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就是生活,欢迎来到由成都广播电视台与《草堂》诗刊联合推出的“草堂读诗”,我是读诗人涓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刘川的诗歌《这个世界不可抗拒》,也来聊聊诗人的故事。
首先认识一下诗人:刘川,1975年生,祖籍辽宁省阜新县,现居沈阳,目前是某文学杂志主编。刘川曾发表诗歌、散文、评论数千件,获得国内多个诗歌、文学奖项。已出版诗集《拯救火车》《大街上》《打狗棒》《刘川诗选》,以及合集《西天的云彩》等。
✦一起来听听刘川的诗作《这个世界不可抗拒》:
这个世界不可抗拒
世界上所有的孕妇
都到街上来集合
站成排
站成列
就像阅兵式一样
我看见并不惊奇
我只是惊奇于
她们体内的婴儿
都是头朝下
集体倒立着的新一代人
与我们的方向截然相反
看来他们
要与我们势不两立
决不苟同
但我并不恐慌
只要他们敢出来
这个旧世界
就能立即把他们正过来
在很多的人眼里,刘川犀利、个性、不循常理,更有人评价他是“玩”出来的诗人。刘川觉得自己的诗歌创作风格,可能和自己从小的性格成长有关系。
刘川的童年,是一个个体意识朦胧生长的时期。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他的学习似乎与学校里的教学进度不太相干,但学习成绩却出人意料地优秀。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刘川就读了很多初中的书,而鲁迅的作品让他为之心动。他对同桌说:“将来我一定要成为另一个鲁迅,因为鲁迅的文章比其他文章多了一口气。别人的文章老老实实,而鲁迅的文章能让人一下站起来,站起来之后还能让你挺直腰杆儿、大声地读!”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刘川开始写作,之后的几年,他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个阶段的阅读,增加了刘川的文学修养。刘川的学习成绩挺好,但是在老师和家长眼里,他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他不屑于中规中矩的完成作业和考试,他的精力全在写作上。
16岁的时候,刘川读到了进城打工的哥哥带回家的一本《星星诗刊》,他突然萌生了自己投稿的冲动。不久,刘川的第一篇作品发表。那是一篇写母亲的作品,刘川的灵感来源于村子里的母亲们。大多数人都在写母亲的慈祥,但是他写的是母亲作为女人的苦难、对女性命运的一种反思。刘川回忆说,自己的写作史其实就是阅读史。当时他的作品还谈不上文学思想,但后来读到了很多鲁迅的小说集、郁达夫与废名等人的诗文,再后来读了很多外国诗歌和国际诗歌集,从此他就有了国际视野。
第一篇作品顺利发表之后,刘川在文学之路上便一发而不可收。他开始用不同的笔名不断发稿,每发一篇稿,能收到5到10块钱的稿费,他把所有的稿费都用来买书看。高考中,刘川错失了向往已久的辽宁大学,他眼望海量存书的辽大图书馆唏嘘感叹。但他一直没中断过对文学的追求,他努力寻找任何阅读的可能。阅读,让他的作品有了思想的含量。
大学毕业之后,刘川怀揣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灵魂,当过记者、编辑,还在一所乡村中学当了一年半的语文老师。当老师的日子,他见到了不少中途辍学的孩子,有的是因为学习基础太差,有的则是生活所迫,环境使然。刘川尽力去挽留这些孩子,甚至自掏腰包给十多个孩子垫付了学费,但是到最后依旧无力回天。那时候他就在想作为知识分子,应该用什么去打动别人,影响这个社会?于是,刘川走进了现在供职的杂志社,在文学的世界里,他用诗歌向世人传递着自己的声音。
刘川的创作独辟蹊径,他希望诗歌是一个在哲学高度的大视野和在人性角度的小入口,这两者的融合。诗歌更应该关注的是复杂的“人性政治”。他希望自己的诗,能成为社会的防腐剂、清洁剂;冷峻、无畏,尖利或如一把匕首,挑破社会的疽痈。
涓子,成都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文学音乐节目资深主播,文学高编,大学客座教授。编播多部广播短剧、文学专题获国家及省市大小奖,发表多篇文学作品于国家及省市级文学刊物;改编世界名著《安徒生童话》多篇由成都音像出版社有声读物系列出版。为广播电视台专题及广告短片多件配音,为央视电影频道译制片多部配音。
诗歌就是生活,“草堂读诗”,有温度、有质感。刘川的诗歌《这个世界不可抗拒》,以及诗人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