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青泥莲花缎
加入时间:2021-04-07
诗人简介

江西省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古代文学硕士

粉丝
关注

游山有感

 
几次到方岩时,都到了方岩的山顶上,方岩的山顶上有海拔并不高的一条小街,名叫“天街”。进入永康,游人必游“方岩”;爬上方岩山顶,亦必步入“天街小雨润如酥”的“天街”。
“天街”湿湿的,中午之前上山,山上露水很重。山如左右周折的屏风,被游人的惊奇叹服,画出各种轻松自在。
山上凉凉的风,顿时把新出的一身汗吹干。爬方岩不必出太多的汗,但不出,似乎也不可能。像郁达夫当年来永康,坐滑竿上山,毕竟不多见。
方岩郁郁葱葱,如神奇驻颜的妙龄女子,一直不长大的,一直正当年。整个山谷围成一个喀斯特地貌,裸岩壁立之深谷,好像用大的围篮从直升机上悬吊下去的一个花园。人站在山顶往下望,简直不可思议的美丽。江南的美,一时汇聚到这里神秘的谷底。天街,也蒙上了一层妙龄女子的婷婷面纱。
古人游山玩水,不宜过累。因为全靠步行。永康的方岩风景,正适合此古风,因此从古至今,此地香火游人日众。“天街”店铺十几家,多售香火纸烛,面朝不远处的“胡公殿”。
胡公,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一位活跃于北宋初期政治舞台上的廉洁官员。
胡公,姓胡名则,字子正,乾德元年(963)生于婺州永康县胡库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其时吴越尚未归宋,士用补荫,不舍贡举,江南各地儒风几息。胡则不为世风所左右,潜心力学,精通五经六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被荐应举,登陈尧叟榜进士,开八婺科第之先河。出仕后历任许州许田蔚,蕲州广济宰、宪州录事参军、签署贝州节度观察判官公事等州县属官凡十六年。
景德四年(1007)以后,累官升迁,先后出知浔州、桐庐、睦洲、温州、信州、福州、杭州、池州、陈州等十郡,按持江淮、京西、广西、陕西等六路使节,并曾担任权三司使、吏部流内铨、工部侍郎、刑部侍郎等朝廷重臣。
胡则为官清正,政治上力主宽刑薄赋,兴革便民,做了不少为民请命、造福乡民的好事。其中,最重要的至今仍流传民间的一件事就是奏免衢婺丁钱。
范仲淹在《祭胡侍郎文》中说:“惟公出处三朝,始终一德。或雍容于近侍,或偃息于外邦。动惟至诚,言有名理;卓茂以礼乐率下,黄宪以度量过人。糜尚威刑,积有阴德,安车以谢,正寝而终。”从这些史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胡公为官清正、操守过人。
几次到永康来,这里的朋友都不约而同地请我吃胡公饼。胡公饼的特色是形秀、饼薄、馅足、味好,略有汤汁,吃在嘴里,饼皮有点“韧劲”;细嚼,干菜香揉和了肉香,特有地方风味。
其实,胡公饼在永康一带是一种及其寻常的大众食品,街头巷尾的小吃店都能买到。食客一般在摊头买了这种麦饼后,再要一碗馄饨或豆腐汤,热热地吃了赶路。
关于胡公饼,当地还流传着一则传说,胡则年青时,家境贫寒,住在永康方岩村,依靠打柴为生。但是胡则勤学苦读,文才出众,但因为不善巴结逢迎官吏土绅,故而屡试不第,生活穷困潦倒。
某日,在山中打柴,肚中饥饿;攀山乏力,不慎跌落山沟中,昏迷不醒。此时村中刚好有一姑娘路过,见樵夫在路边不醒人事,知是饥饿劳累过度所致。善良的姑娘篮中刚好有几个麦饼,便将麦饼嚼碎了,和着山泉一起给胡则喂服下去,并背回家中疗养。
未久,胡则醒来,知道姑娘的救命大恩,感激不尽。数日后,胡则进京赶考,姑娘送至村外长亭,并赠麦饼一包,留与路上充饥。数月后,胡则果然高中状元,衣锦还乡,便娶了这位姑娘为妻,一同赴任。
民间传说,胡则时来运转,多亏了当时急中生智,用麦饼、山泉,灌服给胡则,才使得他由此得到“灵气”,能够连中三甲,金榜题名,此麦饼功不可没。
胡则进京后,为官清廉,体察民情,深受百姓喜爱。他经常到灾区视察,其妻便会下厨亲自制作这种麦饼,分发给饥民吃。因而,当地人将这种麦饼视为“救命饼”,并改称“胡公饼”。
历史上爱吃麦饼的廉洁官员还有朱熹。南宋理学大家朱熹任秘书阁编撰之时,日常饮食吃的就然是葱汤麦饭,看到女儿为自己难过,特写诗一首明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来方岩,感觉这山峰和廉洁的胡公及胡公饼传说一样,就像一壶初冬时微凉的黄酒,之前在炉火上温热了,烫过,端下来待客,等了时间稍长稍慢了,酒温冷却,但人的手掌掬抱住壶,一捂,还有微热,尚漾余温。捧啜,入口正好,且留一股清风正气荡涤胸腔,可待回味......


