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诗派同题诗会:从珞珈山到乐山

作者:珞珈诗派   2018年08月13日 10:18  中国诗歌网    2093    收藏

微信图片_20180813100526

作者:王新才,陈卫,康承佳,李强,牧南,张彩雯,陶佳珞,周中华,李桑梓,方雪梅,梅朵,汪晓清,吴投文,陈勇


编前语


“蜀山苍苍,楚水茫茫。文脉贯通,共饮一江。嘉州八载,松柏傲霜。珞珈百年,桃李芬芳。劫波度尽,学道恒昌。乐山精神,地久天长。”这段刻上纪念碑的文字,言简意赅道明了乐山与珞珈山之间的血脉融通。1938年,1200多名武大师生冒着日军炮火,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一路西迁到民风淳朴、物产丰富的蜀地乐山,在这里延续了长达八年的弦歌不绝的珞珈故事。校长养猪,教授种菜,在破屋漏雨里打伞写稿,甚至点检行囊鬻旧衣,一碗喝到夕阳西。武大西迁乐山的八年,既是国难的八年,也是老武大人抗争与锤炼的八年。那些属于老武大人的炼狱与辉煌,凸显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坚守与薪传。而当时武大所取得的成就和国际声誉也足可傲人,在国内并不亚于西南联大。仅在乐山武大就读、执教、生活过的院士,就多达27人。从《汉语大字典》的编纂,到中国海洋学的创建;从大型亿次计算机的问世,到秦山核电站的落成;从祖国宝岛台湾的经济腾飞,到人类首次登月的圆满成功,等等等等,这些鼓动了历史衣袂的壮举,无不浸染着武大乐山时期诸多杰出校友的卓越才智与巨大贡献。而武大西迁乐山的八年,也得以成为当时最完整的一所大学,为这一方中华文脉的延续保住了根基。

时值今年武汉大学西迁乐山80周年,回望乐山八年,我们依然对乐山这一方淳厚水土,对于珞珈文脉承续与涵养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怀有深深的敬意与感恩;对乐山时期老武大师生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精神磨砺,亦在深深的景仰中藉以励志提携、后来跟上。有鉴于此,特推出“从珞珈山到乐山——致敬乐山老武大、纪念武大西迁80周年”珞珈诗派同题诗会,以期80年前弦歌不绝的老武大精神,能够在诸位诗友的笔锋中重现光芒!

——陈勇


微信图片_20180813100904

武汉大学西迁纪念碑(乐山师范学院官网图)


武汉大学西迁乐山八十年


王新才


当年战火遍神州,社稷西迁避寇仇。

学脉终依文庙续,珞珈暂赖乐山谋。

但教大道传天府,不向新亭泣楚囚。

谁解深情一江水,今犹浩浩下乌尤。



老武大


陈卫


这是一个滚烫的炎夏

足球 世界杯 全球不眠 阵阵狂欢

民谣 酒吧 股市的红绿 战争与和平

也都在膨胀 争执中放大

一些旧照片让我触摸到老武大

八十年前的春夏 阴冷和冰凉


苍白的樱花飘落 不得不收拾行装

穿过樱花大道  脸色与天空一样

灰暗的忧郁 沿着长江

他们逆流而上 滚滚的岷江

睁眼的乐山大佛 都不忍看见

一路上 不断加深的民族创伤


我不知他们经历过怎样的内心挣扎

没有听到他们在初建的课堂慷慨激昂

只知他们的实验室通宵达旦 还有死亡

他们不甘面临凌辱 破碎 毁灭和消亡

那里有家园 河山 独立 自由 知识 信仰

 

化作火星  遥远的深山 灼灼点燃

俯下身躯  血肉筑成 一道道城墙

无论在乐山还是珞珈山

他们都是雄伟的青山

是穿越历史隧道腾跃的火焰

镌刻于我们心头的不朽雕像


微信图片_20180813100900

武汉大学经济系1944年毕业生在乐山纪念合影。这届里有著名经济学家胡代光、陈文蔚,上一届有谭崇台


我变得如此渴望

 

康承佳


骨子里,我是如此恋旧,八十年

你知道的,这是一件多么悲切而危险的事情

于是学会深爱,比如土地,比如山川

以及黄昏里的木棉

 

在七月,一份怀念,两种深情,这时候

乐山陋巷深处,杂草苔藓,久违的夜色已经不够

古老的路径只适合对抗时间,又一次

和自己对坐,老久

 

八十年啊,其实我怀疑很多

但是我信仰人类

信仰神对万物,皆有期待,这时候

要是下雨,多好

 

