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人类文化的康庄
作者:风树 2019年02月11日 10:28
215 收藏
再见,人类文化的康庄
作者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曾师从梁启超,结交英国哲学家罗素,与友人胡适等创办《新月》杂志。1918—1920年曾留学英国,接受西方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诗歌创作。他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诗派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留下诗集四部:《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
这首诗是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后,归国途中在轮船上写成,发表于年底。“康桥情结”贯穿在他一生的诗文中。
诗中通过对康桥景物的抒写,表达了诗人对旧情的眷念,也表达了寻梦时的怅惘和落寞的情怀,在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难言的苦闷。
第一节,久违学子作别母校时的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表现诗人对西方文化圣地的敬重爱慕之情。康桥犹如“西天的云彩”,那是西方审美的、个性的、自由的文化幻影。诗人是在康桥才领悟诗歌的美好、懂得社会的进步。
接下来,不断地留恋着康河泛舟寻梦的情景。金柳,青荇,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精到:河畔的金柳拟人化为“夕阳中的新娘”;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意乱情迷,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似真似梦,似今似往,主客观合一,此种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之巧,也是千锤百炼之功。
跟着,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将全诗推向高潮。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放歌却终未尽兴。最后,以三个“悄悄的”与首节回环对应。
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表达。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
美是徐志摩诗歌的最大特点,力求美的形式、美的风格、美的意境。这种美的诗风一方面来自他的浪漫的气质和丰富的感情,另一方面在于他诗歌美丽的外形。他是闻一多“三美理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要实践者和发展者。本诗集中体现“三美”的特点。首先是色彩的绚丽斑斓,如—幅美丽的图画;其次是韵律的自然和谐,朗读起来抑扬顿挫,柔美悦耳;再次是诗行的排列有规律地参差错落,赏心悦目。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每句六七字(间有八字),一、三行稍短,二、四行稍长。形式参差,变化中见整齐;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形式糅合,成为一种新的诗歌。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逐节换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这优美的节奏,既是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情的起落,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这些,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这首诗堪称新月诗派的经典之作。
读着这首诗,让人联想到一位西方文化的取火者的悲哀和凄凉。作者和鲁迅、胡适一样是有志文人,只是他选择的是西方化的文学文化道路。据说,他有着清醒深刻的社会科学头脑,甚至有着资本家父辈的精于经营计算。他却违背父愿,要从文学文化上建设中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使他衷情,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他已经发现中国走不通他理想的路,失败感在“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之类诗句上表现了出来。康桥,在他只能是一个梦了。
但是,他追求的救不了中国,可他仍不改初衷,不改变人生观,继续追求自由和个性。再见康桥,又再别母校,东西方社会在一刹那中交汇、映照和冲撞起来了,心海潜意识里一直存在和养成的情结露出海平面。万千感慨,陶醉、痛苦最终潇洒,“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拂去一切。
志摩仁兄,人类发展的康庄大道符合人的本性,具有最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华人应该有心性、智慧和能力来实现自由平等、民主博爱以至个性审美的社会理想。当后来者见到人类康庄大道上的一个驿站康桥,回味起你的诗篇,会有别一番情味。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