     

游山有感

 
几次到方岩时,都到了方岩的山顶上,方岩的山顶上有海拔并不高的一条小街,名叫“天街”。进入永康,游人必游“方岩”;爬上方岩山顶,亦必步入“天街小雨润如酥”的“天街”。
“天街”湿湿的,中午之前上山,山上露水很重。山如左右周折的屏风,被游人的惊奇叹服,画出各种轻松自在。
山上凉凉的风,顿时把新出的一身汗吹干。爬方岩不必出太多的汗,但不出,似乎也不可能。像郁达夫当年来永康,坐滑竿上山,毕竟不多见。
方岩郁郁葱葱,如神奇驻颜的妙龄女子,一直不长大的,一直正当年。整个山谷围成一个喀斯特地貌,裸岩壁立之深谷,好像用大的围篮从直升机上悬吊下去的一个花园。人站在山顶往下望,简直不可思议的美丽。江南的美,一时汇聚到这里神秘的谷底。天街,也蒙上了一层妙龄女子的婷婷面纱。
古人游山玩水,不宜过累。因为全靠步行。永康的方岩风景,正适合此古风,因此从古至今,此地香火游人日众。“天街”店铺十几家,多售香火纸烛,面朝不远处的“胡公殿”。
胡公,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一位活跃于北宋初期政治舞台上的廉洁官员。
胡公,姓胡名则,字子正,乾德元年(963)生于婺州永康县胡库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其时吴越尚未归宋,士用补荫,不舍贡举,江南各地儒风几息。胡则不为世风所左右,潜心力学,精通五经六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被荐应举,登陈尧叟榜进士,开八婺科第之先河。出仕后历任许州许田蔚,蕲州广济宰、宪州录事参军、签署贝州节度观察判官公事等州县属官凡十六年。
景德四年(1007)以后,累官升迁,先后出知浔州、桐庐、睦洲、温州、信州、福州、杭州、池州、陈州等十郡,按持江淮、京西、广西、陕西等六路使节,并曾担任权三司使、吏部流内铨、工部侍郎、刑部侍郎等朝廷重臣。
胡则为官清正,政治上力主宽刑薄赋,兴革便民,做了不少为民请命、造福乡民的好事。其中,最重要的至今仍流传民间的一件事就是奏免衢婺丁钱。
范仲淹在《祭胡侍郎文》中说:“惟公出处三朝,始终一德。或雍容于近侍,或偃息于外邦。动惟至诚,言有名理;卓茂以礼乐率下,黄宪以度量过人。糜尚威刑,积有阴德,安车以谢,正寝而终。”从这些史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胡公为官清正、操守过人。
几次到永康来,这里的朋友都不约而同地请我吃胡公饼。胡公饼的特色是形秀、饼薄、馅足、味好,略有汤汁,吃在嘴里,饼皮有点“韧劲”;细嚼,干菜香揉和了肉香,特有地方风味。
其实,胡公饼在永康一带是一种及其寻常的大众食品,街头巷尾的小吃店都能买到。食客一般在摊头买了这种麦饼后,再要一碗馄饨或豆腐汤,热热地吃了赶路。
关于胡公饼,当地还流传着一则传说,胡则年青时,家境贫寒,住在永康方岩村,依靠打柴为生。但是胡则勤学苦读,文才出众,但因为不善巴结逢迎官吏土绅,故而屡试不第,生活穷困潦倒。
某日,在山中打柴,肚中饥饿;攀山乏力,不慎跌落山沟中,昏迷不醒。此时村中刚好有一姑娘路过,见樵夫在路边不醒人事,知是饥饿劳累过度所致。善良的姑娘篮中刚好有几个麦饼,便将麦饼嚼碎了,和着山泉一起给胡则喂服下去,并背回家中疗养。
未久,胡则醒来,知道姑娘的救命大恩,感激不尽。数日后,胡则进京赶考,姑娘送至村外长亭,并赠麦饼一包,留与路上充饥。数月后,胡则果然高中状元,衣锦还乡,便娶了这位姑娘为妻,一同赴任。
民间传说,胡则时来运转,多亏了当时急中生智,用麦饼、山泉,灌服给胡则,才使得他由此得到“灵气”,能够连中三甲,金榜题名,此麦饼功不可没。
胡则进京后,为官清廉,体察民情,深受百姓喜爱。他经常到灾区视察,其妻便会下厨亲自制作这种麦饼,分发给饥民吃。因而,当地人将这种麦饼视为“救命饼”,并改称“胡公饼”。
历史上爱吃麦饼的廉洁官员还有朱熹。南宋理学大家朱熹任秘书阁编撰之时,日常饮食吃的就然是葱汤麦饭,看到女儿为自己难过,特写诗一首明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来方岩,感觉这山峰和廉洁的胡公及胡公饼传说一样,就像一壶初冬时微凉的黄酒,之前在炉火上温热了,烫过,端下来待客,等了时间稍长稍慢了,酒温冷却,但人的手掌掬抱住壶,一捂,还有微热,尚漾余温。捧啜,入口正好,且留一股清风正气荡涤胸腔,可待回味......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