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张战的《陌生人》跻身第17届深圳读书月的十大好诗之列,她的名字也因此进入当代诗歌写作者的视野,尽管如此,诗歌同行和读者对她所知,仍然非常有限。湖南长沙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职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如此而已。她是一名老师,但她几乎对任何人都称呼“老师”,她的谦逊不是礼节意义的,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根植于传统的“谦逊”,来自对孔子之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透彻认知,还是T·S艾略特在《四个四重奏》里所说“谦卑是永无止境的”之清醒自觉?这对于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充满狂狷之士、不乏革命激情和传统的湖湘大地,她无疑更加显得爽朗出尘。她喝着湘江水长大,在她的语言和举止中,却从未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姿态,相反她更契合“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的情境。近年在一些诗人聚会的场合,我有幸见过她几次,她笑容清澈,嗓音带着童声,温雅而明媚,具有真正的诗人气质。在当今这个世界物质化、诗歌边缘化的时代,诗人的形象在大众眼里,是带有某种狂妄、自恋而又酸腐的气质的,这种印象来自于作者和读者两方面的误会,实际上是一种“陌生”,或“陌生”的一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张战是一杯动荡不安的湘江水里明矾,我们也从杯子里的澄清过程慢慢发现《陌生人》的一些属于猜测又不全是猜测的来由:她延请陌生人登堂入室,在这个充满戒备的时代她何以如此热诚、没有戒心?拟或正是源于她的谦逊,源于一个真正的诗人理应做出的一切——或许可以称之为担当的东西?《陌生人》几乎可以让萨特的“他者即地狱”的论断土崩瓦解,那么它的内在支撑又在哪呢?
几年前我在凤凰遇到一个青年,碰巧是张战的校友,只是他没有毕业就离开了学校。他蓄着长发,清瘦,忧郁,沉默寡言,喜爱哲学和电影,没有身份证也没有户口簿,每次去外地必须去派出所开临时证明。除了“儿子”这一身份,他不再有任何世俗意义上的身份。他潜身在大湘西偏僻的腊尔山支教,那些脸上带着黑炭、眼睛明亮的孩子们是他唯一倾谈的对象。他不是不可以取得身份而是蔑视世俗身份的价值。在他那里,“我”是一个孤独的存在者,其余一切皆他者,“我”和他者的交会即命运,而命运是不可把握的。这种带有厌世色彩的宿命论观念生长于一个年轻人的脑子里,——当然只是个案,和人到中年的张战比照,就显示出巨大的反差。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活在一个永远的童话世界里,但超越于世俗的淤泥又根植其中,对一个诗人来说,便不是那被无数诗人或文学家赞美以致堆积大量陈词烂掉的荷花或莲蓬,而势必是语言的意外。在张战的诗歌语言中,读者能够感受到这种意外,它以一种清澈和干净的想象带领词语飞离现实,又不是一种凌空蹈虚,是感受性的而非思辨性或观念的产物。尽管如此,一个诗人排除了对于陌生人的陌生感,除了显示了一种抽象的悲悯之外——尽管她是以油烟味浓厚的生活现场达成,我们仍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困惑,而一旦困惑消除,我们就不得不对这首隐去了深层发生机理的诗重新审视,并刮目相看。
最近由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出版的诗集《陌生人》共分为四辑,每一辑的作品没有明显一致的主题,也没有标注写作时间,因而很难从时间的角度去判断诗人写作的演变,也无法探寻语言背后的观念和内心的变化,因而只能作为一个时期内的写作汇集,从中去窥看语言的秘密。《陌生人》涵括的作品,大致是围绕着生命、爱情、亲情和死亡的主题展开,散淡于“此时此地”的感受,都在诗人温情的凝视下化作了诗歌的形象。对于生命的思考,作品中隐约出现了一个支点:它稳稳的就像父亲在写字,“唐古拉山的茫茫冰川/平展柔软/风吹不动”,一副崇高宏阔的画面,转眼化成“父亲写字用的宣纸”,显然这已经不单是一种稀松平常的修辞转换,而在某种意义上找到了一个背景,或一个支点。在中国的传统中,父亲的血脉里更多传统主导性的东西,对子女的影响也最大。父亲是她的背景,也是她的支撑——
