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檀迦利》第九十五
——泰戈尔
当我刚跨过此生的门槛的时候,我并没有发觉。
是什么力量使我在这无边的神秘中开放,像一朵嫩蕊,中夜在森林里开花!
早起我看到光明,我立刻觉得在这世界里我不是一个生人,那不可思议,不可名状
的,已以我自己母亲的形象,把我抱在怀里。
就是这样,在死亡里,这同一的不可知者又要以我熟识的面目出现。因为我爱今生,
我知道我也会一样地爱死亡。
当母亲从婴儿口中拿开右乳的时候,他就啼哭,但他立刻又从左乳得到了安慰。
对症阅读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奉献给神的祭品”。我们所要欣赏的第九十五献歌是处于第四乐章的死亡颂里面的一首。为了更好地欣赏第九十五献歌,有必要重温一下第九十四献歌中的最后一句话“旅途尽处,晚星将生,从王宫的门口将弹出黄昏的凄乐。”旅途隐喻人的一生,旅途尽处则是生命的终点。在生命的终点处,泰戈尔看到了归宿地——“王宫”美好景象,那里“晚星将生”并且“门口将弹出黄昏的凄乐。”接着的第九十五献歌就是“我”进入了归宿地的景象和感觉,并由此引发的联想。泰戈尔给我们描述的死亡是一种毫无痕迹,没有隔世之感的死亡,从这世到了那世是那么自然,就好像旅途累了回家跨进家的门槛那样顺理成章,那样简单易行。此时“这世”就变成了“那世”,“那世”就变成了“这世”。那世很值得回味,因为有神与我们同在;这世也非常值得人们向往。因为诗人还在为我们继续描述着这世的神奇。在这世的这里“我”体会到了“力量”,虽然不知这是什么力量(暂不点破),但是这样的力量却使“我在这无边的神秘中开放”,“我”自我感觉美好得“像一朵嫩蕊”,含苞欲放,然后“我”“中夜在森林里开花”。在印度,计算时间方式为昼夜六时,其中夜晚分为初夜、中夜、后夜。“中夜”即指此。我们可以把“森林”看作是“象征性森林”里的森林象征着的芸芸众魂。夜对于这世的“我”来说已经不是黑暗的象征了,而是一种挣脱了肉体枷锁之后灵魂自由开放的状态。在早上,“我”作为初来乍到者很快就融入了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感觉他形容为“不可思议,不可名状”——是神与灵魂合二为一的不可思议与无比快乐的不可名状。诗人将此象征性地称之为“已以我自己母亲的形象,把我抱在怀里”,安全、温暖、舒适,体现“我”之极乐的本真。“就是这样,在死亡里”是个“大同”的世界,人人爱我,彼此相知、相熟、相与。很显然泰戈尔是在“那世”说着“这世”,“那世”即他的今生“因为我爱今生,/我知道我也会一样地爱死亡。”爱今生他已经在前几乐章进行了叙述,爱死亡则是他比照今生的结果。因为他认为无论今生还是死亡我们都“已以我自己母亲的形象,把我抱在怀里”。他认为生死之间就如母亲的两乳之间的距离,当人生走完旅途将要死亡的时候,也就是“当母亲从婴儿口中拿开右乳的时候”,那么“他就啼哭”,当真的到达了死亡这里“但他立刻又从左乳得到了安慰。”
要理解泰戈尔的这首诗的思想,我们必须跳出狭隘的文本,不能只凭直觉把原文进行字面上的比较对照,而是要运用理性思维,把握其理论框架,我们必须对这首诗进行“对症阅读”。
其一,这首献歌体现了泰戈尔的泛神论的思想。神无处不在,神与我们的距离再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距离,神时时刻刻都在帮助我们。比如“是什么力量使我在这无边的神秘中开放”的力量就是神的力量;“当母亲从婴儿口中拿开右乳的时候,他就啼哭,但他立刻又从左乳得到了安慰。”也是神的意志的表现。这些都是神与灵魂合二为一的状态。
其二,这首献歌体现了泰戈尔的博爱思想。比如“我立刻觉得在这世界里我不是一个生人”、“这同一的不可知者又要以我熟识的面目出现”。
其三,这首献歌里还体现了宗教色彩。“中夜在森林里开花”就与《佛遗教经》有关。那里记载着一个叫阿那律为在一次佛陀讲经的时候打瞌睡,佛陀呵斥了他,他从此“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而致肉眼失明的事。诗人是在告诉我们死亡是灵魂脱离了肉体的无拘无束的状态。
其四,这首献歌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理想的国度。“诗是另一个世界的真实”,这里人神合一,博爱,充满着美好的幸福,没有烦恼、忧愁、痛苦,欢乐永远的国度。然而现实的印度当时的社会并非如此,至于那时是什么样的社会这里就不展开了。可见泰戈尔的欢愉是美的流于表面的表现形式,而忧郁却似乎是献歌美的灿烂出色的伴侣。
——泰戈尔
当我刚跨过此生的门槛的时候,我并没有发觉。
是什么力量使我在这无边的神秘中开放,像一朵嫩蕊,中夜在森林里开花!
