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三首
王小妮
致海声
海边住了一夜
一直听见有火车在发动。
无数的赶车人
推搡和气喘
上上下下
临时的加急列车
最后的诺亚号。
天终于亮了一角
眼前的海无辜地摊开
空空荡荡
没有什么在它身上。
所有的都融于了水
轰响的,惶恐的,无处可去的
所有整夜折腾的家伙
只剩了还装在回声里的我。
太阳在对面
投下形状不定的流金
打扮这没人的墓场。
致粉蓝色
傍晚的海出现了粉蓝色
有点稚嫩,有点轻飘
有点不真实。
我试了试这可爱的水。
暖和的新海域
藏着未知藻类
年轻的离岛刚要拱起
正扑过来的都是新生的涌浪。
好像这世界还只有七岁
后面的一切都没来得及发生。
致渔火
夜深了,远远地有渔船挑着灯排开
像偶然获得光亮的一串沙子。
事实上渔网已经兜紧了东海
最先钻进去的还不知觉。
鱼群带着水沫
飘乎乎上岸
又飘乎乎撤下。
后来,月亮跳上来
探照灯一下子把我们覆盖
它的白故事开始
我们的黑故事结束。
只有渔火闪闪的继续
鱼们以为自己还安详地游在海里
我以为我还年轻地站在岸上。
听诗人朗读作品(外二首)
李琦
他们不是演员
读自己诗歌的时候
认真、专注,还有些羞涩
没有噱头,神情庄重
那些口音啊,各有来路
有的可谓云山雾罩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
来自坎坷、苦涩、怅惘和沧桑
来自敏感、爱、疼痛和思虑
山河草木,塑造过他们的一切
质疑、探寻、意味深长的感叹
都在他们的诗句里起伏弥散
那个福建霞浦的诗人
成为今夜的明星
这个曾经的水手
用兼有海藻、海盐、独特而苍劲的口音
慨叹着洗碳人的“十指黑黑”
这些心事重重的大孩子
这些在文字里胆大妄为的人
这些无风也起浪的文字魔法师
这些百无一用的书生
他们让这个夜晚带着自己的呼吸
有声有色,把倾听者送往远方
今夜,在浙江,在苍南
这个很少为人所知的小小角落
一群诗人,让世界
变得好了一些
日记片段
它是在天上?这宇宙间的孤品
更像是刚从海水里站起
这清澈的,刚走出波浪浴室的
白月亮。不止是美
一种圣洁感,一种超脱万物的魅力
瞬间,笼罩了天地
突如其来的美好,竟有点像打击
大海,明月,身边的友人
月光伸出慈悲之手,轻轻地
拂去种种覆盖,包括尘埃,包括年龄
我想起许多年前,一个男孩子
也是在一个月夜,在苍茫的北方
他对我说:永远——
他真年轻啊,而我,还要更小些
那天的晕眩之感,今夜竟重新降临
铭心刻骨。那是此生第一次
有人身披月光,向我表白
渔寮观日出
这一刻知道了为什么要有天空
当太阳升起,这种盛大
必须有辽阔作为背景
太阳从海面升起
它是最庄严的帝王
它的早朝光芒万丈
什么都变过了
或者更好,或者更糟
只有它,还是这么热烈、夺目
每日君临,却总像是新来的
让我失望的事物与日俱增
惟有这自然之美,依旧让人震撼
这样的光线,其实也是箴言
我相信我已经有所领会
致大海(外一首)
雷平阳
看见波光闪烁的大海
必然就会看见狂喜的波涛
高举着群岛游行
又在另一番狂喜中
抱着一头巨鲸安静地入睡
海水,本来就是褪掉了颜色的血液
我永远不敢因为敌对
而激怒它们
不敢在落日靠近海面的时候
往里面滴入,自己的
或者狮子的一滴鲜血
大雾
大雾让他们像三个影子
争论着要命的问题。言词激烈并配之
斩首和灭门的手势
其中一个,从腰间拔出断剑
一挥,拦腰砍断了他们中间的那棵白杨
白杨像灰伞一样倒下,消失很久
才有鸟群从它消失之处飞起
