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百家姓》中,“阙”姓是罕见姓氏之一,释其源,仅惟有于不常见之《路史》中觅迹。稽以史述,夏代的诸侯小国“阙巩”,即是其发祥之地。而“阙巩”之域,周武王则称其为“阳毋固(凭险可固)”。昔日夏民生息活动,东自洛汭,西延“伊汭”。嵩邙夹持,浅山丘陵,沟壑纵横,凭险扼守四塞,巩固而不拔。因此成为西周东门的钥匙、战略要地。加之当地土人又善造铠甲,故而史誉为“阙巩”。周武王即凭阙巩所产铠甲而将商灭,同时,阙巩国也消失了,代之的则是周世侯伯之国。“阙”氏一姓缘此而诞出···
一地落巩域,四塞有险凭。嵩邙夹两厢,河洛傍岸行。
阙塞据其西,成皋扼门东。固而不可拔,阳毋固是称。
夏民曾居此,商畿侯国中。史有精钢铠,国名誉“阙巩”。
阙巩国有史,存续数百冬。由此诞一姓,阙氏华夏逢。
细稽其渊源,夏桀事述起。昏君行无道,酒池肉林营。
怀忠关龙逢,极谏舍以命。遭囚身被杀,族人逃向东。
遇难幸一人,龙逢后裔弁。楫舟河洛水,落居鲁国中。
为志根所在,自云曰阙弁。栖地遂亦谓,阙里存世恒。
弁后瓜瓞绵,皆以阙氏称。迨宋百家论,排后三百名。
关于阙巩昔,亡于商易鼎。西周武王在,原址复重封。
姬姓又巩国,得以世袭承。平王东迁后,巩伯代阙巩。
吕氏灭东周,秦置巩邑城。沧桑演其变,《路史》记国名。
今观阙氏史,《谱牒》释三种:鼻祖各以是,地望也不同。
一曰源地名,商代国阙巩。关龙逢后裔,阙弁尊庙奉。
次以封地命,阙党藉作姓。春秋时鲁国,童子始祖称。
三曰源阙里,孔子曾寓居。后人又复居,皆以阙氏称。
注释:阙巩:春秋时国名,善造铠甲。《左传·昭公十五年》:“ 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 杜预注:"“阙巩国所出铠。”汉·陈琳 《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阙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伊水》:“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春秋之阙塞也。” 阳毋固:即夏伯国都,夏民活动、生息之地。《逸周书·度邑解》载,周武王欲营建洛邑,对周公说:“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毋固,其有夏之居。”商畿侯国:阙巩国在商代隶属殷商京都之地的诸侯小国。夏桀:姒姓,名履癸,夏朝末代君主,帝发的儿子,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统治期间,荒淫无度,最有名的就是,“酒池肉林”(酒池中可以运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长,池中之酒可供牛饮者三千人),最终导致朝代的崩塌。关龙逢:夏朝末年的一位大夫,因忠谏而被夏王桀所杀,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死谏第一人。据《姓氏考略》载,关龙逄遇难后,其后裔弁公由洛水入黄河至山东曲阜,为不忘“阙巩”祖根,于是其将所居之地命谓“阙里(阙党)”,自己则名“阙弁”。由此,“阙”姓成为中国姓氏家族中罕见姓氏之一。《风俗通义》载:阙氏承阙党童子之后,东汉时期,“阙党”之称改为“阙里阙姓, 望族出于下邳。宋版《百家姓》中,“阙”姓排名为第359位。楫舟:乘船于水。吕氏灭东周:吕氏,即吕不韦。前249年,秦庄襄王派吕不韦率军攻灭了东周七邑,将东周公迁到人聚(故地在今河南临汝西),铲除了东周王朝最后的残余力量。至此,周朝正式宣告灭亡。秦置巩邑城:秦一统天下后,推行郡县制,原东周时的古国,遂易称之为“巩县”一直沿用至1991年撤县建市。《路史》:南宋罗泌所撰杂史,共47卷,前记9卷,后记14卷,国名记8卷,发挥6卷,余论10卷。《路史》为杂史,取材繁博庞杂,神话历史集大成的作品。路史,意为大史,内容记述上古以来有关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传说和史事。《谱牒》: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史记·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先秦时,有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史籍。魏、晋、南北朝时重门第,选举官吏必查考谱牒,谱学遂大盛。直到唐代,太宗、武则天都曾修《氏族志》或《姓氏录》。此后,谱学渐衰。清明时,编修族谱之风较盛。“鼻祖”:即始祖。指有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出自《汉书·扬雄传上》:“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汾隅。”《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 所以,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师就称“鼻祖”。地望:又称郡望,是名门大族(即汉末开始出现的门阀士族)所特有的标志其身份的籍贯。
注释:
2023·4·30·烟台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