在桂林,夜半三点野战军拉练回来
母亲抱我在欢迎的人群中接他
鞭炮里声里他冲出队伍
高呼着把我高举过头顶
——《七月半,我接父亲回来》
这种爱的支撑在幼小的记忆中延续并向天地间延伸,然后在《西藏十章》和《编号》中大规模回溯。支点已经稳固,支点成为新的支点——一个记忆和传统承先启后的支点。这个支点的光亮交织着父亲临终前凄惶的眼光、唐古拉山天葬台的雪光和布拉达宫菩萨金身的光芒,更有诗人明澈睿智的目光——
所以呀菩萨
你有你的庄严和悲悯
我有我的愚钝和固执
——《西藏十章》
诗中的音响出现的这样一种迥异于日常或洋溢着童谣欢快的嗓音,高亢,激越,又婉转绵长,似乎是非张战的,然而正是张战的,是那个在厨房里张罗、对坐在桌边的陌生人没有任何恐惧和戒心的张战,是一个贯通他者之后淡定站立于“此时此地”的张战,她在《编号》中的一次假声变嗓,声音浑厚,中气充沛,为这个声音支点更拓开了低音区的音域。
《编号》是一首长诗,诗人自拟为死后的父亲,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转换化解了生死阴阳的界限。它不求《神曲》宏阔的结构,却从那借得一个极好的入口。编年体式的叙述,情感丰沛的抒情,饱满的气息,复活了父亲的一生。个人和历史,荒谬与恐惧,交织在一个贯穿的过程,是贯穿时代的过程,也是一个贯穿他者的过程,而在苦难和光荣中,“我不明白我一生真正的悲喜”,明白了,不在言语中,而在日常里;不在恐惧中,而在此时此地。甚至在“当我不是我时/我是我了”的悖论中,“我,一个编号”,有了存在的价值,可以作为对虚无的永恒抵御。
至此我们再回到《陌生人》这首诗,就不再有困惑了,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对诗中一个女人亲切的絮叨和叮嘱冠之以“悲悯”。《陌生人》的日常唠嗑般的声音,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浑厚的声音底座,显得非同凡响,就像海水中的浪沫而不是白云上的霞光,真实可感,亲切动人。同时我们从此出发 ,回顾诗集中的作品,又有了一番不同的感观,无论《四月枞菌》的空明、《葱油饼》的热烈,还是《听鸟》的恬静、《买》的明澈,都有了别样的风致。
张战的写作显示出鲜明的个人性,即便《编号》个人史的恢弘叙述,也显示出她对个人内心情感的遵循和语言法则的服从,是一种比穿戴整齐的历史更具血肉的书写。她的每一首短诗都是个人性的,从来没有偏离她的生活现场。尽管她的诗没有明显的地方性标记和地方性知识的浸染,但并没有使她的作品面目不清,因为但凡这些地域性的风俗或传统文化,也已经作为“他者”被贯穿,融入到了她的精神气质、她的诗歌语言的气息之中。同时,她的写作又是敞开的,不拘囿于个人狭隘的空间和私密感受,而是留出了一条通往普遍性的路径。比如这首《买》——
我什么都买
在我最软弱的时候
黑色丝巾,刺绣麻布靠垫
一个小牙签罐,仿古烛台
买下哑铃,竹编废纸篓
融化的冰淇淋,不爱吃的水饺
裙子,鞋子,街角乞丐的讨钱筒
显然这是一种十分女人化的行为铺排,带着发泄情绪的种种姿态,而作为一堆现代生活中从未进入诗歌语言的物品,摆脱了物性的拘囿,在诗中获得了诗性。
我以买主的身份走向它
买下我吧,其实我在说
买下我的软弱,怀疑,厌倦
我每时每刻必须做的不情愿的选择
本是作为买者通过“买”这个行为试图获得心理安慰的语言行动,巧妙地转换为“卖”,即请求对方“买下我吧”,买下我的……直至进入“万物皆有归宿/哪怕一粒微尘”的哲学之境。从最庸常俗套的买卖关系中发现一种人生的境界,视角别开生面,最重要的是,在一个爱美的女诗人这里,她对于不同的语境应发出什么声音,有着清醒的认识和自觉,因为此诗的发声背后同样有着悲悯的情感,它的余音一直缭绕到人的终极命运的上空,所以如何来得半点甜腻和柔美,直接,简洁,语气坚定,词语像钉子一般,节奏像进行曲一样。就是这样,它显示了张战的写作开始进入成熟之境。
大多数时候,张战的嗓音始终带着清澈的童声,这个声音在语言中延伸,获得形象,成就诗。这些诗是《小橘子》,《小河妈妈》,《苦瓜宝宝想妈妈》……纯净,清澈,透明如镜子。有时候她的声音又带着民歌的清新和清亮,如《春笋》——
瞧见竹叶青青
竹雀在叫
他听着想说什么
又忘了
这岂不是陶公“此中有真意,欲辩又忘言”的现代版?顾随推崇陶渊明,说他的诗“恬静中热烈”,高于老杜的热烈敏锐却失之于“燥”。张战的诗在风格上直追陶公,热烈活泼而又恬静,恬静中又婉转空灵。比如《我只对你胡言乱语》,在爱的面前,语言的速度和节奏加快了——
老虎狂喜的方式
就是奔向天空
飞成大雁
这种腾空而起,正如隔空得月,语言获得了神采和弹性,惯常的思维逻辑被颠覆。“我只对你胡言乱语/我耍赖/你都懂”,奔放的想象收于呢喃的情话,语言生根了,张开它饥渴的嘴。
