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窟头五龙村名朔源《五子歌》 (《洛水谣》组诗之六)

作者: 2022年12月10日20:08 浏览:425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今巩境五龙村,在北魏太和年间元恪修大力山石窟寺后被称为“窟头”(即石窟寺之首)。巩《民国志·卷五·大事纪·夏》载:“帝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歌》”。于是这里被后世视为夏代太康昆弟携母逃难之地,“国训”《五子之歌》之发源处。关于这一段历史,徐笺按《夏书》曰:“太康尸位,以逸豫,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返,有穷后羿因民不忍,距于河。羿入居斟鄩(《竹书纪年》)”。历史详情是:约公元前1978年,太康在夏启卒后争夺王位统治权战争中获胜,便将都邑由禹州迁至斟鄩。太康自小娇生惯养,与父亲启享乐成习,即位后更是骄淫奢侈,每日只顾游玩,不理朝政。一次,竟外出狩猎数月而不思归返。此时,东夷部族有穷氏首领羿乘机起兵,攻占夏都城斟鄩(史称“太康失国”或“后羿代夏”事件)。太康失去统治权后,被羿流亡至戈地(现河南省周口太康)。太康其弟随母逃难于洛水北岸,忍饥挨饿,苦盼太康归来,却始终没有音讯。其五弟武观以凄凉悲哀之心倾诉目下之情,追思祖父禹之功绩、品德,遂作《五子之歌》。亦名《洛汭五子歌》。这五首诗歌,对于我们研究先秦历史及文学具有非常珍贵的价值。《五子歌》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帝王对亡国的叹息,它彰显了中国最早、最原始的政治思想,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唐人同谷子据典故曾改编过《五子之歌》。作品出处 《史记·夏本纪》。西汉官吏、经学家孔安国曾评价曰:太康“盘于游田,不恤民事,为羿所逐,不得反国。太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于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

洛岸北窟头,今谓五龙村。
相传太康时,昆弟历难此。
潜渊化五龙,得祀命村名。
游客每至此,皆询究成因。
虽系古传说,但史实可凭。
《夏本纪》载远,寻迹朔先秦:

夏后君晚年,生活多奢靡。
怠修朝政事,歌舞声色迷。
卒及王室乱,五子纷争立。
强者藉得势,太康袭尊启。

都城先更新,禹州迁斟鄩。
嵩邙夹持川,滨洛耕岭南。
难改习享乐,骄横且淫逸。
荒政不恤民,游猎日以继。
百天乐不归,东夷羿觊觎。
都池遭沦陷,昆弟携母逃。
饥困落北岸,寒等太康归。
“五观”叹仰天,凄悲絮愤歌:

皇祖有遗训:民近不可远。
惟民为邦本,邦宁民安息。
为君存四忌:酒色与玩乐。
宫殿慎侈华,游猎莫逾矩。
陶唐辙可鉴,失德败纲常。
疆域虽以广,灭亡终难躲。
楷模当大禹,典章严法度。
关石匀计量,库殷实王府。
尔弃祖传统,于德不唯慎。
落难无归宿,祸及众宗亲。
万姓俱仇视,心郁添咸怨。
国破绝庙祀,无颜悔当初。

太康遭流放,病死于戈地。
后羿得斟鄩,戾令众诸侯。
仲康值傀儡,卒后子以继。
野心羿不二,代夏以自立。
有穷示君位,重蹈前覆辙。
沉湎淫劣质,朝政懒可及。
自持技善射,王道行不正。
寒浞早预谋,杀羿亡其身。

可叹夏启后,天下驭不长。
太康仅一年,两代便终结。
东夷代朝纲,外姓玩股掌。
中断四十年,史家感叹已。

仲康孙少康,据虞地经营。
行德政于民,羽翼渐丰满。
训练储精锐,复国以强兵。
老臣靡协助,横扫寒浞殇。
尽灭有穷氏,称帝又斟鄩。
休养生息治,民生安如初。
史籍论基事:太康先失国。
东夷次代夏,中兴再少康。

顾望五子歌,可释上古史。
帝王凡叹息,省作“国之训”。
《尚书》著名以,谓《五子之歌》。
《史记·夏本纪》,《洛汭五子歌》。

轶事类典故,但君常鸣耳。
志“民惟邦本”,比寝食不忘。
虽为厥弟怨,复述以禹戒。
作歌吟以常,兴国则良策。


注释:
《五子之歌》原文: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従,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其五曰:“呜乎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2022·12·8·烟台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