相较于遇见,在武汉,在珞珈山

我更渴望重逢。所思恋的种种

这一刻都会因为雨水

变得,分外好看



勿忘在蜀

 

李强


勿忘在蜀

勿忘乐山

勿忘文庙、大渡河、第八宿舍

勿忘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国土沦丧

如何分前线与后方

勿忘这边战士捐躯那边书生报国

一样的辛酸与悲壮

勿忘饥肠辘辘中的朗朗书声

勿忘无边黑暗里的微弱星光

勿忘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勿忘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先贤们也曾中流击楫闻鸡起舞流血牺牲

看呐,看吧

先贤们前赴后继的呐喊与奋斗

终于将东方巨龙唤醒

 

勿忘在蜀

勿忘八年山河岁月

十四年苦难辉煌

勿忘松花江上、太行山上

勿忘复兴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勿忘一张张宛如隔世

清晰亲切的黑白照

先贤们忘我劳动创造并且微笑

先贤们眼睛睁得大大的

仿佛看穿了不可一世的

乌云滚滚与电闪雷鸣

仿佛聚焦于八十年后的彩色世界

聚焦于他们肖与不肖子孙

如何学如何思如何行

如何安顿好自己的一生


微信图片_20180813100855

当年乐山武大的校门牌坊——棂星门。(乐山师范学院宣传部供图)


逆流而上

——武大西迁80周年奉记

 

牧南


逆流而上

山,在水上行走

 

在时间的长河上,望你

你是一座行走的山系

在万物的激流中,望你

你是一列崇高的峰顶

在长夜的苦寂中,听你

你是梦中行走的灯火

在晨雾的纱幔中,听你

你是雄鸡破晓的啼鸣

 

逆流而上

山,在水上行走

 

香樟丹桂就在前面

红墙黄瓦就在前面

天府,就在前面

自由之血在山水间奔涌

眉宇间,舒展着龙泉出山的清丽

脉搏中,涌动着翠竹拔节的刚勇

山能行走,玉会鸣叫

天地之间,谁在看着行走的我们?

逆流而上

光,在暗中轰鸣

拱出磐石之夜的

是新笋般茁壮的黎明

逆流而上的

是自强弘毅的志士仁人

逆流而上的

是求是拓新的永恒的青春



从珞珈山到乐山

 

张彩雯


从珞珈山到乐山

漂泊的路该有多长

星空下的思念

该有多少失落和惆怅

 

就算是

珞珈山上的璃砖黛瓦

换作了

乐山脚下的茅草瓦房

就算是

珞珈山上的百鸟和唱

变成了

乐山里的毒蛇狼獐

就算是

山山水水的崎岖

和风风雨雨的猖狂

折断不了的

永远都是珞珈人

青春飞扬的翅膀

 

国破山河犹在

哪里有珞珈的灵魂流淌

哪里都是救国的战场

 

以笔为剑,以梦为马

书生意气的珞珈

何曾辜负过

那些漂泊岁月中的韶光

 

从珞珈山到乐山

从长江到岷江

且把异乡当故乡

历史

自会记录下

八十年前的那一段沧桑

 

可有谁

又会在若干年后

还能再度想起

 

那个落水孩子的母亲

痛彻心扉的哀伤

和自此以后

挺起胸膛的坚强


微信图片_20180813100850

位于文庙大成殿左边的崇文阁,为当年的武大文学院旧址(乐山师范学院宣传部供图)


乐山行

——纪念武汉大学西迁乐山八十周年

 

陶佳珞


七七寇焰甚嚣张

血染卢沟似虎狼

晓月悲吟家国恨

江山何处留书香

戊寅筹幄春寒峭

千里西迁保序庠

泪别珞珈黉宇远

溯江而上避兵殃

凌云古渡嘉州府

不辍弦歌飞海棠

文庙高崇设绛帐

圣祠肃静开芸窗

皇皇四院名师聚

滚滚三江文脉长

德业双修育国栋

明诚弘毅铸邦梁

漫天烽火老霄顶

倭寇空中施暴狂

离乱更添离乱恨

新坟又落旧坟旁

峨眉望月硝烟里

何日珞珈对举觞

八载春秋似炼狱

一朝胜利泪茫茫

棂星门外再回首

蜀水巴山牵曲肠

校长丰功耀史册

先贤懿范永流芳

沧桑八秩西迁路

常响警钟图自强

砥砺前行酬壮志

天高海阔任翱翔



见  证

 

周中华


知识分子,这民族的脑细胞

大学,这民族的大脑

1937,在民族最危险的时刻

珞珈山,这块岩石虽硬

却对捍卫大脑重任已无力承担


脑细胞向全民族发出指令

拚一场用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

大脑向自己发出搬迁命令

选择了新的头盖骨天府乐山


半壁山河沦陷,任由入侵之敌践踏

珞珈山亦未能幸免,危巢之下岂有完卵?!

