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国风·召南·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译文】
到哪儿去采蓣?到南涧的河边。到哪儿去采藻,到那路边积水的沟边。
用什么来盛菜?有圆的方的筐。用什么来烹调?有三足的有无足的锅。
在哪儿来祭奠?宗祠的窗户下。谁来扮演神灵?有虔诚的美丽的少女。
【注释】
(1)蘋:水草名,也叫田字草,苹科苹属植物生水田或沟塘中。草能作为饲料,亦可入药,具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2)于以:犹言“于何”,在何处,在哪儿。⑶滨:水边。⑷藻:杉叶藻科,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可食。一说水豆。⑸行(xíng)潦(lǎo):路边沟中积水。赵岐注:“行潦,道傍流潦也。”行,道路;潦,路边的流水、积水。⑹筥(jǔ):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⑺湘:《韩诗》作“鬺”。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毛传》:“亨也。”按即烹。⑻錡(qí):三足锅。釜:无足锅。锜与釜均为炊饭之器。⑼奠:放置,祭奠。⑽宗室:宗庙、祠堂。牖(yǒu):窗户。⑾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⑿有齐(zhāi):美好而恭敬。齐,“斋”之省借。《玉篇》引《诗》作“䶒”,美好。季:少、小。季女:少女。
【解析】
这首诗写了一次祭祀活动,写出了人们关于劳动和某件事情的兴味和歌咏。蘋和藻采自哪里,用什么盛,用什么煮,在哪儿祭奠,谁来尸祝等。
蘋和藻,都是水生植物,古时人们采来当作食物食用,那么,用来祭祀也就不奇怪了。古人的祭祀,是重要且频繁的活动,是人们主要的精神生活方式。采来新鲜的蘋和藻,煮熟了作祭品。
祭祀的地点:“宗室牖下”,在宗祠的窗户下面。为什么在这儿?为什么不在宗祠内?宗祠内肯定是祖先灵位,在窗下祭祀祖先,这很耐人寻味。如果不特地写明这一祭奠位置,我们会自然地以为是在祠堂之内。既然特地强调这一位置,肯定是有其特殊性。很不幸,几乎所有的解释者都有意无意忽略了这一细节。“谁其尸之?”尸,是有人扮演接受祭祀的祖先或神灵。这次扮演者是谁?“有齐季女。”有齐:有斋,恭敬而虔诚。季女,少女。是位少女恭敬而虔诚地来扮演神灵。
“尸之”,有的解释为主持,有的解释为扮演神主。但仔细想来,一个少女主持祭祀活动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扮演某个角色。请想象一下,在宗祠窗边进行祭奠,有少女扮演神灵——这种祭奠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恐怕难以猜测了。《毛传》云:“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这儿说将嫁之女,必先礼于宗室,用鱼用蘋藻等祭祀。但仍未解释此诗中“牖下”“尸之”的问题。有人解释为是将嫁之女在此习礼,并不是正式的祭祀。也许真是这样,这位少女虽盛妆打扮,却是新娘的打扮,另有其他少女在凑热闹,因为她们将来也有这样的一天,何况她们一同去采来的蘋和藻!于是一群嘻嘻哈哈的少女们,在宗祠窗外,学习了许多礼仪——这正说明周朝时人们崇尚礼仪——这样解释合乎情理,读这首诗也觉得正是如此趣味。
本人小时习礼,必需在年节请家堂时,在祖先灵位前才能习礼,教和习者,都需向祖先灵位叩或拜。习礼不能随便,如果着急习礼,没办法时就在天井中设天地神位以拜。
诗三章,整首诗一问一答的句式,一直到底,共六问六答,正是有趣有兴味,也有一种欢乐和开心。诗结构同“采采芣苢”相同,不过语调不同,描述侧重不同,“芣苢”侧重于欣喜的采集动作,此诗则侧重于采集的目的。正是诗中这一问一答,有人读出了气势磅礴的感觉,这是错觉。这不过是古代歌诗的一种兴味,一种歌咏事物的乐趣。请看如下评论:诗歌叙事不假修饰,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气势雄伟”这种评论完全是不恰当的,怎么好意思说出口,只有天知道!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