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霆锋:诗心以及诗人的皈依境
作者:胡香 2019年04月25日 13:23
418 收藏
诗心以及诗人的皈依境
宗霆锋/文
最终的和解,是让自己抵达事物凡庸的日常。甚至“凡庸”这样的描述都是言不及义的。事物之在既非凡庸也非超凡,而是仅仅“日常”地存在着,如此而已。一个与世界达成和解的诗人放弃肯定或否定、分别与执着,从而让世界和自己都如其本然地存在并显现。它们本就与肯定或否定无关。是的,让世界(以及自己)在精神观照和语言呈现中都尽可能地如其所是,克制着自己不以语言扭曲之,也不在事物本身之外去寻找其本来就没有的超越性意义,这也许是唯一可以让我们抵达事物与世界之真实的途径。读诗人胡香的近作,我觉得她的写作有这样的倾向。
人必得与世界、与生活达成和解,然后灵魂才得以归于平静。这是好的。
然而,这并不容易。一个诗人,一个精神敏感、灵魂渴望超越和洁净的诗人得经历多少寻找和迷途、坍塌和救赎,得往内心装下多少光明与黑暗、创伤与疼痛,然后才可以抵达一个没有“问题”的,不再迷惑人的,能够完全“放心”的日常世界。
对于胡香的诗,从始至终我没有觉得需要按照某种诗学的途径去进行解码。她的写作始终超越诗学从而始终与生命或者说心灵紧密结合,这导致她的写作格外专注,甚至长期疏离于当代所谓的诗坛——只因这诗坛供奉的一切与她的精神并不契合。这样的写作,需要更多对生命根本状态和心灵幽深波动的观照。对她诗歌文本的阅读和观察当然也得尽可能从这个角度展开。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胡香的写作没有诗学的考虑(实际上她涉及了很多诗学思考),而是说诗学对她而言处在较次要的位置上。她的写作意识、写作需要以及动作总是先于诗学考虑的。这正如事物的存在总是先于对它的概括和抽象。这样的写作方式使她得以避免概念化思维的陷阱,从而使得她的语言始终从身心的真实感知出发。这也使得她的写作能够触及事物和精神的核心。
注视深渊
有一类诗人,他们全部的写作,即是用整个生命发出一个深远的追问。追问,并要求得到回答。只因他们要求着生命以及世界的真相,要求着安养灵魂的安隐之地。他们以自身为媒介、为献祭,试图打开那称为神圣或真理的门。而那门是窄的。“在神圣的黑夜走遍大地”的诗人荷尔德林如此,在阿尔的明亮阳光中燃尽生命的梵高(他诗性的人格与锤炼词语的诗人并无不同)如此,已“走到人类尽头”的诗人海子、在人类的屋宇下“以手扶额”的诗人骆一禾同样如此……在这些诗人的行列中,我意外也不意外地看到胡香的身影。我于此认知了她深入真正写作时必然要具有的涉及精神之黑暗的勇气。她对于灵魂幽深之地的探寻和追问甚至曾经让自己付出了身心健康都受到极大损害的代价。诗歌对诗人的驱策何等残酷!
传递到我手上的诗人的作品,写作日期最早的是2005年。《梦境谁能住》,仿佛一组来自旧年的秘密消息,如同泛黄的旧照片一样带着沉思的絮语。一切的紧张、焦灼和惊恐不安都发生在诗人本质上倾向于沉默的内心,危险的,惊心动魄的精神搏斗在她内心中隐秘地完成。
不知为何,人类的精神生活总是充满危险和令人不安的阴影。写作者言及梦境时通常都意味着恶梦,而困扰于梦境的诗人的灵魂需要切实的安隐之地。信仰层面的发问和追寻于是不可避免。“整个冬天/他在寻找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墓穴/躲避寒冷就像躲避遥遥无期的活着/一定有一种更好地善始善终的方式”,胡香写道。就是如此,她涉入了人类仿佛宿命的追寻之旅,要找到这种“更好地善始善终的方式”。
但是,没有人能够一劳永逸地完成朝向光明的飞跃。诗人胡香铺排词语,说出她的田野、花朵、玉器,说出旧时光深处那“陶的年代”,说出梦境中那些幽微的、致命的光,她总在说出“生命深处不断泛滥的文字”。而这甚至是迫不得已的。写作仿佛不是出自自愿,而是被更强大的力量裹挟与挤压。这样的写作充满灵魂之痛。诗人抗拒着,又不由自主地带着巨大激情书写着。文本之中鲜花和悬棺并置,喷涌的生命之光与死亡之黑暗交织,暗夜的雨水冲刷着哺育信仰的大地。“一次又一次/我望见月光/却望不到此岸与彼岸”,在抵达一个充满喜悦的黎明之前,诗人的语言是不安的,“我在毫不知情的时刻/在众目的指引下/为自己写下预言写下谶语/被等待着下一刻甚或下一秒的兑现”。不安还来自于:即便不缺乏勇气,信仰的门却是窄的。有人说“羊的门,是窄的”,有人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
