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由李之平主编的《新世纪先锋诗人三十三家》正式出版。在诗歌选本层出不穷的今天,这本书的出现使人眼前一亮。其设计上的创意姑且不谈,单是书名中的“先锋”一词,就颇显编者的眼光、决断和勇气。
“先锋”(avant-grade)是一个被人常提常用、却又面目模糊的词。正因如此,本书的序者程一身才会在序言《何谓先锋?何以先锋?》中,对“先锋”的概念进行考察与辨析。程一身无不警敏地洞察到,先锋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在富含力量的同时也自带危险性:“先锋诗歌未必是经典诗歌;先锋诗人也未必是杰出诗人。毋庸置疑,先锋的必要性与危险性是并存的。”在他看来,先锋与经典、杰出或所谓优秀并不直接挂钩。有趣的是,作为编者的李之平却在后记中肯定了先锋与优秀的关系:“先锋即优秀,先锋也是突围。”她界定先锋的首要标准是: “先锋诗人是努力进取,积极探索诗歌艺术,能够沉潜自我,进行精神历练,追逐心灵与世界的光,并予辐射与放大。那是种有着文字穿透力和思想照亮能力的写作。”将这种评判个体的标准辐射到整个新诗场域来看,她认为先锋诗人“完成了新世纪诗歌生态多元表达的大成,经受住了愈发高端甚至刁钻的阅读检验”。
两位论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正反映出先锋在新诗语境中是一个不断生成的、不断调适的开放式概念。笔者认为,新诗中的先锋至少有两层含义。首先,先锋表征独立。先锋诗人往往有自成一格的诗学建构,他们有自己的诗学主张,不依附于潮流的写作,亦不屑于与其他写作互文,他们的诗歌很少或者说几乎不可能参与到与其他诗歌的相互复制中。书中入选的韩东、臧棣、李少君、沈浩波、泉子、周瑟瑟等人,便有独立的诗学主张,其诗学面孔清晰可辨;杨黎、冯晏、桑克、高春林、津渡的诗歌,则有独特的腔调,其言说方式、语调、气息,都不可能被湮没在趋之若鹜的大合唱中;而李轻松、侯马、安琪、魔头贝贝、潘洗尘、张维的诗,十分注重书写“自己的生活”,当他们将个人视角作为身份印章时,其诗歌也就加盖了不可复制的个人性。其次,先锋提供启示。先锋的诗不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就带来审美愉悦和认同感,反而可能激起反感。这是因为,先锋总是暗含着对既定审美的“侵犯”与“越界”。正是在先锋的“破坏”下,潜伏在诗歌深层结构中的疣疾才会被推出水面,成为问题并引发思考,从而为他者的写作带来启示。这本书中,谭克修、蒋立波、孙慧峰、施茂盛的一些诗,就并不符合惯常的诗意,现代因素的加入使这些诗内部的颗粒不断碰撞,不断制造磨擦;然而,正是“不光滑”“不适”将人带入思考中,晏榕、余怒、苏野、太阿、育邦的诗就充满了对生活、人生的智性思索;碰撞与思索,最终又合在一起,推动美学的更新与诗歌世界的再造:李德武、从容、聂广友、曾纪虎的诗从不同角度整合了古典与现代、日常与现时的经验;江雪、黄沙子、罗亮的诗则试着从简练而不简单的方向,重构诗歌世界的秩序。试想一下,当诗人们读到这些诗,并想到“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写?为什么我没有这样写?如果我这样写,效果会不会更好?”时,先锋的启示价值也就实现了。
当然,先锋诗歌的特征远不止于此,但独立与启示就是两个入口,通过它们,我们能在先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最后回到书名来看,“新世纪”既是书中所选文本的时间范围,又是诗学视野的一种象征。那么,新世纪的先锋究竟是什么样的先锋,它们到底有多丰富精彩?或许打开这本书,你就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