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在水乡,每一株植物都是我的亲人
那披头散发的野茅草
夜夜与飘飞的萤火虫相伴,星空高远
我的爱人选择在低矮的尘世
等待一场爱情的烧荒野火
风中奔跑的桃花
一路撕碎诀别的情书
身体里的香摧毁一半春天
我远走他乡的姐妹
是否遭遇到像本地一样的无情
莲蓬是堂嫂,她健硕的乳房
哺育一群白生生的胖小孩
湖水吹皱面颊
等待他们墩实饱满,用指甲的硬壳
弹出她枯萎的手掌
……月亮像瓷瓦片落入水中
芦苇叶总是让我一辈子心旌摇曳
我愿做缠绕其间的一绺杂草
或水洼里一只饥渴的水蛭
看芦苇的关节发出声响,由青变黃
风吹芦花,柔软地活着
一场冬天雪花的粉霜
也无法消除上空雀斑似的鸟迹
古银杏是我逝去多年的祖父
每到秋天,他用满树金黄的耳朵聆听风声
远去的绿皮火车嘎嘎作响
......他的脸贴近同样苍桑的大地
一群绕枝的乌鸦,仿佛飘动的黑衣衫
在水乡,每一株植物都是我的亲人
还有太阳花、牛筋草、蛇莓、地米菜、马齿苋
他们占据的每一块土地都是我的肌肤
每一根绿色的根茎都扯得出血来
点评
“在水乡,每一株植物都是我的亲人”,既是诗题,也是诗眼;既是诗的乐句,又是诗的主旋律;同时,还起到诗的结构作用,使得诗的气场饱满且首尾贯通。诗人的故乡是水乡。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与诗人具有“基因”承传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诗人才理直气壮地向世人宣告:“在水乡,每一株植物都是我的亲人”。尽管每一株植物都是诗人的亲人,或者说,诗人对它们具有亲人般的情感;但每一株植物,它与诗人的亲缘关系又有着一定的差别。诗人依据这种“远近”关系,选取一些最为“要紧”的植物,一吐胸中块垒,心里郁积。这种选取和表达,就是“诗的典型化”。对诗人而言,爱人是最亲近的了,像卑微的“野茅草”那样,它们的“披头散发”,与出没其间的“萤火虫”,让诗人联想到“等待一场爱情的烧荒野火”,爱得自自在在、轰轰烈烈,只可惜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隔着一定的距离!接着依次写到:“远走他乡的姐妹”,像被命运暴风所打击着的“桃花”,青春和爱情遭受到了无情摧残;“堂嫂”,像“莲蓬”结出了那么多莲子,把那么多孩子养育成人,然后渐渐枯萎衰败,宛若“月亮像瓷瓦片落入水中”,悄无声息,消失得无影无踪。到第四节,诗的抒情逻辑产生了延宕——由之前写那些像爱人、姐妹、堂嫂的不同植物,转向了写使诗人心旌荡漾的芦苇,写它的叶子,写它的花,以及诗人始终与之不离不弃、终身相依的亲密关系。显然,诗人在他的水乡,最为心仪的是芦苇了。到第五节,诗人也又回复到了第一节至第三节的抒情音调与节奏,写“逝去多年的祖父”,像“古银杏”,满树金黄的树叶,在秋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应和着远去的绿皮火车的嘎嘎声,而无数的树枝触及地面,仿佛祖父用脸颊贴近大地,而绕树翻飞的乌鸦,像祖父的黑衬衣,衣袂飘飘……。在末节,诗人还提及“太阳花、牛筋草、蛇莓、地米菜、马齿苋”,它们与上文提到的植物一样,都与诗人的肌肤相亲、血脉相连。我们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不是感奋于诗人的博学,而是兴奋于诗人的深情,诗人对故乡的亲人、植物和故事的一往情深。
陈先发 陈卫 曹宇翔 耿占春 顾北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贾鉴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刘向东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马知遥 蒋浩 贾鉴 莫真宝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向以鲜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周伟驰 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