整个冬天
他在放牧自己的羊
寒冷,相当漫长
据说,他曾折断一支笔
做成镰刀的柄
用来收割瑟缩在冬天里的牧草
喂养每天都在成长的羊
整个冬天
他在放牧自己的羊
寒冷,相当漫长
结冰的天空
不再有鸟儿飞翔
紧握镰刀的手掌
却依旧弥漫着书香
整个冬天
他研究牧草
拒绝发言
曾经碧蓝的天空上
划过一只风鸟优美的弧线
冰封雪冻的高山上
端庄如水的天命 从此孤单
整个冬天
宽阔的道路 杂沓的脚步
在身后 铺排成喧闹如绢花的春天
而他 放牧着自己的羊
朝向窄的门前 渐行渐远
——《羊的门》
一切朝向终端的诘问所得到的反馈都是深深的缄默,并没有人从时间的彼端为我们递过来珍贵的答案,没有自上而下的光不容置疑地照亮我们内心的深渊。诗人反复度量人类内心的黑暗,目光充满下堕的危险:
是谁将它 将它们
种在悬崖边上
凌空的眼睛
望着永远望不到的谷底
倒挂着身体
朝下生长
……
在这树树朝上朵朵向阳的大花园里
惟有它们
驻守在这朝向万劫不复的边地
攀援而下
在连接大地与母腹的岩石上
磨砺自己柔韧尖细的根须
然后义无反顾
将这灿烂如同纯金的生命
变成探测深渊的手臂
——《崖畔菊》
“这灿烂如同纯金的生命”哪怕并没有能够打破黑暗,但至少照亮了黑暗。诗人胡香对于精神深渊长久的注视即便在那些最强悍的诗人中也是罕见的,令人动容的,因为,正如有人说过,当我们注视深渊时,深渊也在注视我们。胡香的写作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深入了精神的幽暗之地。她“深入自己内部的锋利而坚固的喙直达本质”,她的努力目标始终是穿透黑暗之后方有可能呈现的最终真理。
生者与死者同在的大地
依据人世间那些最具智慧的圣者所言,我们的人生,我们所知、所觉、所思的一切,都是梦中之事。醒来是必要的,而如果不能醒来,则会有沉沦的危险。或者说:熟睡即沉沦。对深渊的深刻洞察也有赖于灵魂的顿然觉醒。而真正的黑暗在她的言说中如此清晰、密集地出现,极大程度反证了诗人跃向终极光明的迫切心情。如同为数不多的诗人一样,胡香始于本能的书写经过多年反复的敲打和探问,在某一天导致她的诗心(诗性人格)真正地,不可逆转地“醒来”。灵魂之眼肯定、有力地张开,从此所见与前大不相同。诗心真正意义上的觉醒使得诗人具有了看通生命与时光的“生死眼”,与真正的智者一样,她看见万事万物荣枯同时,生死齐一。诗人的言说在包含本心智慧之外更是始终伴随饱满的情感,伴随着爱意的怜悯和痛惜。这有时候导致诗人超越性的道路止步于真理的门前。
我看到,“生者与死者同在的大地”朝向一切时空维度敞开,诗人编织词语,罗列事物,从天国巨大的门到一朵小花细碎的舞动,从对神的祈祷到窗外小贩的叫卖声,每一种事物都得到了鲜活的、独特的、等量齐观的叙述。在这样的诗意国度中,一切事物具有了同等重要的意义,没有什么是次要的,不值得言说的。而诗人还看到“所有的道路都已打开/所有的道路都通往同一个地方/那光明的处所/苦难在苦难的命运中吟唱着沉默的歌/教我学会聆听和赞颂”。
赞颂,这已经是超拔于精神深渊,涉入于万事万物之光明境地的事情了。经过多年反复的绝望与哀痛,自我献祭与荒野呼告,诗人终走出了——我更想说容纳了——事物以及心灵的黑暗,让自己拥有了更谦卑,更无我因而更善于接纳的心。诗人言说中对于事物普遍的关爱同时来自于救拔心灵和拥抱真理的激情。来自于注视和对话的激情。这使得她直接把诗定义为对话:“我不想狭义的去理解诗和诗人,所以,我以为,诗人首先是人,而人人都是诗人。诗,即对话。”
我的看法:《生者与死者同在的大地》是诗人胡香迄今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当代汉语诗歌重要的收获之一。这无关于一首诗的得失成败,而是这整部诗歌总体上具有一种深深浸染灵魂色泽的感人的语言品质。可以肯定,这品质是无法仅通过天赋、修辞或“语言炼金术”来实现的。诗人必当活成这样,才可能写成这样。它们正如诗人自己表述的那样,是“诚实”的。这些诗歌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们诚实地抵达了生命和事物的核心,揭示了本质性的真理。