他们的争论渐次超于互相诬罔、挑畔
三种声音,是伸向对方的三条
分叉的蛇信,没有妥协
坚持了看一场电影
所需的时间,另一个人
高扬起长刀,快速地下劈
几只模仿他们说话的鹦鹉掉到了地上
羽毛在大雾中向上飞舞,鲜血
从大雾中渗出。他们继续争论
又坚持了举办一场葬礼
所需的时间,冷兵器撞击的声音
传了出来。大雾越来越浓稠
近在眼前的大海、天空、群山都被移走
灰白色的物质统一了他们的领地
偶尔有人从雾里来访,都会给我们带来
死去的天鹅、骏马和猛虎
落日仍在天上(外二首)
娜夜
退潮之后
孩子们追赶着横行的小蟹
我们并未掏空所有的大海
小蟹每钻一次沙洞
海滩上就出现一朵沙菊花
我数着
数不尽
孩子们踩着浪花越跳越高 这么美
我们也不再谈论无穷的远方——
被塑料袋堵住喉咙的海龟
油污粘住翅膀无力起飞的海鸟
集体自杀的海豚
罪恶均摊
大海的苍茫也来自我们内心
落日仍在天上
它投射在海上的光 像一根燃烧的蜡烛:
……要忏悔 不要忏悔录
——突然想起木心 我用舌头舔着大海
在玉苍山
在玉苍山
我有过一声惊呼:我的影子
大雾弥漫的重庆
我已经很久没见过自己的影子了
而在我生长的西北高原
这是多么平常的事
万物有其影
我有失而复得的喜悦
我是一个有影子的人
——在碗窑古村落的戏台上
我走着碎步
甩起撩袖
用戏剧的唱腔继续念白:
在西隐禅寺它又回到了我的身体里
海边看云
云朵自在
我一脸阳光
呼吸均匀 舒畅
一朵云曾经是一把小提琴?
两只发烫的就要自燃的鼓棒?
八岁的小女孩在广场被挤丢的一只花布鞋?
——我陷入回忆 大海准备着明天的日出
玉苍山之南看明月升(外二首)
李元胜
海上之月是银质的
它复杂的镂空,人间不可见
以巨大的力量
吸着转向它的大海
让它起伏、翻滚
仿佛一场永难平静的巨梦
最终,大海不得不
交出所有闪闪发亮的东西
任它们飘浮在水面上
多少年了,命中之月啊
它复杂的镂空,吸引着我们
像大海一样难以平静
我们奔走、挣扎
抗拒着,又热切地期盼着
不知什么时候
才会交出终身隐藏的银器
海上日落
宇宙中这辆孤独的马车
再次来到这个时刻,告别的时刻
被它镀亮的大地和海洋
心有不甘的我们
都将留在巨大的阴影里
我们燃烧的部分
我们的发芽、生长和开花
我们的奔跑、欢笑
都来自它
我们的哭泣、黑暗
来自于转过身来的自己
不是,我们不是反光
而是它通红的碎片
历经千万年的冷却和锤炼
仍然不知
燃烧的意义,发芽的意义
哭泣的意义
玉苍山
对另一座山的回忆
能让眼前的山变得模糊
半山以下弥漫着雾气
而我参与了这场制造
玉苍山毫不介意
它低调地后退了半步
隐身于暮色之中
露台上,我远远望着它
犹如看到镜中的自己
有衰草在头顶晃动
有落叶无可收拾
我们丧失已久的力量
还不知道何时能重新拥有
像它一样,在古老的天空下困惑着
却永远不肯妥协
仿佛怀抱乱石多年
在彻底想清楚之前
一再拒绝把它们放下
10月28日,在浙江苍南海边的星空下(外一首)
汤养宗
越走越寂寥,越空掉,1990年2月14日的
旅行者一号,身怀决绝,走得很孤独
蓦然回眸,喊了一声“苦”,太阳系已成为
一丝的光晕,但还是找到并传回了
那个淡蓝色斑点,对,那正是你我居住的地球
多么意外的、悬浮的微尘,前不着村
后不着店,谁也没有提醒地
人类就在那里携带并使用着各自的
欢乐和苦难,用不同的宗教要这与要那
大手大脚地,就设立起自己的幸福与命长
不知我们也有一厢情愿,不知天宇间
从来就没有谁在意过我们的孤独与无助
以及,作为盲目又尊大的尘埃,今后将怎么办
