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的出路

作者: 2021年07月28日16:14 浏览:45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高加林的出路
           ——构思《人生》续篇
                         廖春波

    1980年,因为走后门参加工作,高加林被清退回农村。 虽然不是党员,未受党纪处分,但社会影响恶劣,政治审查难过关,招工招干和考学考兵可能没门。经过几番折腾,只剩一条出路,即外出打工去。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此乃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淘金梦想,当然也可另选城市。
    以高加林的心性,他不甘于做一位普通劳动者,让才华湮没在噪声喧天和尘土飞扬的厂矿车间,忍受白眼与呵斥。或许利用基层新闻工作经历,应聘自办发行报刊编外记者,一边拉广告业务,一边写有偿稿件。挖空心思结识厂长经理,以帮助宣传扩大影响为诱饵牟取中介费。不会当皮条客,企业不愿合作,单位不肯雇佣,自己收入无源,生存难以为继。
     他喜欢抛头露面,不爱好学术研究。在文凭热起来,变成敲门砖后,他花钱通过函授等方式混一张大专以上毕业证书,试图谋求更高的身价和地位。最好进体制内,弄个一官半职,像叔父高玉德,荣归故里,众星捧月,光宗耀祖。他笔杆子功夫不错,卑躬屈膝吹捧权贵,给某些官员留下良好印象,经常受邀出席重要场合。加以仰慕虚荣的轻浮姑娘青睐,他又有点飘飘然了,找回从前在县委报道组的感觉。
   可很快他就发现,他不过是御用文人,尽管抬举为领导座上宾,却与权力根本沾不上边,解决机关事业编制无望。一晃三十五岁,理想信念破灭。从政不成,挣钱要紧。他注册皮包公司,媒体装潢贷款诉讼代书建筑劳务等经营范围无所不能,名片冠冕堂皇,一颗印章揣身,见订单签合同,然后转包他人。凭借油嘴滑舌,搭建政商关系,几经精心运作,果真打通财源。
     为了应酬,提高情商,广交朋友,拓展人脉,享有资源,寻求保护,他随大流,谙熟规则,请客送礼,抽烟喝酒,唱歌跳舞,日嫖夜赌。生怕视为异类,遭受孤立排挤,脱离利益圈子。如此奋斗数载,完成原始积累。不断招兵买马,生意越做越大,人也越来越精。他不再清高,文学边缘化,讲江湖义气,老板派头足。然而,商场如战场,潮起又潮落,最后一盘算,没赚多少钱。既然与大款无缘,不如在清远、西安等地购房,找女秘书或外地妹,结婚生子安家,也比回高家村强。家乡大多留守德顺爷等老弱病残,包括刘巧珍在内的青壮年者外出务工,适龄儿童相继转学,刘巧玲也不教书了,加入浩浩荡荡的打工队伍。绝大部分赚钱后在小城购房,一跃而为城里人,常聚堆闲聊玩牌。
     高加林的人生是成功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如愿定居县城,县城居民纷纷搬迁省城,省城住户向往北上广深,北上广深土著渴望漂洋过海,今后说不定竞相飞其他星球。城乡二元结构再不似四十年前那样牢不可破,一般买房便能落户,就业渠道相对宽广。不过,脱贫攻坚显见成效,绿水青山风光旖旎,一旦失去农村户口,无法保留集体土地,故乡永远回不去了。
    年过六旬的高加林又一次面临个人生活的岔道口,谁将为作家路遥的这部著名中篇小说写好续篇呢?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