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我合上《牧神的午后》
嘴唇还颤动着那轻轻飘落的诗句
文字也有知音。梦想反其道而行
我仿佛看清一切,一切都是虚构
没有什么也从没什么满足我
无尽的爱和辛勤,忘记了我
而我不懂“乐极是一种超越!”
我渴求隐居式生活和无瑕的爱
在阳光里读诗,写下玫瑰与蜜蜂的诗句
在树篱间,在水泥板的小径
我把迷醉的语言散落在愉悦的午后
千篇一律的比喻和风景,聚拢我奇异的思绪
无处可逃的
孤独,必是人的一种属性
我饮下骤雨。构思着一首诗
十几行诗句,从写实逐渐递进到写意,将一个平凡午后的阅读时光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并通过诗的方式将自己从另一首诗中获得的感悟予以写意呈现。诗的开端,用合上、颤动、飘落等动词,将一系列阅读后的动作行为描摹得生动而立体,读者也跟随这些动作进入到那一刻的阅读时光,感受到那一刻的情绪。接下来文字转入顿悟的心境,这种顿悟让作者突然一身轻松,获得一种“乐极的超然”,提笔构思一首诗。作者读一首诗,再创作一首诗,然后读者读到这首诗的创作,三重空间相遇,叠加,情绪递进自然而无声,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相同的情绪里。孤独是人的一种属性,不论是谁,都有孤独的一刻,作者在孤独的一刻与《牧神的午后》共鸣,我们孤独的一刻与这首《晴日的秩序》共鸣,突然就感受到了那句“文字也有知音”,很有意思。
点评网友:ELVA
经编委会评选,ELVA(来自微信)的评论被评为最佳,将获得300元稿费。
同时感谢随舟(来自网页)、鹏成(来自微信)为代表的读者的热情参与,
展出其优秀点评,供大家学习参考!
作者读马拉美的《牧神的午后》,恰是晴日午后,便作一诗。看清、虚构等悖论性词语,既指马拉美诗的朦胧,也指作者对于生活的一种感受。作者表明自己所渴求是诗意的生活,用阳光、玫瑰、蜜蜂、树篱等充满自然气息的意象来表现理想的午后时光。生活虽然千篇一律,诗人仍可凭借诗的思维编织晴日遐想的梦,因此,在作者的世界里,孤独被确认为“人的一种属性”,他在孤独中放飞晴日的灵魂,这并不单调枯燥,恰恰是作者所享受的人生,最后用“饮下骤雨”的奇异语言组合首尾呼应,向读者传达对人生和诗的追求,正如题记所言:“相信诗,才能写诗”。
点评网友:随舟
致敬名作的诗不少,这首诗别开生面,表达个性追求,主张了自己的观念。
午后,象征思想渐趋成熟的中年。作者渴望这个时候,在阳光里,在树篱间,在干净的小径上,愉悦地读诗,写下玫瑰与蜜蜂的诗句,把迷醉的语言散落其间,拥有惬意的生活和纯洁的爱。“孤独,必是人的一种属性/我饮下骤雨。构思着一首诗”,此为诗眼,照应主题。每个人都承载着各自的孤独,骤雨是晴日秩序的破坏者,诗的构思则寓意自己选择的路。
全诗线性叙事,如牧神的独白,虚实结合,仿佛与牧神一样在午睡的梦中,呈现一种美妙的意境,给人带来遐思。
点评网友:鹏成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