2013年9月12日,又有迹象表明
旅行者一号已抵达太阳系边缘的“过渡区”
再过4万年,它将抵达下一个恒星系
而今晚,我、李元胜、娜夜、李琦、王小妮
五个中国诗人
正在自己祖国的浙江苍南海边的夜空下
对头顶的星光谈到了这些话
梦游记
10月28日,夜宿渔寮村,窗外是沙滩
鞋边上就是海。是夜,我梦游了
有人在很粗鲁地喊我名字,喊我这个贬值的老水手
声音一阵一阵,一浪一浪,一步一回头
我起床,摸向前,说我来了,便一头撞在玻璃门上
更远的一场梦游,发生在四十年前
我在这片海当水兵,四十年不过是窗内与窗外
另一块玻璃门也是透明的,这个汤养宗
时时也在探寻着那个汤养宗,那晚有月,也有约
真个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人约透明的玻璃门后
出生地(外一首)
熊焱
我确信,这村路上拾级而上的脚步
是我年近不惑的中年,重返童年的背影
我确信,尘封的碗窑里
烧黑的岁月,有一碗是我白釉的青春
我确信,那个吊脚楼下晒太阳的老人
正是我的暮年,白露偷走我双鬓上的黑夜
从村口走到山巅,我确信这苍翠的山岭
是母亲的臂弯,容纳我疲惫的梦从晨曦中起身
只是,只是我不配做她的孩子
从这里离乡的人已走得太远
我们都辜负了这美好的出生地
瀑布
山坳处听见水声
仿佛是一抹琴音把我从梦中喊醒
转一个弯,一挂流水站在崖头
晾晒着白花花的银子:这是献给我的
灵魂的白银,是心灵从高处落下
在低处获得的回音
让我挤出红尘的喧嚣,千里奔来
从中年逼仄的门缝,独望银河的一袭月影
车过大渔湾
池凌云
透过波光闪烁的海面,
我看到蔚蓝的荒原之心
和弯道上几棵模糊的小树。
岛屿比昨天遥远,从海面伸出的插杆
形成不同的图案,用于养殖紫菜
或者还有别的用途。
我渴望读到明晰的启示,
但我已不再是一个负有使命的人。
在内心的焚烧中,
我抬头,只看到海平面无声展开
像一张张方格花笺
却被禁止再写下什么。
渔寮月夜(外一首)
手格
是另一个出口在召唤,明月浮现
在广袤的幽不知深的黑暗隧道里——
边界清晰的
光的明亮背影
拖拽着
坠落的
整片大海的幽暗
在高速的分离中
拉长的
静止的
光的琴弦
醒目又纤细,照耀涌动的墨玉
一路照耀
到我脚下——
它的升高是我们在不停地向低处跋涉
一道布满缺口的刀锋
斜斜地拽过庞大的磨刀石
无数细碎的浪花闪耀着幽微的白光
切割过黑暗的幕布
潮水涌动是一次次挥刀的过程
涛声翻卷着深底的隐秘
默默地撕扯出白银的低叫
拍打在沙滩上
有三个更加黑暗的影子
像三截焦黑的木炭
有人在高声吟唱——
今日真好,只有三人
这时,汤养宗、聂权和我
走在沙滩上
法云寺
玉苍山法云寺
院子里有摩崖石刻“皇朝寿山”
相传是明朝正德皇帝的笔迹
没有人去考证
它的真假改变不了山野自然的归属
在这古闽越交接处的蛮荒群山
苍茫气势里多了四个字
改变不了山脚下的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
法云寺的开山祖师法名三段
圆寂时断头断身断腿
一段喂鸟,一段养龟,一段饲鱼——
还它山野荒芜
还它野蛮生长
还它声名俱废
然后,留一座寺院
圈一则传说
从枕木、钢铁和玻璃房的街区出走
我在玉苍山寻找一把斧头
在福德湾明矾厂故址
柯平
三百米多一点的老街
八百年少一点的历史
曾经是国家的净化中心
每家水缸里都少不了它
工业时代已经过去
民国风格的小铁轨
输送的也已是旅游商品
只有烟囱代表过去岁月的高度
在游客的照相机里依然耀眼
采矿区、居住区、炼矾区
