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解锋镝
加入时间:2020-07-12
诗人简介

浙江宁波象山人,社区工作者,文学爱好者。

粉丝
关注

漫谈古代反腐倡廉

古代的政府是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中央集权,却是无本之木,所以对于封建君主来说,臣僚的忠诚是最重要的,“臣忠则国安”。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如果封建君主不让臣僚谋私利,他们就会变得不忠诚,所以君主授权予官,官吏恃权谋私,然后“官必喜”。既然官吏谋私的权利是君主所赐予的,那么为了维系乃至扩大这份既得利益,他们势必会更加忠于君主。
官吏一旦贪赃枉法,就落到了君主的掌控之中,需事事遂君主的意,尽力讨好君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恐哪天触碰逆鳞惹怒君主。而君主呢?用贪官,以结其忠;罢贪官,以排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既得圣名又得实利,还稳固了君权,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古代反腐只为反腐,非为倡廉,肃贪只为御官,反腐只不过是一种手段罢了。
如果说贪官是巩固封建统治的盾,那么清官便是一把整顿朝纲,为君主排除异己的剑。而那些身怀浩然正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追名逐利,以肃清贪腐、荡涤不公为己任的大清官,则是一把没有剑柄的利剑。因为无欲则“刚”,所以每每直言强谏,对于这类官员,正如明朝嘉靖皇帝所说,“唯有德者方可执之”。
春秋大夫子罕妙语拒贿,西汉太史公司马迁大义退玉璧,东汉太尉杨震“四知”拒金,北宋大学士王安石妙语辞宝砚,南宋枢密使张浚一贫如洗,明朝少保于谦两袖清风,清朝巡抚于成龙严禁节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官员就如同漆黑夜空中的璀璨明星。而这其中,就不得不谈一谈被后人尊称为“大明第一廉吏”的大儒薛瑄和他的“廉洁三境界”了。
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运城)人,世称“薛河东”。他创立的“河东学派”被后人尊称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与阳明“心学”并称明代的两大学脉。是明朝从祀孔庙四人中,第一个入祀的,明英宗感其生前的功绩,追赠他为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谥号“文清”。 
薛瑄出身教育世家,生性聪颖,在六、七岁时便能熟习背诵《小学》、四书,十一、二岁就会写诗作赋。他不好功名,不愿应考做官,只醉心于攻读宋明理学。
其父薛贞是当地的儒学教谕,按照当时规定,凡教谕所在县长期无人能考上举人、贡生时,就要将其充发到边远地区服役。为解父忧,薛瑄于次年参加乡试,中得解元;翌年,又赴京师参加会试,登甲榜赐进士及第。
从政期间薛瑄历任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和大理寺卿等执掌法纪的官职。他勤廉从政、刚直不阿,辞谢了内阁首辅杨士奇的招揽,不屈于当时窃国柄政的王振淫威,昭冤平反了多起冤假错案,被誉为“光明俊伟”的清官。
薛瑄任广东道监察御史期间,他不厌清贫,往复巡视,明察暗访,惩治湖广贪渎痼疾,一扫当地渎职贪腐之风。辖湘西十余县二十余处银矿,但离任时两袖清风,“赢得归囊一物空”。 
薛瑄在《从政录》曾提到:“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
因畏惧法律而“不敢取”,是廉洁的底线。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娥美貌妻;娶的美妻生下子,又思无田少根基。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也是无法满足的。所以古人说万恶淫为首,缘迹不缘心,缘心世上无完人。只要不逾越法律的樊篱,能时时警醒自己,而“不敢取”,便也是廉洁了。
因崇尚名节而“不苟取”,是廉洁的基本要求。如果说畏惧法律是单方面害怕惩戒的话,那崇尚名节则是对高尚情操的自发追求,比之前者自然是要高一个境界了。不管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是于谦的“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都诠释着名节对古人的重要性。名节是廉洁所给予的褒奖,也是道德对宗贵公卿、胥吏衙役的枷锁,使他们因爱惜羽翼而“不苟取”。
因深明事理而不“妄取”,是廉洁的上乘境界。“不妄取”并非畏惧,也不是刻意追求,只是因为自身坚定的信仰,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对于这类廉洁之士,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貂,编民不让王公,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是廉洁的最高境界。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如果将古代封建王朝比做一坛染缸,那新时代社会主义无疑就是一泓清泉,古人尚且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新时代的官员又有什么颜面濯清涟却自染尘呢?

