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体语言的跳跃性
文/李明海
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古诗,虽然不知韵律、对仗,也不明白作者与诗之间的关系,但现在看来,还能略明白一二。古诗的思想性和作者当时的社会现实或作者的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关系,但就其诗词本身句与句之间的关联还是能看懂的。
唐诗最为盛行,我们随便拿出来一首看看,如唐•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句子之间虽有起伏跳跃,但还是能让人看得懂的。明月光——似银霜,抬头望月——低头思想。再如唐•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且不论题目与内容的融合性多大,看看四句之间是否能让人看懂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象,看之随意,景之随意,我们都可理解。后两句有作者看到的、听到的,与夜泊都能找到关系。古诗是这样,词也是这样,仔细研读都能看都。就《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么古老的诗词我们都将可以理解,而最近,我在一些网络平台看到几位诗人写得诗后,是一头雾水,句子与句子之间找不到一点头绪。我开始怀疑我的智商,亦或怀疑诗者的写作目的。倒不是说他们一会天上,一会地下,若是这样倒容易理解。无论句子分行、空格或这一句里面的遣词造句都难以让人理解。
也许是诗人经历了特殊的事情,有过特殊的情感,联想比较丰富,但我们也看考虑读者的感受,读者的理解能力。虽说语言的跳跃性是诗语言特点之一,诗句靠分行控制,但我们写诗是给被人看的,给大众看的。若只有少数几个人能看懂或揣摩透,那这诗作也没多大意义。诗应事而为,通过诗人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把他升华为诗文,反过来再让读者明白其中道理,有所收获,有所悟解。若把诗写得让人琢磨不透,为了显示高深而特意为之,这大可不必。
诗,虽然不能写得太实、太满,要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思考余地,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但我们也应考虑我们的写诗目的,否则是没有意义的。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