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行者马国华
加入时间:2020-04-26
诗人简介

马国华,男,20世纪50年代出生,已成闲云野鹤。自幼喜欢文学写作,无奈大学学了理工,但不改初衷,写作之心始终未泯。退休后到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和天津《中老年时报》做写作顾问,为离退休老干部写作、修改、加工和润色回忆录20余部,约100余万字,有两部回忆录在天津市津南区和滨海新区报刊连载选载;在全国各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0余篇,约20余万字,2017年9月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38万字《成功之路》书籍一部。现为所在社区党课宣讲员、读书会负责人,将党课内容与读书会结合,先后为本街道、社区、小学师生和幼儿园教师宣讲数十次。将回忆录中老干部突出事迹整理,与采写所在社区先进人物通讯20余篇,先后在天津《渤海早报》《支部生活》《天津老干部》《中老年时报》《红桥》《长寿》等报刊杂志发表,并为所在社区胡派撒拉姬快板书传承人撰写快板书4段,均在电台和学校演出。2019年2月至9月,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本人专访及协助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解放战争老英雄等通讯,前后3次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百姓生活》栏目播出,被电台记者戏称为“社区记者”“社区通讯员”云云。

粉丝
关注

长江断想

长 江 断 想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11段19-205  马国华  PC:300130
QQ:2313745330@qq.com   022-26517511(宅电)  15510820851(手机)
那年三月中旬,我有机会到南京出差。先办完了公事,最后只剩下一天时间。 
南京对于我来说应该不算太陌生。三十多年前,我曾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学工实习住过一个月。当时是6月份,我们住在化工学院。每天早晨走在被茂密的梧桐树叶遮得严严实实的便道上,感受着阵阵清凉,然后坐公共汽车到工厂。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你也感觉不到炎炎烈日的烘烤。对于人们冠予的三大火炉之称,感觉和体会真不是很深。实习之余,我们几乎游览了南京城多数景区。雨花台、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莫愁湖、玄武湖、长江大桥、总统府、梅园新村、燕子矶等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那时候年轻不知疲倦,整天东跑西颠,也乐此不疲。记忆犹新的是,老师领我们步行到长江大桥的底部,给我们讲解大桥的结构设计,介绍在文革中建桥的艰辛。并介绍说整个大桥在建成后的长度误差仅仅为三厘米。这确实是世界建桥史上的奇迹。我们眺望着高高的桥头堡和横跨大江南北的巨龙,心里油然产生一种自豪感:中国人真伟大。我们又乘电梯而上,漫步在这宽阔的桥面上,看着这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当时年轻,没有想过太多的事情。之后几天又乘江轮到江北去参观。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长江,从此我心中便产生了一种浓浓的长江情结。
时光荏苒,一晃过去了三十多年。虽然又有几次经过长江,可都没机会下车。这次到南京,一定要再到长江大桥上走一走。我们参加了一日游团队,再次游览了雨花台、中山陵、莫愁湖、总统府、梅园新村,参观了南京历史博物馆和艺术馆。我非常喜欢这些景点,它记录了古城南京的历史发展和变迁,是六朝古都沧桑和文明的历史见证。雨花台新修了纪念碑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山陵还是那么雄伟壮观,痴情的莫愁女还是那么痴情。“古有女儿莫愁,莫愁那得不愁。如今按下解放,谁向困难低头。”郭沫若的诗还印在脑子里
在梅园新村里,我又仿佛看到了一代伟人周恩来战斗在敌人心脏的情景。历史博物馆和艺术馆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可在这一日游里却没有长江大桥。在我的心里,有抹不去的长江情结,不仅仅因为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和母亲河,它流淌着历史。所以我一定要再去看看。我跟女导游说,是不是能送我们去一趟长江大桥。女导游非常好,说等把大家送回去再送我们去大桥。司机师傅也非常好,在把我们送到大桥后告诉我们,回去可以坐公共汽车。三十多年后,我又重新漫步在这宽阔的桥面上。来往的汽车比原来要多许多倍,桥面也显得有些破旧。它巍然屹立四十年,承载着南来北往的交通命脉,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使这座古老美丽的城市在前进中发展。走到桥中央,我停住了。往下看去,仍然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江面上不断有轮船驶过,发出隆隆的声音,这声音好听极了。长江水,你千年流万年淌,你记录了中国人民奋勇拼搏的苦难经历,你和中华民族一起经历屈辱和辉煌,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强盛的梦想。
