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互联网出版:“创新”不一定要“破旧”

——访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

作者:夏立   2023年05月17日 11:53  中国艺术报    2649    收藏

WechatIMG1479

转自《中国文艺报》2023年5月17日第7版


诗歌,是一个容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人们对诗歌的直观感受,离不开诗歌出版所扮演的角色,包括诗歌的互联网出版。技术的飞速革新与互联网应用产品的不断迭代对诗歌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认为:“诗歌出版是互联网出版领域特别典型的一类。”这种“典型”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推荐优秀诗歌、发现优秀诗人?

  建立共生关系实现诗歌“破圈”

  夏立:您所了解的诗歌出版的现状如何?在创作和出版方面分别存在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金石开:出版是一项与作者、出版界和读者息息相关的行业。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诗歌阅读仍然是刚需,诗歌仍然有一个庞大的阅读基数,诗歌仍然是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的文学样式之一。关于诗人和诗歌的话题,特别容易被放大成为社会话题,稍不注意就会被炒作成为社会新闻,也是这种“刚需”的外在表现形式。至于我们经常感受到的读者对当下诗歌创作成果的过低评价,往往是人们潜意识中仍然认为“诗歌是文学桂冠上的明珠”后“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表达。

  同样,诗人也是一个基数庞大的创作群体。在我的经验中,各类文学体裁的创作者甚至是各类艺术门类的从业者中,都有关于诗歌创作的梦想。我所在的中国诗歌网,有近50万注册诗人,每天收到诗歌投稿近3000首。中国诗歌网只是中国诗坛的冰山一角,真正写诗的人可能要远远超过这个人数。由于新诗创作打破了旧体诗包括押韵、平仄和对仗等形式上的要求,让诗歌创作的门槛大大降低,加上人们心中从未削减的诗意表达需求,给人一种“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的感觉。不管是从各种数据统计结果来看,还是从人们的感受中,庞大的诗歌创作群体的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于人们对“天才诗人”的呼唤、渴望前所未有地强烈。事实上,我们可以把那些不尽如人意的诗歌现象归结于对诗歌创作和阅读“正常状态”的暂时偏离,而不是诗歌本身出了什么问题。

  基于以上感受,我认为诗歌出版在诗歌经典化过程中的社会职能和责任担当更加意义重大。首先,成熟完善的出版产业链为诗人发布诗歌、读者阅读诗歌提供了便利条件,客观上促进了诗歌“大众化”的进程,但同时对出版单位发挥出版精神、履行出版职责,选择、优化和推荐经典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诗歌传播途径畅通无阻的时候,恰恰是最容易造成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时候。其次,各类诗歌自媒体的快速扩张,大大提高了人际传播的影响力和效果,使其履行了传统出版的部分职能。但自媒体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媒体,绝大部分自媒体团队都是没有相应资质的社会队伍,常常只能靠主观判断推荐作品、传播信息。诗歌也因此被少数人设置的议题牵着鼻子走,而出现各种令人无语的结果。

  最后,我认为也是最为核心的问题是:诗人要树立起构建与读者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创作理念,深刻意识到“大众化”对诗歌经典化的重要意义。实际上诗歌读者是包括知识分子、精英阶层、评论家、诗人和普通劳动者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总称。可以说,大众化和经典化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两个概念。因此,在提倡新时代文学的高质量发展时,特别指出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要“破圈”。而诗歌是面向读者的一种文学样式,一定意义上来说,“读者”是诗歌的生命力的体现,诗歌的专业性就体现在它的“破圈”能力上。所以,新时代文学“破圈”,诗歌可以说是责无旁贷的。

  树立精品意识寻求效益平衡

  夏立:在当下的文化氛围中,您认为诗歌出版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诗歌出版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

  金石开:诗歌出版在当下的诗歌创作状态下,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一定意义上也是促进新时代诗歌事业发展、形成诗歌经典化的关键力量之一。

  诗歌创作和阅读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三个关键因素:诗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评论家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出版人要承认自己兼具“法官”和“裁判”的身份属性。这也是关于诗歌出版内容生产、价值判断和传播优化三个层面的问题。

