年来致力于写作自然主题诗歌,被誉为“自然诗人”。《自然与时日》收录江非自2019年到2022年4年间写的116首诗,全书分为“雪人之心”“人应该如此”“满意的一日”三卷,分别探讨了自然之诗、自然之心和自然之事这三个与自然有关的基本问题。
江非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我是我姥姥带大的,我的一切关于农业的知识,关于自然的知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都来自于她。我从小就会干活,四岁的时候,给全家人做了第一顿饭,十岁的时候,麦子我一天能割一亩半,一亩半是很累人的,插秧我也能插一亩多地了。海南给我提供了一个无限的夏季,在无限的夏季里我思念无限的冬季,冬天的原野和飘飘洒洒的白雪。”
在写作过程中,江非发现“自然”和生态、大地、田园、山水、乡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这几个概念的内涵、所指有重叠的部分,但是它们在本质性上又有严格的区别。这本书为什么叫《自然与时日》,为什么要把时日的概念加到这本书里,因为作为一个绝对的或者纯粹的自然,没有经过时间的加工,就没法和人发生关系,自然要在实践当中展开,和人产生关系以后,成为被人所感受的事物。”
江非认为,在这个时代,我们不可能恢复一个原初的自然。无论对大地如何建设,对生态如何保护,从山水上如何寄寓我们的情感,都不可能归还一个原初的自然,当我们面对自然思考的时候,首先要思考,发展了几千年的人类社会所要建立的真正的自然是什么?想来想去,应是自然之心。“我参照了唐代诗人王维,我在写作的时候想如何把王维在他和自然的空间性的思考转化成我们这个时代的关于心灵的空间性的思考。”
李少君谈到,认识江非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当年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感觉他刚从地里劳动回来,今天来到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也感觉他刚从哪里劳动回来,顺便参加我们的分享会。
自然和人的关系是人类最永恒的一个关系,用一句话概括,人来自尘土,必归于尘土,人来自自然,必归于自然。有段时间,大家把“自然”的概念贬低为“乡土”,说你们是乡土,我们是城市,其实城市也面临人和自然的关系;后来又转变为生态问题。因为有了生态问题,就有了生态文学,生态文学更多是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或者用散文的形式,比如《寂静的春天》《瓦尔登湖》。而诗歌永远是考虑永恒的问题,永恒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和自然的问题才是最根本性的问题。
其实自然的教育、情感的教育是人类最根本的教育,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一个人,才可能做好别的工作。我们常引用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诗来自荷尔德林,它的前半句少有人注意——“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只有在劳作、劳绩之后,我们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胡少卿认为,江非的诗歌充分打开了人的感官,尤其是听觉,他的诗歌当中自始至终都特别强调听觉的伸展,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中感受到多种声音的出现,以及在一个安静的氛围里,诗人对声音的想象和揣摩。
“我们处在一个极其嘈杂的时代环境当中,好比今天这个环境也非常的嘈杂,需要有一种去捕捉单纯的宁静的声音的能力,江非的诗特别能修复以人的倾听为核心的感官能力,还有那种凝视的能力,那种在安静当中为世界实现一种真正的触摸和感受的能力。”
杨庆祥谈到,《自然与时日》是非常能体现江非的美学风格、甚至是哲学的一本诗集。江非着重书写了“果园”,果园是一个人造的自然,我们现在所面对的自然,不是我们古人意义上所面对的自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被现代技术文明、被工业改造过的自然,我们怎样去重新建构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然,是当代写作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我们面对的不是王维的自然,也不是李白的自然,我们只能面对一个当代、技术的自然,一个被各种信息重新建构的自然,怎么跟自然进行对话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自然与时日》构建了这种思考,中国当代诗歌对世界诗歌的一个贡献,就是重新激活王维、陶渊明的传统,并在一个当代性的谱系上重写自然、重新建构自然,这个自然是我们中国当代诗歌的自然,必然也会构成世界诗歌中自然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会上,诗人们由江非的《自然与时日》关注到自然写作的一系列核心问题,我们现在面对的自然,是一个被改造、被过度修饰的自然,应当通过诗人的书写,建构与寻找一个真正的、朴素的、跟我们的生命一致的自然。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