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来参加《中国诗人》创刊30周年纪念庆典,坦率地说我不是因为一个城市,而是因为一个刊物和我敬重的一位兄长,因为《中国诗人》编辑群体来到沈阳,我很少说敬重这两个字,是因为这两个字的分量很重,而如果我感受到了这样的分量,那么这个刊物和这些人便一定是非凡的。
《中国诗人》具有响亮的名字,这么一个纯正的诗歌艺术类刊物,在经济发达的上海难以为继,却在经济并不发达的沈阳一直生存了这么多年,而且,这个城市竟然存在着两个诗歌刊物——《中国诗人》和《诗潮》,这是一个奇迹,在中国所有的城市中,这是一个奇迹,对中国诗歌说来,这也是一个奇迹。这跟经济因素和地域等等因素好像都没有什么关系,唯一一个至关重要的,是因为人,因为这里有一个、有一些把心思用在诗上并且全身心投入的人,罗继仁老兄编《诗潮》的时候是这样,现在编《中国诗人》也是这样。罗兄身上有职业编辑固有的风范,这几年我总提职业编辑,是由于我发自内心地对我的编辑同仁们有深厚的感情,尤其是看到他们还坚守在生存状况并不太好的诗歌刊物,想起他们,心里就热,就动感情。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是《中国诗人》的读者和作者,我的一些重要的诗作,就是在这个刊物发表的,比如最近的《与己书》九首。这份刊物有独立的属于自己的观点和声音,有前卫的视觉和眼界,有成熟的的办刊风格,其持续而大气的风范显而易见。
评价一个诗歌刊物,关键是看它是否表达了诗歌内在的标准和尺度,这是《中国诗人》编者们辛勤劳作的更深刻的意义。这个是起码的编辑态度,也是基本的行业技术,以及更严格更高远一些的人与诗的精神。这样的刊物这样的作品给外行看,是好读的,是精粹的,给内行看,便有着鲜明的、确定而且明晰的指向意义。编辑这个工作,在基本硬件指标上,有着比通常行业更大的弹性,干得好不好,表面上可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但在更高的专业水准上衡量可以相差很多。我们其实已经看到了一些刊物的腐朽、轻浅和粗制滥造。而要把刊物办出品位和档次来,自然应该是《中国诗人》这个样子。《中国诗人》把诗人们自然的诗歌写作和刊物编辑的“切削”呈现得非常专业和经典,我们迄今拿到的每期《中国诗人》都是珍贵的,这实在太不易了。一个建设了自己风格、品位的刊物,我们有理由敬重它。
我理解我《中国诗人》的同仁们,因为几乎所有的诗歌刊物的生存状态都相同或者相近。我还想到了我曾经说过的两个词:一个词是专注,这些年,罗兄和《中国诗人》的团队是专注的,专注的来做这份刊物,专注地面对诗歌艺术。这种专注让他们的高度凸显。再一点是品位,《中国诗人》杂志不是最应时的,不是最喧嚣的,但一定是有价值的,持久的;《中国诗人》是开放的,是包容的,但不是一个流派或几个流派的旗帜性刊物;《中国诗人》不居高临下,不人云亦云,不曲高和寡,也不迎合粗陋,栏目设置大气开阔,体现了这个刊物的价值。能够看到,这些年《中国诗人》的朋友们不浮不躁,塑造着《中国诗人》让人认同的尊严,他们显然做得相当到位。我在《中国诗人》看到了诗人们各自富于个性的气势、内涵、色彩的作品,他们在30年来的各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的文字高度,这得益于《中国诗人》纯正的诗风正和编风。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这些年来跟罗继仁老兄的交往,我与罗继仁先生是上世纪80年代相识的,几十年了,虽然见面不多,但可谓知之甚深。2006年12月,罗继仁先生发邮件约稿,在通信中得知,罗兄当时刚从医院打点滴回来,感冒十多天了一直未愈,造成肺内感染,但还是在病中约稿、编稿。他说:“《中国诗人》我1999年从上海老黎(焕颐)手里接下来,已经办了八年多,这全靠诗友们出钱出力支撑的结果,真怕有一天黄在我手里。2007年经费有了着落,但继续办双月刊还是比较吃力,只好改出季刊。”当时我还在编刊物,罗兄对我说:“操办我们这样一本刊物,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实在不易,当今诗坛也有一些敬业的编辑,已经为数不多了。”他的这些话其实是一些执着的好编辑们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我们彼此的一种期待和约束。后来我跟辽宁其他朋友聊天,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他除了一个人约稿、编稿,还要校对,甚至邮发这样琐细的事情他都要亲自来做。罗兄毕竟也不年轻了,当时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听了以后的确很觉得心疼。这段经历,我当时记录在了我的博客中。说实话,扪心自问,我自愧不如,离开刊物以后,几家刊物请我去做他们的策划或是其他,我都拒绝了,我们省的年轻人也劝我把《诗神》再办起来,我当时也没有答应。坦率地说我有私心,我想把更多的时间放到自己多年耽搁的写作上,我知道当编辑,你这把灯就是有再多的油也能耗干,在这方面,我跟罗兄一比,境界显然就差了一个档次。
我之所以重复了这么多的旧事和旧话,其实是想说,好的编辑和诗人应该是理想主义者,一个好的诗歌刊物,更要有一批理想主义者。当今的世风之下,办一个诗歌刊物真的不容易,尤其要办好它,便要耗掉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几乎全部精力。一个编辑,需要学识,需要教养,需要持久的人格因素,不是苛求编辑一定是一个完人,但他应该是内心纯正、纯净的好人。真的不是什么样的人都能当编辑,什么样的人都能编好刊物,什么样的人都有资格面对作者。所以想起 “职业编辑”这几个字,想起罗兄这样的职业编辑,就觉得内心与他们特别有默契。
《中国诗人》创刊30年了,正是由于罗继仁先生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使之成为中国诗坛具有创造力和恒久感的诗歌刊物之一,她权威、经典,大气、多元、凝重,它延续着中国诗歌传统,与我们的诗人们一起,塑造着当代中国诗歌和诗人的基本面目,我想说,中国的诗歌是伟大的,中国的诗人是杰出的和伟大的,而我们扎根在这个北方城市的刊物《中国诗人》,同样是灿烂的和永恒的。
2018年11月8日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