我站在桥上,往事历历在目。我想起当时我们到栖霞山一个工厂参观,在一块黑板报上发现有一首陈毅元帅的诗:《手莫伸》。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于是我就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迅速地抄了下来,几乎就是在抄完之后就背了下来。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乐。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吁嗟乎,九牛一毛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我非常高兴,在参观之余有了这个意外的收获。我也非常感谢这个不起眼的小小黑板报和它的主办人,能把开国元帅的诗词写在上边,真不知道他们怎么那样有本事。这个工厂我早已记不得了,惟独陈毅元帅这首诗词竟然让我三十多年不曾忘怀。望着江面,我想起了陈毅元帅的这首诗,心里又默默地把它背诵一遍。仿佛看到了当年陈毅和他的老战友刘伯承、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人,指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一千多公里长的战线上横渡长江天险,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南京的伟大壮举。渡过长江解放的第一座城市就是六朝古都南京。陈毅和邓小平走进蒋介石的总统府,两位留学法国的老同学和四川老乡分别在蒋介石的总统宝座上坐了一会儿,很快就起来了。也许就在那一瞬间,这两位开国元勋想到了蒋介石的灭亡,还是想到了下一步继续战斗?是想到推翻了蒋家王朝统制后接管大城市的重任,还是要防止类似国民党蒋介石腐败的继续发生?我们不得而知。紧跟着陈毅挥师东进,解放了大上海,成为解放后上海市第一任市长。就在陈毅任内,他呕心沥血励精图治,打击不法资本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稳定局面,发展经济,开创了上海建设的新纪元。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诗人于一身的文武全才的陈毅,也许已经早就洞察到了蒋介石政府必然要倒台的根本原因。就在解放五年后的1954年,写下这首足以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可能他没有初衷要规劝有各种欲望的领导干部,但可以肯定地说,他这是在严格要求自己。正是他的谆谆告诫以及他清正廉洁高度自律克己奉公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伟大情操,无时不在影响着真正的共产党员尤其是高级干部。可以说,是长江孕育了这首不朽的诗篇。陈毅的老家是长江上游的四川,他出任的第一任地方领导是长江下游的上海。这一上一下,贯穿了陈毅对长江深深的不了的情缘。长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淌,它淌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洗涤了污垢,咆哮着奔向大海。长江也伴随着我们奔向21世纪。国家建设日新月异。可是今天贪污腐败问题就象长江中的暗礁和逆流,比以前更为可怕。因为共产党是执政党。如果仅仅认为陈毅的这首诗是一个简单的文学作品,有众多高官都没有读过,没什么警示作用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只有喜欢文艺诗词得到警示以后才不犯错误呢?我想这个问题绝没有这么简单。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发出的伟大号召比这首小小的诗词要振聋发聩得多,还是有贪官刘青山和张子善自己走上断头台。枪毙两贪官,管用二十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许多贪官又被揪出来了。他们不知道比我们聪明多少倍,都是明知故犯的。他们甚至是以当官就是发财为根本指导思想的,置党纪国法和党章于不顾,台上做报告说得震天响,台下又去搂银子。小小一首诗词怎么能够使那些贪官改邪归正呢?即使是他们知道陈毅的大名,如果贪官们丧失了党性,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决不会在违法乱纪伸手接钱的一瞬间使他们把手缩回去,直到最后被捉住。这就印证了陈毅的论断:伸手必被捉。从解放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到今天的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慕遂新、马向东、李嘉庭、李真等人,无一不是如此。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人类创造了历史,推动了历史,而历史也给予了人类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和空间。人民记住了陈毅,记住了他的丰功伟绩和那篇不朽的足以流传千古的诗篇,也记住和留恋这日夜奔腾不息滚滚东去的长江水。