敌寇不甘于只得到它美得出奇的空壳

总想把什么往里边填装

于是被设为侵略军司令部驻地

又被改设为侵略军医院

竟妄以侵略者国花来将它装扮


原本属于这个头颅内的大脑啊

虽在远隔千山万水的大佛身旁

却从未忘记过卧薪尝胆

悲愤化作动力,信仰支撑胜算

每个脑细胞都参予了挺拔与巍然

增高着民族知识的颠峰

成为让入侵者无法逾越的智慧屏障


这终成胜利者的巍峨呀

既有感性的坚韧,又有理性的伟岸

既是文化的峰回路转

又是文明的岁月沧桑


今天的珞珈樱花呀

盛开得如歌如泣、蔚然壮观

每一片花瓣都是历史的见证

每一丝花蕊都显示着民族自信力量

预言着华夏未来的辉煌


微信图片_20180813100845

时任校长王星拱与朱光潜、叶峤在乐山文庙(1941年)


西渡东归

一一纪念武汉大学西迁八十周年


李桑梓


东湖的水起浪的时候

珞珈山的风开始向西吹

千山外

李达和闻一多的魂早已注定撒播扎根

泯江之上

一个名叫乐山的地方

文庙大成殿是樱顶老图的倒影

棂星门上“学大汉武立国”的精气依然熠熠发光

有种不死鸟

它有着粉色樱红的翅膀

会在洪荒泛滥的季节

溯母亲河逆流而上

将文明的种子撒播珍藏

我想它的名字应该叫珞莺



行走的珞珈山


方雪梅


拂开时光的旧尘

又看见    1938年

结着血痂的日子迎面扑来

迎面扑来的   还有

废墟   硝烟    弥漫的苦难

闪着寒光的东洋刀

插进村庄的心脏  长江的肋骨

男人倒下了

女人倒下了

城墙倒下了

漫山炊烟倒下了


青青的珞珈山  

扛着决不倒下的灵魂

1200颗心   

揣着一条汹涌澎湃的文脉

向蜀中     向乐山    行进


暂别的东湖

是一滴愤怒的泪水

是珞珈山师生   

怀抱着的一团燃烧的火焰

在书本与课桌上   在简陋的祠堂

在草屋老院    雕筑最顽强的阵地

枪炮侵占不了的血气


八十年后

珞珈山有了无限的海拔

在一册史书上

在无数学子的骨头中

无论岁月之水如何冲洗

乐山的日夜

都在每一张毕业证上伫立


微信图片_20180813100840

叶圣陶乐山全家福(1939年)


从珞珈山到乐山

 

梅朵

 

八十年前的一个清晨

一位年轻的军官整好戎装

低头吻别新婚的妻子

从黔中大地率兵北上

于山西忻口与日军作生死的搏击

 

此时,楚地,珞珈山,

师生们心急如焚地打整图书和仪器

他们要沿扬子江逆流而上千里

穿越枪弹笼罩的天空和汹涌浪涛

把武汉大学迁到乐山

他们将在那里躲避炮火的轰炸

延续生命与文明的种子

 

为了抗击日寇保家卫国

举世闻名的西迁运动开始了

从小到老,从东到西,

从牛车到文献,跨越万里

没有人知道

生命的起源与相遇、流连与辗转

怎样让英勇杀敌的军官做了我的祖父

让破碎山河里坚韧不屈的大学

成了我的母校

 

今天

我能看见的是祖父的一生

漫长而短暂

为了民族的自由和统一献出了热血

我能看见身穿长衫的老师们

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

在乐山的庙宇、民房和田野

为学子们讲述

诗歌与数学、原子与莎士比亚

炮弹随时会在课堂的头顶上空开花

 

我没见过祖父

却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流淌着他的鲜血

我没亲历过战争

却知道珞珈山与乐山之间的山峰激流

载起文明的舟船

载起心灵的自由、独立的勇气

穿透枪炮和风雨

川行在我的灵魂深处

 

从祖父到我

从珞珈山到乐山

时间在一代又一代的记忆里

经久不息、愈发灿烂



珞珈山,你我共有的记忆

 

汪晓清


当我投身你的怀抱

树木高大,12路公汽在校园行驶

在那个年代,在更多的年代

一无所有的人啊,唯有热血和青春

献给你,皈依你

这一片美丽的土地

 

以为高大的树木从来都高大

古老的建筑永远都古老

山水之间,美丽的

永远是那么美丽

 

