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新诗美学》:凿窥诗美的图腾

作者:尚斌   2019年01月25日 12:57  文艺报    316    收藏

吴晓先生是中国新诗研究版图中的大家,尤其在个人化诗学整体理论的建构层面,成就突出。《新诗美学》一书是新诗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是关于新诗阅读与阐释的一本必读著作,也是贯通中文轴心学科的文体专项必读书。此书以“新诗”为契入对象,但所阐论之诗,囊括古今中外的纷纭异作,以一种“新诗世界观”为映照尺度,从对观赏性的“诗象”敞开,皈依到对操作性的“诗芯”剥露;从微观性的文本细读,上升到谱系性的形式归档;从符号化的意象思维与审美程式,迁衍为宏构化的宇宙意识和生命哲学。

书中探讨的“美学”源流与构型极为丰沛,包括写作美学、阅读美学、结构美学、功能美学、接受美学、符号美学、过程美学等。更重要的是,在狭义的美学分析外,展示出一种融汇文本空间的“大美学”,一种创化阅读机制的“实美学”,一种自内向外辐照的“深美学”。

在文学外部研究和跨文化阐释盛行的今朝,著者努力重建那条阅读的深邃正脉:从词语出发,向宇宙进达。全书首先鲜明提出审视新诗境界的诗学理念,彰显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其次以意象符号系统为阐释核心,统领对新诗的辨认行动;最后以“诗美”为论证指向,以“情感空间”为创造设想,在科学的符码分析外,建立鲜活的人文性美学解读。

此书理论视野开阔,个性视野鲜活,放眼古今,吸纳中外,锐意创新,秉承高远而纯粹的诗性理想精神。在细密而深刻的论析中,我们可以窥见一种创造性的努力:颠覆通俗的诗歌解读方式,突出个性化的诗学体系的宣叙,将结构分析与理论思辨有机融合,追求理论开拓性与实践指导性的贯通。而我们,则有幸迎来一部文学研究的源头性著作,一部新诗阐读的元著作。

《新诗美学》一书,著者宣布:诗的最高境界为宇宙形式的建立和生命形式的超拔。在书中,王维的《使至塞上》颇受推崇,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阐析,堪称诗歌研究的经典个案。点、线、面构成宇宙形式的图形系统,红、黄、青则为自然界的三原色,河、日、烟、漠更是符合传统五行学说的基本物质元素,更关键的是,诗句触响了宇宙结构与心理结构的形神双重奏,展现了静默而高远的空间,鸿蒙而神圣的时间,灿烂而恒久的瞬间。

为何新诗需要从古诗中获取不竭的诗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地球一隅,诗人窥见宇宙存在的奥秘,契入心灵感应的巅峰体验。恩斯特·卡希尔曾言:“一幅完美的风景画,或对某一风景的完美的诗的描写,都是凭想象唤出该风景的纯形象,这种形象的壮观和从这种形象中获得的快感,使我们忘记了关于这个形象本质的一切科学问题。”准确地说,伟大的艺术品是对“物象快感”的极力探索和对“科学场域”的深刻塑形。列夫·维戈茨基说:“形式情绪是开始和出发的因素。”威廉·沃林格则说:“所有艺术创造的出发点,即对抽象冲动的一种最终渴望。”“形式情绪”与“抽象冲动”在现代艺术中的意志融通,与著者的诗歌解说产生高级的共鸣。

此书的这一核心观念,令读者逐渐靠近诗学的深度区域:现代诗的命脉是“内生命”和“内科学”的双重拓掘,是“物质性真理”与“情绪性真理”的超越性汇合。新诗中的名篇,因其拨动了宇宙形式的生命触角与生命形式的宇宙情感,而散发迷人的光辉。著者重点分析卞之琳的名作《断章》,认为该作的内在美学结构细腻且丰裕:人与自然、生命与美、人与艺术、空间与时间、现实与梦想,且将“距离”这一存在本质寄寓在纵横交织的诗美书写中。

戴望舒的《印象》一诗,也以铃声、渔船、珍珠等流动的古典意象,对应了驶向微茫与空无的宇宙形式,同时也创制出与“消失过程”状态下的人类情感溶接的生命语言,意象的物理能量与灵魂能量在美学氛围中创造出更久远的诗性共振。

