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的第二本德诗译选《晚来的献诗》,顾彬译,
奥地利BACOPA出版社,2017
2017年秋天,王家新在德国及欧洲的多座城市举行朗读之旅,在杜塞尔多夫的一场他和他的翻译顾彬共同的活动上,我听了他的朗读。他的作品在走向世界文学,它们也曾受到英、美、俄及德语文学的影响。在德语文学中,他提到策兰、里尔克和荷尔德林的诗作。当然,他的写作背景和基础,还是由中国传统构建而成,古代的或者现代的,其中古代的部份,尤其受到李白和杜甫的影响。这在他诗集的开篇之作一首名叫“幽灵船”的诗中可以看出:“好像是李白他们知道我们来了/ 一艘艘幽灵船从我们面前无声地驶过。”
“我们来了”,“李白他们”,或者杜甫他们,二十一世纪的新诗人们,都从古代和现代受到启示。古人客观冷静而诗意的视觉,与现代不再显得新颖的意象主义视觉,和别的通过画面与精准语言写成的诗歌,都有相通之处。他们的诗歌创作,包含对日常生活细微的观察,包含事件及物体本身,还包含主观情感和社会情怀,但没有奇闻怪事和技巧上的过度雕琢。进入诗人眼中的世界,体察王家新从细微的事物中发掘出的诗意的深度,那些宏大的题材和虚空的激情反而显得苍白无力。这种写作方法如何表现,在诗歌《柚子》中可见一斑:
恍惚间
我仍是那个穿行在结满累累果实的
柚子树下的孩子
身边是嗡嗡唱的蜜蜂
远处是一声声鹧鸪
而一位年轻母亲倚在门口的笑容
已化为一道永恒的
照亮在青青柚子上的光
是什么使这一段诗句如此富有诗意?画面,具有典型意义的那些画面。我们像孩子一样进入其中,像孩子一样穿过记忆的时间。那是中国的夏天,或者别的某处东(南)亚国家,蜜蜂在身边飞来飞去,远处响起鹧鸪的叫声。所有的感观都被调动和激活,轻松悠闲的、微笑着的母亲倚门而立,似乎就是惟一的目标。但这留下一个谜,如果不是谜,就是一幅画,母亲的微笑和一只青青柚子“永恒的光”合二为一。而且,在第二次阅读时,整首诗会沉浸在这种天堂般美好的光芒中--同时,人们又获得了一些关于柚子的知识,它可能是青色,粉色或者黄色,如果人们去了解这种水果,就会知道,通过培植,它可以部份地变成葡萄柚,柚子或者橙子。
这种语言上的观察和诗意,使这本诗集具有了阅读的意义,画面在诗意层面上非常精确,并且不言自明,读者在阅读理解时不必过多费心。王家新是一个深刻的诗人,这在讨论保罗•策兰那些晦涩而绝望的诗歌时可以看出。他完成了一种几乎不可能的工作,并带着长久的激情将大量保罗•策兰的诗歌译成中文:“二十年里翻译了二百首”,他说。策兰诗歌的那种压抑、幽暗和晦涩难懂,在他的诗歌中的一些清晰画面中隐约可见,例如,一幅在“黄河”里游曳的“鲤鱼”的画面:
……喝黄河水长大的,是那些黄河鲤鱼
它们在太阳下喝
它们在夜里喝
它被端上餐桌来的时候,我看到
它的眼瞳竟比我们的亮
(像是被镀上了清漆)
它那油炸过的嘴仍艰难地张着
像是要吐出
最后一口泥沙……
王家新的诗歌生动形象,画面感强,并追求题材上的简单和平凡,比如,米线浸泡在一碗鸡汤里,或者牛奶在灶上煮着;也可能是一条过街甬道,或者一条穿过雪地的散步小径,甚至对女人、对朋友、对自己的孩子或随便哪个孩子的一段回忆。顾彬称他是“人的诗人”,形容他是“日常生活、(不显眼的)动物、植物和水果的歌者”,简称他为“随性诗人”,并称“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是以小见大的艺术。”就是这样,顾彬说,那是一种不同于今天“伪伟大主义”的艺术,这种“伪伟大主义”遵循“伟大,比所有的伟大更伟大”的训诫,它希望文人成为“国家鼓吹的号角”。但王家新的诗歌,好的诗歌,不是这样。按照中国传统,和美国诗歌批评“弥合鸿沟”(即弥合严肃文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鸿沟)的理念,则正好相反:“在写作的时侯将深刻隐藏在表面之下。”这个过程在诗学方面才是可取的,因为伟大和深刻只有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日常琐事的表面之下,并成为艺术形象(或幻影),才有诗意。
“人的诗人”在为之抗争;因为教育机构,及教育行业只希望把人培养成社会庞大机器中的一只轮子,恪尽职守地旋转。但好的诗歌应该是这只旋转轮子中的沙子。虽说人是中心,虽说历史上的奥德修斯必将成为人类个体英雄的化身,但王家新避开了将人拨高的危险,他不仅书写人类英雄的一面,也书写人类脆弱的一面:“我想,再过十年或二十年/我也会有那么一只狗/它会带着我,每天每天/走向我自己的黑夜。”(《小区风景》)
但诗集中也有许多明亮欣悦的时刻,光明和黑暗交替出现,不同的细节观察让人产生阅读的快感。我喜欢“鸡汤中的米线”(《在云南米线店》)这样的画面,它把诗人和读者都带到了云南:
……洁白柔韧的米线,
这是边地那些辛劳贫寒的先民的发明吗?
在这四月的倒春寒里它冒着
一缕缕亲人般的热气……
在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的活动上,我还买了王家新的一本英文诗集:《变暗的镜子》。这些诗也属于在此阐述的诗学传统中,它们被称为“美神”:
Goddess of Beauty
Your lovely eyes ignite desire. Your naked form, as if drawn
in one smooth stroke, is a gift we’re unworthy to receive. To
possess you, we once hid your wings. But we were wrong.
Sometimes you inhabit a beautiful woman; more often you
enter a poem, or meld with music and landscape.
美神
你美丽的眼睛点燃热情;你那仿佛一笔勾画出来的裸体,是我们 不配领受的赠礼。为了占有你,我们曾藏起你的翅膀,但我们错了。因为你有时存在于一位美丽的女性那里,但更多的时候却回到一首诗里,或是,化为音乐和风景……(《另一种风景•美神》)
王家新的英译诗选《变暗的镜子》,Diana Shi & George O’Connell翻译,罗伯特.哈斯作序,美国Tebot Bach 出版社,2016
《晚来到献诗》和《变暗的镜子》都表明,这是一位诗人兼评论家的作品,诗评家同时也是诗人,学者,是“知识分子诗人”。王家新正是这样一位诗人,他也是北京人民大学的美学和诗学教授。这种统一既让人惊叹,又不足为奇,这在中国是一种传统。在德国的功能主义里却正相反,我们一直受到多种限制,不能同时干别的。但在中国传统里,人们可以,甚至包括政府官员,也能写诗,以引起关注,或者得到提升。当然,现在不必从传统角度去理解这事。即使在美国,现代作家也可以去做创造性写作或诗歌讲座教授。这也是应当的。令人高兴的是,诗人兼评论家王家新将这两者区别对待,散文是他创作的一个领域,诗歌是他创作的另一个领域。在散文批评中,文学、诗歌、诗学的语境,被他思考和质疑,但在诗歌中却不这样,至少理论不会与诗意混在一起。他的诗歌具有画面感,在语言上具有音乐性和韵律感,就像一支支乐曲。
(本文为王家新第二本德译诗选《晚来的献诗》书评 海娆 译)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