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事

作者: 2018年03月21日09:36 浏览:9044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1
彝人爱讲骨事
彝人必讲骨事


2
我的妈妈在命运之途行走了73年
第73年竟成了生命的尽头
于是她就躺在这个尽头开始燃烧
在2017年6月6日的午后
一座木烧烬
一个妈妈化烬
只剩下火红的一地碳
所有的烟都去了天上

我的女人背来了圣洁的水
我和兄弟开始以青枝蘸水
轻轻地泼洒在那一地碳上
火炭的火慢慢隐去
妈妈的骨渐渐闪露  
妈妈的骨  苍老苍老的骨
妈妈的骨  纯真纯真的骨
妈妈的骨  善良善良的骨
妈妈的骨  美丽美丽的骨
妈妈的骨  上如满天繁星
妈妈的骨  下如雨后春笋
妈妈的骨  留在妈妈身后

我们拿起了七双筷子
七双蒿秆筷子
七双白布缠头的蒿秆筷子
我们开始夹拾妈妈的骨
我们接好了小小的白布口袋
头骨先进
腰骨跟进
脚骨随后
我的妈妈顿然以骨的形式开始完整

3
妈妈的骨背在烧火老人的身上
熟鸡蛋背在我的身上
熟羊肝背在我的身上
燕麦面背在我的身上
荞麦酒背在我的身上
我们朝着遥远的故地出发

4
坐过该坐的车
翻过必翻的山
趟过应趟的水
我们来到了瓦西拉达
一座向阳的坡地
一个家族的骨地
爷爷的骨在这里
奶奶的骨在这里
爸爸的骨在这里
祖祖辈辈的骨在这里

我们蹲在地上
摘七片索玛叶
七个神圣的皿
荞麦酒祭上
燕麦面祭上
熟羊肝祭上
熟鸡蛋祭上

我们面朝东方
我们松开口袋
妈妈的脚骨自然着地
妈妈的腰骨紧随其上
妈妈的头骨依次最上
永远挺立吧妈妈

“随父擀毡去吧妈妈
随母织布去吧妈妈
送你送到此了妈妈
……”
我们开始起身
我们开始离开
我们不再回头
一只雉鸡振翅飞走
一阵烟花响彻山谷
毕摩告诉我
爆声代我言
“亲爱的爸爸
妈妈已到你身边”

 

 

点评

 

 

初读这首诗,觉得它的语言很质朴,但似乎又不止于质朴。诗中对母亲葬仪极其具体的呈现背后,隐含着一种有关诗歌功能的很古老的理解:诗歌是对最重要的个体或公共经验的记录与铭刻。这首诗展开的方式,与作者安葬母亲的过程一样,透显出一种分外虔敬的意味。诗行的推进,诗句的排比,就如同朝着遥远的故地跋涉的脚步一般庄重,也使得诗本身在再现葬仪过程的同时,成为了一场文字的葬仪,并成为了葬仪的一部分。当“妈妈的骨……”或“荞麦酒祭上……”不断重复,我们就像是能听到作者在葬仪进行时口中的喃喃。“祭如在”,这样的近于民族志式的写法饱含抒情意味却又相当节制,在我看来比很多空具现代诗躯壳、修辞浮泛的同类题材作品更为动人。
 
  这首诗对汉语的运用也让人意识到作者的身份。“一座木烧烬/一个妈妈化烬”,这样的表达不合汉语常规却颇有种别致的表现力,也应当与汉语并非作者的母语有关。因此,这首诗里提示了多重语言维度的存在:汉语,彝语,以及作为此岸与彼岸世界沟通中介的毕摩的语言。回到诗的开头,“骨事”就是“祭事”,就是逝者之事,之所以彝人“爱谈”“必谈”,或许是因为在一个传统仍然存续、神灵始终在场的世界里,那些逝去的人并没有远去,就像诗中“妈妈的骨”从松开的口袋里依次出现而后挺立的意象,会让人不由得想起电影《寻梦环游记》里那个幻美的死后世界。

 

特邀点评:冷霜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 陈卫 曹宇翔 耿占春 顾北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蒋浩 贾鉴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刘向东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马知遥  莫真宝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向以鲜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周伟驰 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点击查看

“每日好诗”投稿专区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温馨提示:

稿费、赞赏在线申请领取方法

领取办法

 


 

注释:
彝人有火葬习俗,这首诗写于我妈妈去世后某个深夜。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