此书强调,具备宇宙形式的诗作,必然具备以下审美特质:1、融合有机的意向关系;2、隐含内在的形式结构;3、孕育充沛着普遍性与本质性的永恒情感与无边意蕴。在新诗内驱力下降的当下,应该重视:诗治科学,科学制诗。诗歌主治庸俗科学主义的便捷、机巧与冰冷,科学则将制约诗歌中的无效抒情、文人遣语与微型骨骼。

《新诗美学》一书将经典的意象论再次搁置在金钥匙的盒中。意象符号系统,是吴晓先生在新诗研究领域初发的雄声。他认为,诗本体即为意象符号系统的独立生根和意象符号网体的动态震荡。因意象所具的本体能量和历史能量,使语言超越了单向度的描述与袒露。著者深刻地觉察到,中国当代诗歌将步入“意象再出发”和“深度意象”的修炼苦旅,同时以宇宙形式视野下的意象建构力为考察轴心,许多诗作将获取再判断。如张枣的《镜中》中的意象释放出古典而小资的寂寞情意。而海子的《亚洲铜》,则构建了与历史宿命同等规模的宇宙形式,及其灵魂战栗的意象象征体系。

意象符号系统的美学含量,与宇宙生命形式的镌写息息相关。著者在书中对意象的理论系统也做出明晰的勾勒:意象的外在美感与内在含量,组建意象的二维结构;意象的思维转换与直觉把握,决定意象的生成实效;意象的表现功能、表达功能、建构功能,共同展现意象的艺术劳动价值。

《新诗美学》一书,通过对“过程美”与“整体美”的符码读写,展示诗美的产生、呈现、构型,并为新诗在更高处的天空开劈出情感空间。情、思、悟之美,对过程美的兑现缺一不可。情之美必须在唯抒情与反抒情的偏见中还原情感的原生血肉,创造情感的曲折回廊,引领情感的诗思走向。而思之美必须复归于人类精神家园的光晕中,跨越意志图解版式,跨越思想水平线的平均分,跨越格言警句体的狭隘追求,跨越无益于人类智慧谱系的智力游戏。谈及终极的悟之美,禅悟必然是境界经验和生命解脱的最高形式,但诗悟通过禅境和诗境的契合,建立以尊重过程独一性为基石的悟性链,在证悟诗语空性之外,保持对实体世界的疼痛进行逼视的思想穿越,也是对陈超所言的时代“噬心主题”进行智慧交锋,严峻完成现实批判与自我审判。

著者所言的“整体美”,比大众语义里同质化的整体概念具有更丰富的思维纹路。整体美以建构新诗情感空间为诗学普世律令,它首先需要丰饶的意象关系场,实现情感对世界生机弥漫的支配;它需要意象的有机密度内聚,生发对生活镜像的穿透力;它需要艺术节省律的灌注,创造比整体美更凝实的空间扩张。而在一切实现整体大美的艺术笔墨中,制造象征结构,放空具象限制,扩大内心结构的表情功能,是重中之重。意义不仅是诗人设定的,也是读者补充的。诗的创造,必应注重这一填充性结构,积攒诗歌的共鸣弹性与意义的再生能力。

《新诗美学》一书13章,38节,40余万字,吴晓先生在他69岁时为我们献上一部敞开式的完成性诗学体系论著。伟大的诗歌,拥怀不可解释与不可解构的内在品质,而此书的论述却对这一巍峨的奥秘,实现了从“接近”到“揭进”的阐释嬗递。先生对新诗的精神图腾抱有澄明的信仰,对现代诗的生命力与经验空白区位,更展露出拓荒的向往。诗令我们屏住呼吸,提耳聆听,而美扶我们立在紧绷的箭簇上,抖落尘埃,远走高飞。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直播预告 | “《诗刊》编辑面对面”对谈
  2.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叶小平的诗》 | 新书上架
  3.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中的工业美学
  8.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2. 古都秋菊芳菲时 诗人兴会更无前
  3. 青春诚不悔,诗意耀中原——“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系列活动侧记
  4.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我与“青春诗会”的故事征集启事
  7.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 《诗刊》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河南开封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