而张战在低音区的运作,更见其厚重,饱满。比如《编号》里父亲讲述大哥的命运时,那个像过去中国千千万万妇女一样被包办婚姻埋葬的大嫂,其悲剧性的呈现直接而冷静,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大嫂拿着锤衣棒在三泰街的水井边
井壁上长着绿苔藓
饿呀,饿是一张绿得发黑的脸
永远湿漉漉浸在井水里
低音区的个人命运浮沉的动静,穿透了历史的大动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诗人对广义他者的穿越。这种穿越犹如穿越丛林带着的荆棘、花香或苔衣,已经沉入诗人的心灵体验然后溢出,发声,而且带着确凿的时间和地理标记,诗所萦绕的空间坐标更清晰了。这是《编号》的另一个显著特征。
值得顺便一说的是,张战把城市生活现场的细节延请到诗歌的语境中,带来了语言的意外和熟悉的共鸣,倒不是说城市生活的题材由于其现代感而更具现代性,而来自乡村背景的诗歌意象就显得陈旧,不是,真正的问题是你面对当前而又能从现象世界的芜杂和板结中抽离和超越,体现一个诗人真正的能力,因为诗的本质不是复制而是重构性的。我们在找到张战克服“父亲眼里的凄惶”的恐惧之后的支点,一直到她洞悟“我不是我时/我是我了”,就不难判断《买》蕴含的深刻的洞察力和《陌生人》隐藏的看似平常却奇崛的重构性结构,也许这种内在的微妙的转换能力更多来自于灵感推力而不是技艺,惟其如此,诗才真正成其所是,文明的最新成果之花也得以在诗的树枝上绽放。
在当代中国的诗写生态中,语言的运动似乎不是河流的流动而是赶鸭子前行,总有一个言说的声音在哦哦哦,实际上是深恐丧失“我”的存在而我我我,而这个“我”的声音不断发出来自大脑而不是心灵,是“想法”而非“感受”,因而语言的向前运动更多借力于修辞而不是直觉。或者在观念的声音和直觉之间去寻找语言的缝隙,诗常常是不知所终陷入极端个人化的神秘胡同,却引为先锋。或者反修辞,拒绝隐喻,寻求事实的诗意,唯口语至上,去掉分行就是一地鸡毛,远离了诗的飞鸟特征。这些对诗学的误解充斥于诗坛,像流行病一样一个传染一个,并在诗歌的名利场和文学的权力下加重低烧的症状。在这样的诗写生态中,张战的低调,谦逊和远离诗坛的喧嚣,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她的写作,当然更多缘于她对诗学的独立思考。她的写作是河水的流动,不是赶鸭子前行。她不排斥意象——意象在她那里是增强了语言的凝聚力和概括力,而不是观念具象化的修辞,或者说她的想象是直接性的而非表达性的;她也最大程度倾向口语——口语的语气、结构,重于描述性,直接,简洁。如前所述《我只对你胡言乱语》,一堆意象如果没有日常性的接纳,就不是羽翼饱满的飞鸟而是羽毛乱飞了,其中体现的内在平衡正是标志着诗人的能力。而将唐古拉山茫茫冰川轻轻放置于父亲的写字台上,就更不是简单的修辞转换,不是简单的举重若轻,而是记忆纯熟的高低音切换,一种巨大的平衡能力。张战的写作走在汉语诗歌写作的雅正之途,她的发声方式是独特的,也是亲切的。
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人张战树立了榜样,至少在语言中。在她的诗歌中,看上去很少有时代的挖掘机的触动,振动棒的嗡嗡声的骚扰,也许她不是回避而是的确没有受到困扰,或把这种困扰隐去了。她作为一个父母宠爱的女儿,丈夫深爱的妻子,一所高校的老师,在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中成长、生活,她的诗更多展开一个明净空灵的向度,而较少向当下的噪音中去抓取词语的尖锐。但是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遵循内心,刻意的打扮自己的声音只会削弱诗而不是相反。
张战的诗歌写作在艺术上已经日臻成熟,形成了独属于她的温婉而轻灵、冲淡而渺远的风格特征。她的写作是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走过来的,由于作品的景深限制,很难看到她是如何在艰难的语言之路上甩掉了那些陈词滥调的包袱,尽管偶尔她仍会露出对那些唯美主义的脂肪的难以割舍之情,而一旦面对重大庄严的语境,她的诗歌音响中的童声嗓音会出现嘶哑,低音区的声音会沉着坚定的缓缓发出,这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是重要的,她的声音由于嗓音的丰富和鲜明的个性特征而获得了珍贵的辨识度。我们无需要求诗人参与“他者性”的剖析和建构,有一种穿越“他者”之后而无惧于陌生的声音的淡定,尔后亲切,平和,臻于冲淡而开阔之境,已有高格,足够令读者愉悦。
2018.8.27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