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菩提】在黑夜与白昼之间
作者:月光菩提 2019年03月13日 10:16
342 收藏
“阳光创造了黑/也创造了白”,诗人似乎在自言自语,体悟着内心生长的一丝疑虑和考问:“黑夜接纳了全部的阳光/黑夜显现清凉/白昼因拒绝而温暖”。语句的平淡,却无法回避一个重大的产生于诗人内心的困顿:“白天人们看到的阳光是被白昼接受的了的阳光?还是被白昼拒绝了的阳光?黑夜人们看不到的阳光是被黑天收藏了了?还是被黑夜反射了了?”
诗人的困顿让我也陷于迷惘,这是问题么?这是什么问题?这又是一个怎样的问题?是小问题?却无边际。是大问题?感觉如此平常。我几次试图沿着诗人思考的轨迹探寻下去,又不得不退回来……
终于一天听到朱良志教授的视频讲座,心中才凝聚一把恍惚的钥匙,才隐约打开诗人的心窗。朱良志教授认为:“在中国哲学史上,儒道佛都重视‘大’的提升性灵的特点……道家的‘大’是与物为量的‘大’,反映的是融于物的哲学精神。这也是中国美学的重要生长点。”
是啊!平凡人的思考必定是平凡的么?为什么人们总是不愿意探究芸芸众生的内心深处?为什么总是不承认那来自底层的思想星光?为什么必祭坛之上才是佛法经纶?佛说众生皆有佛性,谁又弘扬着众生的佛性。
诗人自愿一粒菩提,诗人的诗歌作品自然一粒菩提。这是我对诗人牧歌的作品始终保持尊重和喜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他总是在独立地思考着,身置一隅而怀万物无邪,心随众愿而不随波逐流……
诗人相信:“在黑夜与白昼之间/是一条月光的甬道”。诗人深信:“从黑夜抵达光明/泅渡者/幸运地/失去记忆”。诗人甘愿,也在做一个新的“泅渡者”……
全诗语言平缓朴实,却塔建出高远清泠的意境,陈浮出诗人冷峻静远的诗风。“唐代以后的中国美学理论,从总体趋向上看,追求空灵淡远的境界,重视古拙苍莽的气象,推崇冷逸荒寒的意味,以宁静精澄代替粗茫阔大,以平和幽深代替激昂蹈厉,以淡逸素朴代替绚烂堂皇……”,可以看出诗人在唐诗宋词中的熏陶染的品格。
“甬”蓓蕾也,“道”玄妙也,“甬道”人工筑路也。一条“月光甬道”打开了通往天地间的神奇……(轻尘)
附:《甬道》
阳光创造了黑
也创造了白
黑夜接纳了全部的阳光
黑夜显现清凉
白昼因拒绝而温暖
在黑夜与白昼之间
是一条月光的甬道
从黑夜抵达光明
泅渡者 幸运地
失去记忆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