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宛若大海,孤寂的帆影
让人想到雪后的青杉
高高低低的层叠,是一首叙事诗
这些仰望星空的人
都被排列成岩石磨成的句子
他们说,雪后,山中水潭
更加饱满。雪死后,更多的雪花
铺上新一轮的致辞
这是一个给死下了更多奥义的过程
也是给泥土更多的经幡
一只白鹇,在雪地上翻找着
像我送给别人的诗集
总是题上“适合有空的时候翻翻”
同样是翻阅。它的理想
比我崇高得多,它要从地下
翻出琴音。翻出制琴的桦木
耳朵里空余过的流水和风声
点评
我没有去过黄山,也就无缘一睹雪后黄山的胜景,但并不妨碍我对黄山观雪的想象。读这首《雪后黄山》,大体可以按三个层次来梳理:1、雪后的山;2、雪后黄山;3、作者眼中的雪后黄山。作者的书写没有任何铺垫,开篇直接入题,“星图宛若大海,孤寂的帆影/让人想到雪后的青杉/高高低低的层叠,是一首叙事诗”——显然是雪后放晴,众人仰望星空的时段。作者也是众人之一,他首先关注的是星空,大海的意象和比喻并无新意,但“帆影”出现并作为星图的一部分,而且“仿佛高高低低的青杉树,是一首叙事诗”的续写,则在虚实之间给日常的大海注入新的内涵和元素,也有了陌生化的表达。观星者成为“岩石磨成的句子”,雪花成为“死亡的更多奥义”和“泥土的经幡”的隐喻指向,明显偏向了形而上,一只白鹇的出现显得颇具匠心,这种吉祥的鸟儿在雪地上的翻找行为被比喻为“翻阅”——“从地下翻出琴音”和“制琴的桦木耳朵里空余过的流水和风声”赋予了其特别的意义。我们注意到,作者的观看从“星空”到“仰望星空的人”再到“白鹇”,是一个不断缩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里,以死亡为代表的形而上的宏大主题如何展现和升华?作者给自己提出了险峻的挑战,在我看来,其完成并不够完美。回到前边对三个层次的梳理,作者全部的描写和呈现,看似紧紧围绕着“雪后黄山”这一特殊场景,却并没涉及太多地理学上的黄山的特殊或非凡意义,这也是我对这首诗略感遗憾之处。
✦特邀点评:谷禾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北乔 陈先发 陈卫 陈爱中 车前子 曹宇翔 程继龙 蔡世平 段维 杜鹏 耿占春 冯雷 顾北 顾建平 高昌 谷禾 洪烛 霍俊明 韩倚云 何冰凌 简明 蒋浩 蒋登科 江合友 贾鉴 贾清彬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建春(缶皮)李海鹏 李犁 刘向东 刘波 刘爱红 李云 李之平 李犁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马知遥 马骁 莫真宝 南鸥 潘泓 钱文亮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沈苇 沈健 沙克 宋彩霞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王海亮 西渡 向以鲜 夏吟 星汉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杨献平 杨逸明 余怒 叶舟 姚泉名朱必松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张光昕 张金英 周伟驰 周瓒 周燕婷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