活成这样,然后写成这样。诗人充分知道她为此付出和承担的到底是什么,所以她坦然写下这首诗:
《我愿如方济格一样,问候我的命运……》
我无能引吭高歌,礼赞生命
诗,是我惟一的歌唱与祈祷与哀鸣
看,池中哀鸣而死的天鹅
它曾经在天上
现如今历经年月
我的废墟已经到来
我的死神也已上路
正星夜兼程地前来赴约
而我仍像农人一样
清理我的新残砖与旧断瓦
昔日的厅堂与花园在眼前闪现
回去的路口却有神明和撒旦共同把守
我愿如方济格一样,问候我的命运
我的幸与不幸我的欢乐与悲苦
以及我的生与死
问候我赖以生息的大地与河流
我赖以为邻的芸芸众生灵
以及贴近额前的烧红的烙铁
没有自得或自傲,没有狂热或沮丧,只有平静的接受和决心。
一些诗人可能以为自己的写作更多地被拥抱真理的激情驱动,并坚持要像“天鹅跃入荒凉的天国”那样一劳永逸地抵达真理。而胡香的“池中哀鸣”的天鹅却曾经“来自天上”。她写道:“而我仍在苦苦追索生命的真相……瑟缩的灵魂向烈火飞去/就像自取灭亡的飞蛾一样不可阻挡/她以此方式重新和世界建立了转瞬即逝的联系/她以此方式获得了永生和安宁”。就像这样,她意味深长地拥抱了此在的世界,而不是走向彼岸的光。
此在与和解
诗人坦然接受并从此担当(而非回避)诗人的命运。她全然接受,不再有任何怀疑或抗拒,她那早已与诗歌同构的心灵(如此,方可无愧地称为诗心)因此而抵达真正的爱与怜悯,她的语言抵达了无惑的肯定和赞颂:
不如就这样吧,
让我成全了你——
我深爱的人们。
到如今,
我惟一能够确定的
只有这一件事:
我爱你们,甚于我自己;
我彻底地爱着你们,
直到死去。
——《一枚看不见救不起的羽毛它想说什么》
诗人和世界,语言和事物之间,在无穷的紧张之后,怀疑之后,反对和拒绝之后,和解,不知不觉地达成。诗人在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追索之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本位。原来她所追寻的东西一直就在这里,无需寻找,从未失去。原来万物本就各在其位,诗人置身其中,为万物之一环,既不高于,也不低于其他事物。原来,当诗人注视,万物就毫无疑问地毕现诗人的心灵,万物本就是诗歌的意义,当诗人动用语言,毫不怀疑地罗列万事万物,一颗谦卑的,无我的诗心早已全然显露。这正如老博尔赫斯所说,最终,作品呈现的是作者的面容。
而最后的抵达不在别处,恰在身边的生活,手边的事物。当诗人胡香的语言抵达她的村庄,她的苇河,她的田园猫等等,这些从未与她分离的事物便意味着,在她的心以及她的诗歌中,心灵和事物终抵达了本位的自在。而抵达本位的诗心(诗性人格)也始终是爱的,因此,就生活着,爱着,例数着,就独自沉默地交谈着,就一而再地向不同时空、不同事物、不同人物写着“不必回复”的诗歌的信笺。就向自己内心以及心中的世界做皈依:
沿着古代弯曲的小径,我回到童年
我甚至想走到路的尽头,回到母亲温暖的子宫,重新降生
重新张开处子无尘的眼睛;重新打量那棵洪荒之树的茂盛
像一朵古老无名的花儿一样,在人类故乡的原野上再次从头生长
从今天开始,我要做一个勤奋的老人
在“日落时分的满天彩霞”里,去爬门前那道向后伸展的斜坡
我知道先知的脚步从未走远,从未离开人间
他们至今背负着高加索的铁链,反复向人类传递着伸向太阳车的茴香枝
而大地上的冰越结越厚,不知回头的羊群将在天黑前走到草原的尽头
拿着那根葱赶来的大天使,终于哭泣着掩面离去
第七位天使来到殿前的时候,天就要黑了,星星不再发光
而每当这时我便迷失在深黑色的夜空,找不到北斗星的指引
而荆棘丛生的道路从未关闭,“钥匙在窗台上,在窗台上的阳光里”
隐秘的银灯台,就镶嵌在世代弹三弦的老人手里的木琴上
古老的经卷隐身在藏经阁三尺尘埃下,打开白莲花秘密的花瓣
金沙铺地的柔软故乡,在大海对面,在大河奔流的源头,在清澈的童年
——《皈依》
像这样,诗人在世界中,世界在诗人心中,彼此包含,彼此容纳。像这样,写作在世界中,世界在写作中,无分彼此。
2019/4/24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