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陆游的诗文传统与当代诗歌精神”主题诗歌论坛在陆游文化中心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云南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雷平阳,吉林作协副主席、秘书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宗仁发,安徽文联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陈先发,浙江传媒学院教授、鲁迅文学奖得主沈苇,中国诗歌网诗词编辑、《诗刊》2016年度陈子昂青年诗词奖得主李伟亮,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9级博士生童作焉等,齐聚陆游祖居,聚焦陆游与当下诗歌写作的关系,展开当代诗歌与古典传统的对话,论坛由《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主持。
吉狄马加表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诞辰897周年之际,在其祖居地举办论坛非常有意义。回顾百年新诗,中国古典文学是绕不开的传统,我们要重新认识古典诗歌的价值,重新理解我们和传统的关系,重新去读杜甫和陆游。陆游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社会传记性,属于史诗性的写作,陆游将个人命运置身于时代,书写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历史巨变。陆游的诗体量巨大,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诗人。陆游是处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的标杆,他的悲欢离合、他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他的写作姿态都深刻影响着后人。
雷平阳谈到,陆游的诗之所以打动人,在于他的诗有感而发,写出了自身的命运。每次读这些诗篇,都能让我们回到那个时代,感受时间带给他的悲喜。现代诗中能够将个人命运写到诗篇中的人不是那么多,古代诗歌传统与现代诗歌精神出现一个难以跨越的空间,诗歌传统对现代诗究竟意味着什么?古典进入现代非常艰难,现代语言仿佛受到了某种诅咒,没有原先的风雅。我们不能用古代的语言去完成现代的书写,如何将把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对接,是考验每一个诗人的问题。
宗仁发认为,新诗发展到今天和古典诗歌产生了某种断裂,我们对待传统诗歌的态度有问题。其实,旧体诗和新诗不存在本质区别,都是诗人的生命、经验,心灵的贡献。我们应当思考从陆游身上找到哪些诗歌传统,今天应当如何认识陆游?陆游留下的9300余篇诗作,大部分是抗金书愤的爱国主题。陆游的诗是用生命写成的,他的诗歌和生命是一体的,他的创作是丰富而博大的,无法简单用“爱国主义”概括。
陈先发表示,陆游是极具风格辨识度的写作者,陆游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深刻参与了时代叙事,让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史学气质和纵深感。同时,他的创造力在多文体之间形成互动,语言行动一直保持着活跃状态,其代表性作品既深深契入了时代,又完成了对具体时空的某种超越。
在沈苇心目中,陆游是一位成长型的、风格多样化、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诗人,陆游身上具备着 “强力诗人”的特征。陆游诗中金戈铁马、驰骋大地、慷慨激昂,同时也有侠骨柔情的一面。他还是一位“加法中的减法诗人”,留下九千多首诗词,实际不会少于两万首,陆游66岁严州任内编《剑南诗稿》时,42岁前的一万八千首诗只收了九十四首。这种“悔少作”,大刀阔斧的删减,与入蜀后的风格突变有关,也是一种内省和高度自觉。
李伟亮表示,我们要从多个侧面多角度地理解陆游,作为南宋诗人的代表,陆游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在唐诗高峰之后,作为江西诗派的第三代,他用成熟的技巧书写家国情怀。陆游的诗具有与生活强链接的特点,对生活倾注了强烈的感情,他的诗精巧、凝练、专注,即便到了暮年,仍然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写下了诸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体现襟怀与抱负的诗句。
童作焉提出,陆游给当代诗歌的启示在于,他的诗具有时代精神、现实关怀,且内容有趣。陆游的诗属于时代叙事,他的写作具有诗史的意义,与时代高度相关,而不是停留在个人化平面写作。陆游的诗体现了对现实的关怀,作为一介猫奴和美食家,陆游始终生活在人民之间,写出了个人处境与时代命运。陆游的诗内容有趣,邀请读者共同参与进来,读来有一种通透感和豁达心态。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