早起我看到光明,我立刻觉得在这世界里我不是一个生人,那不可思议,不可名状
的,已以我自己母亲的形象,把我抱在怀里。
就是这样,在死亡里,这同一的不可知者又要以我熟识的面目出现。因为我爱今生,
我知道我也会一样地爱死亡。
当母亲从婴儿口中拿开右乳的时候,他就啼哭,但他立刻又从左乳得到了安慰。
对症阅读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奉献给神的祭品”。我们所要欣赏的第九十五献歌是处于第四乐章的死亡颂里面的一首。为了更好地欣赏第九十五献歌,有必要重温一下第九十四献歌中的最后一句话“旅途尽处,晚星将生,从王宫的门口将弹出黄昏的凄乐。”旅途隐喻人的一生,旅途尽处则是生命的终点。在生命的终点处,泰戈尔看到了归宿地——“王宫”美好景象,那里“晚星将生”并且“门口将弹出黄昏的凄乐。”接着的第九十五献歌就是“我”进入了归宿地的景象和感觉,并由此引发的联想。泰戈尔给我们描述的死亡是一种毫无痕迹,没有隔世之感的死亡,从这世到了那世是那么自然,就好像旅途累了回家跨进家的门槛那样顺理成章,那样简单易行。此时“这世”就变成了“那世”,“那世”就变成了“这世”。那世很值得回味,因为有神与我们同在;这世也非常值得人们向往。因为诗人还在为我们继续描述着这世的神奇。在这世的这里“我”体会到了“力量”,虽然不知这是什么力量(暂不点破),但是这样的力量却使“我在这无边的神秘中开放”,“我”自我感觉美好得“像一朵嫩蕊”,含苞欲放,然后“我”“中夜在森林里开花”。在印度,计算时间方式为昼夜六时,其中夜晚分为初夜、中夜、后夜。“中夜”即指此。我们可以把“森林”看作是“象征性森林”里的森林象征着的芸芸众魂。夜对于这世的“我”来说已经不是黑暗的象征了,而是一种挣脱了肉体枷锁之后灵魂自由开放的状态。在早上,“我”作为初来乍到者很快就融入了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感觉他形容为“不可思议,不可名状”——是神与灵魂合二为一的不可思议与无比快乐的不可名状。诗人将此象征性地称之为“已以我自己母亲的形象,把我抱在怀里”,安全、温暖、舒适,体现“我”之极乐的本真。“就是这样,在死亡里”是个“大同”的世界,人人爱我,彼此相知、相熟、相与。很显然泰戈尔是在“那世”说着“这世”,“那世”即他的今生“因为我爱今生,/我知道我也会一样地爱死亡。”爱今生他已经在前几乐章进行了叙述,爱死亡则是他比照今生的结果。因为他认为无论今生还是死亡我们都“已以我自己母亲的形象,把我抱在怀里”。他认为生死之间就如母亲的两乳之间的距离,当人生走完旅途将要死亡的时候,也就是“当母亲从婴儿口中拿开右乳的时候”,那么“他就啼哭”,当真的到达了死亡这里“但他立刻又从左乳得到了安慰。”
要理解泰戈尔的这首诗的思想,我们必须跳出狭隘的文本,不能只凭直觉把原文进行字面上的比较对照,而是要运用理性思维,把握其理论框架,我们必须对这首诗进行“对症阅读”。
其一,这首献歌体现了泰戈尔的泛神论的思想。神无处不在,神与我们的距离再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距离,神时时刻刻都在帮助我们。比如“是什么力量使我在这无边的神秘中开放”的力量就是神的力量;“当母亲从婴儿口中拿开右乳的时候,他就啼哭,但他立刻又从左乳得到了安慰。”也是神的意志的表现。这些都是神与灵魂合二为一的状态。
其二,这首献歌体现了泰戈尔的博爱思想。比如“我立刻觉得在这世界里我不是一个生人”、“这同一的不可知者又要以我熟识的面目出现”。
其三,这首献歌里还体现了宗教色彩。“中夜在森林里开花”就与《佛遗教经》有关。那里记载着一个叫阿那律为在一次佛陀讲经的时候打瞌睡,佛陀呵斥了他,他从此“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而致肉眼失明的事。诗人是在告诉我们死亡是灵魂脱离了肉体的无拘无束的状态。
其四,这首献歌为我们打造了一个理想的国度。“诗是另一个世界的真实”,这里人神合一,博爱,充满着美好的幸福,没有烦恼、忧愁、痛苦,欢乐永远的国度。然而现实的印度当时的社会并非如此,至于那时是什么样的社会这里就不展开了。可见泰戈尔的欢愉是美的流于表面的表现形式,而忧郁却似乎是献歌美的灿烂出色的伴侣。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