漫谈古代反腐倡廉

古代的政府是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中央集权,却是无本之木,所以对于封建君主来说,臣僚的忠诚是最重要的,“臣忠则国安”。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如果封建君主不让臣僚谋私利,他们就会变得不忠诚,所以君主授权予官,官吏恃权谋私,然后“官必喜”。既然官吏谋私的权利是君主所赐予的,那么为了维系乃至扩大这份既得利益,他们势必会更加忠于君主。
官吏一旦贪赃枉法,就落到了君主的掌控之中,需事事遂君主的意,尽力讨好君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恐哪天触碰逆鳞惹怒君主。而君主呢?用贪官,以结其忠;罢贪官,以排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既得圣名又得实利,还稳固了君权,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古代反腐只为反腐,非为倡廉,肃贪只为御官,反腐只不过是一种手段罢了。
如果说贪官是巩固封建统治的盾,那么清官便是一把整顿朝纲,为君主排除异己的剑。而那些身怀浩然正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追名逐利,以肃清贪腐、荡涤不公为己任的大清官,则是一把没有剑柄的利剑。因为无欲则“刚”,所以每每直言强谏,对于这类官员,正如明朝嘉靖皇帝所说,“唯有德者方可执之”。
春秋大夫子罕妙语拒贿,西汉太史公司马迁大义退玉璧,东汉太尉杨震“四知”拒金,北宋大学士王安石妙语辞宝砚,南宋枢密使张浚一贫如洗,明朝少保于谦两袖清风,清朝巡抚于成龙严禁节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官员就如同漆黑夜空中的璀璨明星。而这其中,就不得不谈一谈被后人尊称为“大明第一廉吏”的大儒薛瑄和他的“廉洁三境界”了。
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运城)人,世称“薛河东”。他创立的“河东学派”被后人尊称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与阳明“心学”并称明代的两大学脉。是明朝从祀孔庙四人中,第一个入祀的,明英宗感其生前的功绩,追赠他为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谥号“文清”。 
薛瑄出身教育世家,生性聪颖,在六、七岁时便能熟习背诵《小学》、四书,十一、二岁就会写诗作赋。他不好功名,不愿应考做官,只醉心于攻读宋明理学。
其父薛贞是当地的儒学教谕,按照当时规定,凡教谕所在县长期无人能考上举人、贡生时,就要将其充发到边远地区服役。为解父忧,薛瑄于次年参加乡试,中得解元;翌年,又赴京师参加会试,登甲榜赐进士及第。
从政期间薛瑄历任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和大理寺卿等执掌法纪的官职。他勤廉从政、刚直不阿,辞谢了内阁首辅杨士奇的招揽,不屈于当时窃国柄政的王振淫威,昭冤平反了多起冤假错案,被誉为“光明俊伟”的清官。
薛瑄任广东道监察御史期间,他不厌清贫,往复巡视,明察暗访,惩治湖广贪渎痼疾,一扫当地渎职贪腐之风。辖湘西十余县二十余处银矿,但离任时两袖清风,“赢得归囊一物空”。 
薛瑄在《从政录》曾提到:“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
因畏惧法律而“不敢取”,是廉洁的底线。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娥美貌妻;娶的美妻生下子,又思无田少根基。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也是无法满足的。所以古人说万恶淫为首,缘迹不缘心,缘心世上无完人。只要不逾越法律的樊篱,能时时警醒自己,而“不敢取”,便也是廉洁了。
因崇尚名节而“不苟取”,是廉洁的基本要求。如果说畏惧法律是单方面害怕惩戒的话,那崇尚名节则是对高尚情操的自发追求,比之前者自然是要高一个境界了。不管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是于谦的“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都诠释着名节对古人的重要性。名节是廉洁所给予的褒奖,也是道德对宗贵公卿、胥吏衙役的枷锁,使他们因爱惜羽翼而“不苟取”。
因深明事理而不“妄取”,是廉洁的上乘境界。“不妄取”并非畏惧,也不是刻意追求,只是因为自身坚定的信仰,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对于这类廉洁之士,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貂,编民不让王公,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是廉洁的最高境界。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如果将古代封建王朝比做一坛染缸,那新时代社会主义无疑就是一泓清泉,古人尚且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新时代的官员又有什么颜面濯清涟却自染尘呢?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