咖啡馆、时装店、民宿
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奖颁下时
为唐公朱师勤做肉燕的技术
亦已天下闻名,因为他知道
这个时代不需要明矾
即使它曾经是全球唯一的
也是最大的,时间的力量
温情而残酷,一种生存方式
终将为另一种生存方式取代
而我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除了感慨,敷衍,除了说
“肉燕和明矾
都是这世界上的好东西”
实在想不出更深刻的话
在玉苍山攀爬摩天石
王孝稽
“没有把住玉脉,玉比人更容易走神,
目光放空一切,这里所有的玉,走成摩天石”
命令高山,结巴成碎玉
燃烧的海拔,是饥饿年代的砍伐高度
众神经常眷顾,所有的草木
立场坚定
即使掘地三尺,也要佯装占有
掘玉者发绿的眼神
或藏于郁郁葱葱之中,抱回的露珠
孤独地凸起。我的少年时代,从不说谎
永远无法收回那缕光
穿过所有的匮乏,自言自语
摩天石,如先人的脊背,把尊严腾出来
让给了攀爬
回到生活,从未找到如玉的诗眼
大玉苍,陷入一片云海中,在苦思
昨天,我和众人顺壁而下,遇见鱼的骨骼
时间的鳞片说,多少个世纪前
前方曾是一片有鱼儿哭泣的海域
玉苍山归来记
卓铁峰
失去山里人的身份已很多年,
这个烙印本与生俱来。
像雨水,打在额头就能感知它的温度。
像光,走马江湖,心有慈悲和期待。
其实我是个容易满足的人。每次上山,
遇见大块岩石卧牛那般露出黝黑的脊背
就想趴上去,仿佛时光倒流,
仿佛此刻便是拥有。
岩石表面那些粗砺,于我而言都是犒赏。
它经自然风化成旧物,自内而外
开出沉默的花。于是我喜欢上了苍茫,
不关心明月守身如玉,我刚满十六岁,
坐在村后山的脊背
暮霭沉沉,茫然四顾。
落日奇观
黄崇森
如一个器皿盛满了
水果的骄傲
我以如此决绝的方式
选择了秋天的轰鸣
把一架钢琴砸在礁石上
把十架钢琴砸在礁石上
把一百架钢琴砸在礁石上
我看见停留在空中的自己
像一团透明的雪球
扔进黑夜。黑夜长满了锐角
我长满了雨水和尖叫
也许我就是那丛白色的鸟群
对着水中的倒影俯冲
当大海上升到天空的高度
我衔着一枚热泪
落入冰冷的手掌中
福德湾,矾的传说
陈鱼观
福德湾的石头姓矾
平凡石头与平凡的人们相依为命
千百年来,福德湾始终相信
被一块矾濯洗的世界——
清净而无争
但凡经历过浑浊的岁月
总是将矾看作信仰
千锤百炼的福德湾虚怀若谷
福德回报让矾山留住了最好的自己
石头虽已冷却
可我不敢打探挑矾古道的那一头
是否有人将矾投入水中
福德湾习惯在自己的血液里
添一点矾
碗窑
陈世茂
用一块瓷片诠释一种美 碗窑是有底蕴的
明代的吊脚楼还在 水碓没有失哑
年迈的窑床压着青花的秘密
是时间将一块泥土流放
在山坳里发酵
一段流水 一座水碓
链接它的前世来生
我看不到时光深邃的黑
在一片旧址里摊开想象
该怎么给散落山坳里的残片缝合伤口
明清的风雨一遍遍淋着疲惫的石板路
行人来了又走 谁触摸到瓷片的温度
回头望望 碗窑还是一枚残片上的伤感
苍南夜月
聂权
苍茫的海上渔夫在夜读
涛声也在读他
山海间的
平衡打破的奇崛
奇崛组构的极致平衡
静美渔光曲的任一微细部分
所含的奥妙
都可让世间大师叹服
不辨面目的渔夫身处的
是古今通道
是出入宇宙的不二之门
是幽微秘径
是源头,亦是去处
被一道粼粼金黄和广袤黑暗
运送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