  诗人爱惜自己的羽毛,就是要求诗人抛弃全能自恋感,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才华,而是要掌握经典诗歌形成的规律,追求诗歌感情的浓度和语言的密度,平衡诗歌创作中的“灵感”和“技巧”,树立精品意识,解决诗歌出版的源头问题。评论家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仅是一个专业问题,更是一个职业素养问题。相较于普通读者,评论家拥有一定的文学资源和话语权,实际上会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评论家的专业素养很大一部分其实来自于对读者审美趣味的把握,如果无视读者的集体审美标准去“耍机灵”往往会引发评价的失效。更严重的是,评论家如果违背自己的良心,依据利益多少来决定评价的高度,势必会造成诗歌鉴赏的混乱,引发诗坛内部的信任危机。出版人要承认自己“法官”和“裁判”的身份,这一点尤其重要。不管是图书还是杂志,抑或是互联网出版平台,因为其拥有稳定的读者群体和品牌影响力,会形成真正的出版效应,其推荐的诗人和作品有更多机会面向读者,从而使其拥有了某种“权力”。如果出版人说,我们的“产品”质量只与作者有关,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只能说明其没有意识到“出版”在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没有意识到选择、优化和推荐等出版工作的核心环节,不能称为一名合格的出版人。这个时候,编辑或者出版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就显得特别关键。经典作品从来都不是直接从生产者那里直接呈现到读者面前的,而是经历了繁复的“编辑”工作才形成的有效的传播。所以,新诗百年之际,在人们呼唤“天才诗人”,渴望“经典诗歌”的氛围下,出版界的精品意识愈加显得难能可贵,出版人也有责任担当起不可或缺的职责。

  “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我们国家最基本的出版原则之一,不管是发展出版产业规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还是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都必须坚持这一点。所以说,对于诗歌出版来说,不管是从诗歌独特的传播规律和审美特点方面,还是从普通出版物的角度来考察,都应该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合理使用互联网扩大诗歌影响力

  夏立:在您看来,“ChatGPT”“文心一言”等人工智能工具,是否会取代人的诗歌创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会对诗歌出版产生怎样的影响?诗歌出版未来前景如何,有哪些发力点和突破点?

  金石开:作为一名互联网出版人,或者说作为一名技术出身的文学工作者,我感叹的往往不是人们对技术的无知,而是对传统行业流程和职责的漠视。关于“ChatGPT”和“文心一言”等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现,我看到的更多是夸大其词的言论,有的是商业宣传,有的是人对未知领域的崇拜,其中充斥着哗众取宠的成分。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工具生产的内容有可能要超过大多数诗人的创作水平,但是不会取代人的诗歌创作,不管是工业革命带来的“体能机”,还是数字时代带来的“智能机”,它们只是作为工具来代替另外一种工具,而不能代替人——这是一个难以从技术层面阐明的问题,我也只能在此简单罗列一下我的观点。

  或许,追溯移动互联网出版的源头,便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互联网刚出现时,大众,包括作者和读者,都欣喜若狂,都认为一个作者和读者之间直接沟通的通道打通了。读者以为自己可以永远免费阅读作品了,作者以为可以再也不受传播门槛的限制,能够直接“抵达”读者了。可事实是什么?在互联网出版产生初期,互联网出版单位靠排行榜、阅读和评论来推荐作品,让大量不能胜任的读者从事了“编辑”的工作,并把这一流程当作保证质量和绝对正义的“法宝”。可是,这样放任自由的出版氛围,只会造成更大程度的资源浪费,造成了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出版乱象。很快,我们就意识到,互联网出版也是出版,也必须遵守出版规则、严守出版流程,更要意识到诗歌互联网出版创新发展不一定要“破旧”。

  诗歌出版是互联网出版领域特别典型的一类。我认为,在诗歌领域,互联网以及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各类应用,已经成为诗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甚至对很多传统出版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大家也是通过互联网选诗,最后印刷之后再给别人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诗人面向读者的第一张名片是互联网。我认为,诗歌经典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投票”的过程,并且投票人都是实名的,而且每一个投票人都被赋予了不同的系数和比重,最后经过复杂的社会演算形成诗歌的经典化。

  互联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诗歌经典化的过程,从而更加准确和更有效地实现诗歌的经典化。诗歌出版的发力点就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发挥传统出版精神,推荐优秀诗歌和发现优秀诗人,打造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人们提升对互联网规律的认识,区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本质区别,有能力筛选出具有“议题设置”和“内容把关”能力的出版单位。


责任编辑:张永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诗意天下 和而不同”,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即将隆重开幕
  2.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4. 第一届“百年保定”诗歌文化节在雄安举行,雷平阳等7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参加
  5.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镇江站)成功举办
  6.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8.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9. 吕进:关于《新诗的创作与鉴赏》的回忆碎片
  10. 遂宁国际诗歌周暨《诗刊》2018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1. 苗霞|诗性智慧:斗折蛇行在有限与无限间——李长瑜近期诗歌论
  2.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5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炸药箱上写诗获赞“当代版《活着》”,陈年喜的“炸裂人生”
  6. 每日好诗第45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星星·诗歌原创》投稿攻略|2025年征订
  8. 第44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0. 我们时代的诗生活 | 诗刊·诗词世界双十一直播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