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我向往的境界

作      者:张红樱
作者简介:张红樱,曾在军旅17年,现居北京,供职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国外城市治理变革与经验》,编著有《垃圾的故事》、《生活垃圾词汇手册》、《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丛书、《......
诗集简介:丝绸之路的行走,月照边关的军旅,迷失城市的行板,倾心唐宋的吟唱——此书收录的70首诗歌,呈现给我们一个多维时空。历史与文化的追思,战争与和平的观照,内心与外界的冲突,还有,泪和笑,爱和伤——诗歌弹奏出感性与理性相协的和弦。苍凉深沉的长歌,自由浅淡的短章,别有意味的十二行,古风古韵的仿宋词——多变的形式,伴随着诗人不变的追求自我的脚步,以及郑重地向诗歌国度那悠远传统的深深致敬。 从少年到中年,诗歌如影相随,自然生发,让人纯粹,让心安静,这是一种幸事。诗人期待将这些时光和美好与你分享。
序言: 以超越马背和鹰翅的急切 ——序《雪域,我向往的境界》 (哈萨克族)艾克拜尔·米吉提 这本诗集吸引了我,或许与其强烈的地域特色有关。那是我多次走过的河西走廊。“风从这里走过/找着自己的脚印”(《河西走廊》)。读着诗句,我很难与那个看上去有些柔弱、单薄的女性关联。她曾经在那里的军旅生活过十年,于是便有了军人的风骨。“群山已经习惯/立成冷峻的剪影”(《雪域,我向往的境界》),那是举目便可尽收眼底的皑皑雪峰,将冷峻融化成冰川雪水,哺育着这一方大地。因此,像诗人所言,“阳关老了/夕阳还在”(《阳关》)。当然,诗人的眼光是独特的,她看到“石头在这里长出故事/泥沙在这里长出艺术”(《莫高窟》)。这便是河西走廊,它像一柄长戟,深深地插入大漠戈壁深处。于是你会看到,“想象你会启程/以超越马背和鹰翅的急切/还会有一种歌声/附着于你的飞翔”(《箭矢》),诗人的诗句像一支箭矢,飞鸣镝呼啸着穿越历史长河急切飞来,千年的图景浮现眼前。 然而,虽为诗人,作为女性作者却有其独到的感触。“战争/不定的经期/战场阵痛剧烈/硕大的产床/。。。。。。
后记:翻完这些时光沉淀下来的诗句,让我们聊聊诗歌之后的故事吧。 从豆蔻年华开始写诗,15岁发表第一篇诗作,到今天,已快30个春秋。 诗歌之于我,就像一个青春时代结识的老友,即使久未谋面、疏于联系,但是总会时时想起,心心念兮。一旦见面或者联络上,那种熟悉和亲近、默契,犹如明媚阳光,花朵芬芳,和风轻拂,清水洗涤,心有灵犀,心有悸动,妙不可言。 诗歌之于我,是治愈系,所有的伤,转化为诗句后就慢慢结痂了,然后生成新的皮肉。诗歌之于我,是保持童心的秘药,有一双诗的眼睛,一颗诗的心灵,总会有新鲜的视角,保持审美的惯性,从而不改自然、简单、清澈、温润的底色。 整理这个小册子的过程里,也回顾了下自己的诗歌之路—— 第一程,从黄河之滨的军校开始,一个有“军中清华”美誉的理工科院校,社团众多,文化气息浓郁,是军校中的奇葩,成了诗歌小苗萌芽的沃土。当年,一位应用数学系的师哥,也是即将成立的院团委“绿荫诗社”的首任社长,在各学员队的黑板报前溜达,发现我的一篇小文,很有诗的感觉,随即发展我入社,这是最应该写入创作大事记的事件吧。之后,在诗社迅速成长为分社长、副社长,参加诗会、发表作品,迎来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热门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