谁的山曾是濯濯童山

谁的地曾是坟茔遍地

谁从这里走过,谁骑着毛驴

谁该骄傲,谁在沉思

谁在你的怀抱歌唱

谁在这里生、爱与死

谁在跋山涉水

谁又满目疮痍

谁把苦难埋葬

谁能擦掉谁的眼泪

 

山水之间,美丽的

永远是那么美丽

那些伟大的、庸常的

那些生离死别

那些可歌可泣

在时光深处沉默不语

 

皈依你

不是因为有樱开盛开

不是因为有悠久的历史

不是因为你曾西去又回到这里

欢乐的、沉重的

都是你我共有的记忆

光芒闪烁,流淌在皈依者的血脉里

流淌着,在广袤又广袤的大地


微信图片_20180813100835

中国商业会计学奠基人杨端六乐山全家福


珞珈山的苍翠

——纪念武大西迁乐山八十周年

 

吴投文


在珞珈山的苍翠里

有一部厚重的历史

八十年前的西去征程

铭刻在记忆的册页里

 

是伤痕,也是磨砺

是记忆,也是历史

那是战火照亮的青春

那是苦难诞生的理想

 

西去的激流和险滩

是激越壮阔的画卷

在屈子吟哦的国土上

创造一个伟大的奇迹

 

在珞珈山的苍翠里

重叠着乐山的脚印

西去的征程已经远去

太阳托起新鲜的辉煌



从乐山东望珞珈山


陈勇


从乐山东望珞珈山:时光的碎屑

比雨点更密集地落满了山坡

 

比逆流长江更加煎熬的那艘船

像一片落叶浮荡在波涛里

那不可复制的,珞珈山的绝色之姿

移植不了枝干和根茎

却可以把灵魂的厚土,做一次漂流

在战火仍未停歇的乐山乐水之间

混合着讲义、课本与仪器、论文、诗歌

重新隆起一座精神不废的峰峦


80年前那道烽烟,比纤夫拖紧的绳子

更深地嵌入到珞珈文脉的肩胛骨上

在乐山大佛红砂岩的脚下

一座三江汇流的小城如此忠厚

让漂泊的珞珈弦歌,获得了喘息和安顿

琴音从无间断。硝烟的熏扰

可以被一所大学的气质屏息在外

 

从乐山东望珞珈山,两地跋山涉水的距离

令人在80年后,依然心有余味

依然会在两地之间,竖起肉眼不见的灯盏

看见那个年代身着长衫的大师们

用各种口音,读出珞珈精神的香火


附:国立武汉大学乐山时期校友中走出的两院院士


微信图片_20180813100827


珞珈诗派

“珞珈诗派”一词,溯源于1980年代中期武汉大学校园诗人李少君、陈勇、洪烛、单子杰、黄斌、孔令军、张静的诗兴之举,其诗作以“珞珈诗派”专版形式,在《武汉大学报》多次集中推出。随后这一称谓被珞珈山上成长起来的诗人们广泛接受,并自觉秉承了上世纪20年代末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等一批国学大师的诗学与美学传统,以自由包容的思想和诗意生活为底蕴,逐步成长为一个以高校为活动中心的代表性诗歌流派。每年一度,由武汉大学举办的全国高校诗歌盛会 “樱花诗赛”,已有30多年历史,为“珞珈诗派”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2016年以来,珞珈诗人吴晓、李浩已连续主编了《珞珈诗派(2016卷)》、《珞珈诗派(2017卷)》、《珞珈诗派(2018卷)》,收录了1977级以来包括王家新、李少君、汪剑钊、车延高、陈勇、邱华栋等武大诗人的作品,见证了武汉大学近40年来的诗歌传承,呈现了“珞珈诗派”较为完整的面貌。这部带有珞珈诗人年选性质的诗集,每年一卷,在武汉大学的文学进展中,刻下浓重的一笔。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2.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3.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6.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7. 光阴里的诗意与传承—— “青春诗会”40年:记录时代脚步,见证数代青年诗人成长
  8. 首届全国新工业文学(东莞)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9. 第七届中国“刘伯温诗歌奖”征稿启事
  10. 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启事
  1. 《青春,如风有信》(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中外对照文版新书首发式在法兰克福举行
  2.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东京梦华·菊香宋韵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开幕式暨座谈会成功举办
  6. “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开幕式暨“青春四十届·致敬诗歌和青春”座谈会隆重举行
  7. “每日好诗直播间”暂停一周
  8. 第444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10. 博士论文《〈诗刊〉社“青春诗会”研究》(节选)丨左存文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