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城一隅,视线里几条断崖延展
折肢青草覆满沙丘,这一点预谋
足以起降杂羽的鸟,卸载它复调的啁啾
五月已然引发整区的暴雨,让蓝樱和紫玫集结
让色彩嬗变的阶层幻觉,像临时的主人翁
忙于抹平美学的地方语病
失去分秒的捷足动物,在长坡尽头
一跃扑向玻璃花瓣
如要描述夜,可以借用的圆石不多
透光的词,变韵后一颗颗喑哑下来
就像看着你远去,就像深植于土中
乌云里的人,曝晒在中途
因为体内的盐分过于昂贵
只能结晶为一种单向的遗忘
当故意目盲者攀比纯银之锁
被物的平均领域囊括,忽视完整的白昼
我等待,那些暂停争论的片刻
伸手触摸未知,与野生的力量搏斗
尝试驯化巨大之物
一个人一生理解的,近似的世界,矿脉和物种
如同树脂固化,把我裹在易形成的认识里
安于反复的伤痛
可以摹仿的事物越来越少
只为每夜涌起的江水
初夏便有绵长的耽搁
这是一首哲理诗,全诗四节从不同角度、层层递进地阐释了“事物的耽搁”——其深层的意指是人类认知的局限性而带来的困惑、伤害与痛苦。虽然诗中的意象比较陌生晦涩,但却出奇制胜、耐人寻味。 第一节前三句呈现出的大自然的空间已令人心痛地被抹去了原有的丰富多彩与个性多元,充满了残缺与假象。残缺的 “断崖”、“折肢青草”本已满目疮痍,而“杂羽的鸟”、“复调的啁啾”原是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象征,而啁啾却被无情“卸载”。之后三句中,“整区的暴雨”让人们公认的美丽浪漫的“蓝樱紫玫”集结,但这真是个美好的结局吗?“让色彩嬗变的阶层幻觉,像临时的主人翁,/ 忙于抹平美学的地方语病”,诗人恰恰为此忧心而扼腕,“抹平美学的地方语病”,这是将物种繁多、色彩丰富的自然同质化的趋势呀。因此本节最后两句,诗人大胆预测了结局:“失去分秒的捷足动物,在长坡尽头/一跃扑向玻璃花瓣”,时间抹去了地球上生命的多元性,人类奋力追求的只是“玻璃花瓣”这样工整、美丽却虚假而无生命力的幻象。
第二节的视角由空间的维度转向时间的维度,前两句中原本“透光的词”因为变韵而“暗哑”,以至于能借用来描述夜的“圆石”都很少了,其中的隐喻很奇妙,夜在诗人的想象中是浑圆温润但又通体发出暗光的圆石,正像那些在历史的时间长河中磨砺出的词汇,但粗暴的变韵让这些词汇暗哑。后四句中的“暴晒在中途”的人、体内“只能结晶为一种单向的遗忘”的盐分,仍然在警示人类过度相信自己改造自然的力量、忘却历史、忽略自然规律的不理智,最后三句很犀利地用“目盲者”“忽视完整的白昼”讽刺追求“物的平均领域”、毁掉自然的多元性的不理智行为,能感知“完整的白昼”才能了解宇宙天地无可比拟的广博与强大,才能了解自身的渺小。
第三节显然诗人表达得更加直率:“伸手触摸未知,与野生的力量搏斗/尝试驯化巨大之物”,这正是人类野心勃勃与自然较量的生动写照,他们以自己有限的认知试图把自然改造为整齐划一的“近似的世界,矿脉和物种”, 而诗人却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旁观者视角清楚意识到这正“如同树脂固化,把我裹在易形成的认识里”,以有限的认知搏击无限而强大的“未知”,藐视自然与宇宙的结果令人战栗。 “只为每夜涌起的江水/初夏便有绵长的耽搁”,诗末两句平实素朴,却又意味无穷,颇有“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悠长,无人能够阻止时间之流的涌动,所有的努力也只是让不息的“江水”稍有耽搁而已。(点评网友:冰冰冰雪)
“每日好诗”网友点评名录 诗者絮语、韩东林、凤鸣宫山、wxh2016、只蝶痴梦、李龙、芦苇*印迹、老磨香油、斯文白·雷、珍河、诗语温暖、周塬、孟未了、冷麾、蟋蟀、皖西周、沉香行*朝闻道、紫梦微醺、燕诗雨、荣光启、吴根友、易寒水、九月漫、安峰、高杉、王卫国、于贵锋、王徽公社、河空里的醒、荷戟寻仇、忧子、王怀文、渭石、夜来间、杨小滨、diaspora、paulo、草树、了清、西部、管俊文、weijianshu、黄辛力、一粒沙、桃花岛岛主、龚锦明、天天、独侠、张玉慧、王兴中、snowmoon、vilemon、苏贺朝、淇°、yan、张玉慧、晏阳、王智勇、杨动力、付邦、红木、徐功利、路垚、更杳、半面旗、给我时间、张维仲、细阳瘦马、诺言飞、芦冰、寒意、古道、张益军、Bai Bright、董运生、悠悠我心、蘭貭冰心、大畜、铁寒宿、凡星、珍西、非月、老先生、晓楠、冰冰冰雪等。 (以点评顺序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