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青海湖,途经日月山

作者: 2019年04月29日16:07 浏览:693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在我们到达这里之前,一场风雪
已经提前动身,日夜兼程赶到。
极目处,群山连绵涌动,在茫茫的高原上,
它们寻找马群般的前身。
想起甲木萨曾在此驻马回望,峰刃斩截,
猛虎飞渡。她孤身携带的万里家国
越来越稀薄。思念如高原之盐,
不断被融化,又反复析出。
在这应许之地,天堂和人间一样遥远。
我们如一群山猪,身裹温暖的稻草,
埋藏的往昔被山坡羊拱出地面。
青海湖的天光还很遥远,还相隔一个
王朝的马蹄声,和一只凌空自照的镜面。
只有长长的一弯列车,忍痛穿过日月山的腹部
呼啸着,迎接山外再次降下的风雪。

2018.11.3


一行点评:

这首诗有一些明显可见的优点。首先是形态的完整性:起结方式娴熟,首尾的“风雪”相呼应,中间从“山”向“湖”的过渡也进行得非常平顺。从“诗形”上说,这首诗看起来和读起来都有均衡、稳健之感。其次,诗中对实景和想象进行了混合,并试图将情感要素也融入其中,总体上还是成功的。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某些动态的想象,例如:“群山连绵涌动……寻找马群般的前身”,“峰刃斩截,猛虎飞渡”,还有“埋藏的往昔被山坡羊拱出地面”,这样的句子有一定的力度或劲道。其中还有几个较奇特、与场景也能匹配的比喻:“思念如高原之盐/不断被融化,又反复析出”,“我们如一群山猪,身裹温暖的稻草”。这些具体的、带着情境感的比喻,提升了诗在感知方面的丰富性。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中的某些不妥之处。首先,这首诗以宏观视角为主,观察性的细节并不足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欠缺,导致想象严重压倒了观察。作为一首与实地景物相关的诗,这样的想象和观察之比例是失衡的(想象本该是基于观察的),诗的内部也就不够结实。其次,从想象本身的品质来说,几个关键位置上的想象方式比较常见,这从某些成语的未加反思的出现可以看出(“万里家国”、“应许之地”)。像“天堂和人间一样遥远”或“王朝的马蹄声”这样的短语,在更严格的诗歌中应尽量避免,因为它们既空泛、又套路,带出的是一种较为粗糙的感受。此外,结尾处将“列车”比作“弯刀”的暗示,出现得有些突兀和不恰当,在前面并没有任何相关的铺垫,“忍痛”一词也因此没有了必要的着落。修辞的恰当、合理和准确,是比“奇特”重要得多的事情。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