长江断想

长 江 断 想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三号路11段19-205  马国华  PC:300130
QQ:2313745330@qq.com   022-26517511(宅电)  15510820851(手机)
那年三月中旬,我有机会到南京出差。先办完了公事,最后只剩下一天时间。 
南京对于我来说应该不算太陌生。三十多年前,我曾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学工实习住过一个月。当时是6月份,我们住在化工学院。每天早晨走在被茂密的梧桐树叶遮得严严实实的便道上,感受着阵阵清凉,然后坐公共汽车到工厂。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你也感觉不到炎炎烈日的烘烤。对于人们冠予的三大火炉之称,感觉和体会真不是很深。实习之余,我们几乎游览了南京城多数景区。雨花台、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莫愁湖、玄武湖、长江大桥、总统府、梅园新村、燕子矶等处,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那时候年轻不知疲倦,整天东跑西颠,也乐此不疲。记忆犹新的是,老师领我们步行到长江大桥的底部,给我们讲解大桥的结构设计,介绍在文革中建桥的艰辛。并介绍说整个大桥在建成后的长度误差仅仅为三厘米。这确实是世界建桥史上的奇迹。我们眺望着高高的桥头堡和横跨大江南北的巨龙,心里油然产生一种自豪感:中国人真伟大。我们又乘电梯而上,漫步在这宽阔的桥面上,看着这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当时年轻,没有想过太多的事情。之后几天又乘江轮到江北去参观。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长江,从此我心中便产生了一种浓浓的长江情结。
时光荏苒,一晃过去了三十多年。虽然又有几次经过长江,可都没机会下车。这次到南京,一定要再到长江大桥上走一走。我们参加了一日游团队,再次游览了雨花台、中山陵、莫愁湖、总统府、梅园新村,参观了南京历史博物馆和艺术馆。我非常喜欢这些景点,它记录了古城南京的历史发展和变迁,是六朝古都沧桑和文明的历史见证。雨花台新修了纪念碑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山陵还是那么雄伟壮观,痴情的莫愁女还是那么痴情。“古有女儿莫愁,莫愁那得不愁。如今按下解放,谁向困难低头。”郭沫若的诗还印在脑子里
在梅园新村里,我又仿佛看到了一代伟人周恩来战斗在敌人心脏的情景。历史博物馆和艺术馆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可在这一日游里却没有长江大桥。在我的心里,有抹不去的长江情结,不仅仅因为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和母亲河,它流淌着历史。所以我一定要再去看看。我跟女导游说,是不是能送我们去一趟长江大桥。女导游非常好,说等把大家送回去再送我们去大桥。司机师傅也非常好,在把我们送到大桥后告诉我们,回去可以坐公共汽车。三十多年后,我又重新漫步在这宽阔的桥面上。来往的汽车比原来要多许多倍,桥面也显得有些破旧。它巍然屹立四十年,承载着南来北往的交通命脉,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使这座古老美丽的城市在前进中发展。走到桥中央,我停住了。往下看去,仍然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江面上不断有轮船驶过,发出隆隆的声音,这声音好听极了。长江水,你千年流万年淌,你记录了中国人民奋勇拼搏的苦难经历,你和中华民族一起经历屈辱和辉煌,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强盛的梦想。
我站在桥上,往事历历在目。我想起当时我们到栖霞山一个工厂参观,在一块黑板报上发现有一首陈毅元帅的诗:《手莫伸》。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于是我就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迅速地抄了下来,几乎就是在抄完之后就背了下来。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乐。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吁嗟乎,九牛一毛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我非常高兴,在参观之余有了这个意外的收获。我也非常感谢这个不起眼的小小黑板报和它的主办人,能把开国元帅的诗词写在上边,真不知道他们怎么那样有本事。这个工厂我早已记不得了,惟独陈毅元帅这首诗词竟然让我三十多年不曾忘怀。望着江面,我想起了陈毅元帅的这首诗,心里又默默地把它背诵一遍。仿佛看到了当年陈毅和他的老战友刘伯承、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人,指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一千多公里长的战线上横渡长江天险,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南京的伟大壮举。渡过长江解放的第一座城市就是六朝古都南京。陈毅和邓小平走进蒋介石的总统府,两位留学法国的老同学和四川老乡分别在蒋介石的总统宝座上坐了一会儿,很快就起来了。也许就在那一瞬间,这两位开国元勋想到了蒋介石的灭亡,还是想到了下一步继续战斗?是想到推翻了蒋家王朝统制后接管大城市的重任,还是要防止类似国民党蒋介石腐败的继续发生?我们不得而知。紧跟着陈毅挥师东进,解放了大上海,成为解放后上海市第一任市长。就在陈毅任内,他呕心沥血励精图治,打击不法资本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稳定局面,发展经济,开创了上海建设的新纪元。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诗人于一身的文武全才的陈毅,也许已经早就洞察到了蒋介石政府必然要倒台的根本原因。就在解放五年后的1954年,写下这首足以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可能他没有初衷要规劝有各种欲望的领导干部,但可以肯定地说,他这是在严格要求自己。正是他的谆谆告诫以及他清正廉洁高度自律克己奉公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伟大情操,无时不在影响着真正的共产党员尤其是高级干部。可以说,是长江孕育了这首不朽的诗篇。陈毅的老家是长江上游的四川,他出任的第一任地方领导是长江下游的上海。这一上一下,贯穿了陈毅对长江深深的不了的情缘。长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淌,它淌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洗涤了污垢,咆哮着奔向大海。长江也伴随着我们奔向21世纪。国家建设日新月异。可是今天贪污腐败问题就象长江中的暗礁和逆流,比以前更为可怕。因为共产党是执政党。如果仅仅认为陈毅的这首诗是一个简单的文学作品,有众多高官都没有读过,没什么警示作用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只有喜欢文艺诗词得到警示以后才不犯错误呢?我想这个问题绝没有这么简单。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发出的伟大号召比这首小小的诗词要振聋发聩得多,还是有贪官刘青山和张子善自己走上断头台。枪毙两贪官,管用二十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许多贪官又被揪出来了。他们不知道比我们聪明多少倍,都是明知故犯的。他们甚至是以当官就是发财为根本指导思想的,置党纪国法和党章于不顾,台上做报告说得震天响,台下又去搂银子。小小一首诗词怎么能够使那些贪官改邪归正呢?即使是他们知道陈毅的大名,如果贪官们丧失了党性,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决不会在违法乱纪伸手接钱的一瞬间使他们把手缩回去,直到最后被捉住。这就印证了陈毅的论断:伸手必被捉。从解放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到今天的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慕遂新、马向东、李嘉庭、李真等人,无一不是如此。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人类创造了历史,推动了历史,而历史也给予了人类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和空间。人民记住了陈毅,记住了他的丰功伟绩和那篇不朽的足以流传千古的诗篇,也记住和留恋这日夜奔腾不息滚滚东去的长江水。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