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走过的这座桥 ——读严志明《这座桥,那一年》诗
作者:严锋 2017年11月15日 10:44
927 收藏
能够把一座桥的故事叙说得如此生动难忘,带来遐想,也许本身就具有“传奇”的色彩。应该说,这座桥是非常普通的,到了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地步,却凸显了一个大的时代“影像”。于是,桥上、桥下乃至桥头,皆饱经岁月的沧桑,留下了风雨的印痕,涌动起了悲怆的热血,见证了一段威武不屈的历史。那一年,恰是红军走过的这座桥。我似乎又一次闻到了硝烟的弥漫,听到了烈士在枪林弹雨中的大声呐喊。眼前的这一幕,正在徐徐拉开……
严志明不愧是诗歌创作的名家。诗歌《这座桥,那一年》又一次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发表,是继他在国家级报刊相继发表诗歌作品并取得接连突破的重要驿站。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浦东新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的他,诗歌创作始终是他生命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诗路里跋涉,在诗海里荡漾,且早已成就斐然,闻名一方。这样,我们就有机会倾听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去感受他的诗歌所呈现出来的唯美意境。
诗歌共分为四节,既有转折,又有递进,还有某种深深地回望,在普通的桥中注入了不寻常的故事内涵。以借喻桥的方式来深入挖掘一段尘封的历史,让碎片化的回忆串联起烈士丰满的人物形象,诗歌的整体布局无疑是成功的。对于当年红军的描写与赞颂,诗歌的表现形式独特,又因其切入点小,不经意间就浓缩进了一个宏大的场面,反而衬托出烈士高大的一面,并将其人物特征刻画得栩栩如生,可谓是小中见大。联系到诗界的一些诗歌创作,有时候看似高起点,大范围的全景色扫描往往容易显得力不从心,难免会挂一漏万。所谓的高大上既失本真,又难以从心底里引起读者强烈共鸣。这自然是需要予以力求避免的。严志明的诗歌就很好地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这座桥,那一年/红军走过,有人从枪林弹雨倒下/人们看见桥下河淤泥里耸起的一些白骨/覆盖着原河野性痛苦的涌泪/留下的几位烈士/还站在桥上放哨”
诗的首行直接点题,有着开门见山之效,一下子就有了重点和背景烘托的恰到好处。看似简单明了的勾勒,实则为情节的具体展开埋下了伏笔。此时,红军从桥上走过,不知不觉进入到了危机四伏的天地间,有人因此倒在了密密麻麻的枪林弹雨中,这桥周围处处流露出杀气。红军要从这座桥走过,显然是要冒着巨大危险的。这也难怪,当年红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到处是险象环生。要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冲出重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桥下河淤泥里耸起的一些白骨,就向人们诉说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把桥下的河水流动比喻成野性痛苦的涌泪,使得整个画面变得无比鲜活起来。尤其令人叫绝的是,留下的几位烈士还站在桥上放哨。红军的英雄形象由此显得更加丰满起来。
诗歌是有灵性的,而第一节就完全满足这样的特征。红军的牺牲,河流在痛哭涌泪:烈士舍身忘我,还在那桥上站岗放哨。短短的几笔,竟演绎出让人深为动容、难以忘怀的故事,印象自是十分深刻。接下来还有怎样的故事情节展开,并吸引读者的眼球,乃至充满无尽的遐想,读者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这个答案。这就是诗人的成功之处。其实,这样的点到为止已经足够了。要是完全将其点破,也就少了诗意的朦胧。与其太过直白不如把悬念始终留给读者,带领读者去进行更好地思考。诗人的创作功底与才华在此显露无疑。
延续上一节桥与红军的演绎轨迹,诗人重点刻画了桥上、桥下后,又开始将眼光瞄向桥头:“红军是桥头遒劲挺拔的大树/茂盛的树冠/支撑起一片蔚蓝/以矢志不渝的站姿/淹埋了岁月沧桑和风雨/寂寞漫过了荒凉和残垣”
对于红军的赞美之词,诗人没有平铺直叙,以免落入俗套,而是将桥头遒劲挺拔的大树比作红军的英姿。但见这课大树枝繁叶茂,茂盛的树冠使蔚蓝的天空与之相互映衬,其遒劲挺拔不仅代表了一种信念,而且还代表了一种没有任何私念的人生价值观,一种为了劳苦大众甘愿牺牲一切的崇高使命感,红军烈士的形象显得愈发清晰可敬。近距离细看,大树的形态犹如是一个站岗放哨的姿势,威武而不屈。岁月无情,风雨无痕,但在这棵大树下还是能够回味起一些什么。诗歌的创作技法在严志明那里竟是如此熟稔于心,以至下笔十分从容,精彩纷呈,体现了诗人令人惊讶的创作豪情。
这里称颂红军的大树描写,有几个字用得是非常到位,且有“点石成金”的美感与历史厚重感。一个是遒劲挺拔,寓意了红军精神面貌和对理想信念的坚持;一个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不用说破读者也能慢慢感悟到,有为劳苦大众不怕牺牲的深刻含义在里面。还有一个是矢志不渝,在追求真理面前,在敌人围堵当中,为了祖国,他们全部都是好样的,没有一个是逃兵。正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新中国诞生的那一天。也许,诗歌本身就是留给读者诸多想象空间的。
而第三节的画面慢慢地转换到了大地上,随着影像越来越大,原先的模糊画面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多少有些令人唏嘘不已:“几位烈士没有碑和雕像/关于烈士的传奇故事/生长在古老泥土里/被一些鸟翅传颂/散落在民间深处”
有名无碑无像乃至无名无碑无像是漫长岁月里留下来的几许遗憾。有的烈士从此默默无闻,人们至今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却并不因为他们的名字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而有丝毫逊色。在一些烈士陵园,我就看到过这样的情景,无名无姓,甚为惋惜。诗人的描写可谓是情景交融的再现,亦是一个传奇故事的延伸。尽管几位烈士没有碑和雕像,也没有相应的名字和照片流传后人,但他们的英雄事迹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于是,关于烈士的传奇故事也就一直在民间流传着,一代又一代。
在这一节里,关于烈士的传奇故事用了层层推进的表达手法,似乎普通,实则含义深刻。其间用了两个形象比喻,使读者有了更多可以细细感悟的空间。而那传奇故事“生长在古老泥土里”,生命之花便逐渐地呈现开来,进一步强化了想象的效果。接着,鸟儿也不甘落后,开始把古老泥土里生长的进行播撒,并散落在了民间深处,进而为许多人所知晓。虽然烈士事迹已年代久远,且有几位不知名、没有碑和雕像出现在人们面前,可这并不影响大众对烈士的传颂和深深敬意。也许,这就是诗人写到烈士传奇故事时的本意所在。
感受《这座桥,那一年》的岁月脉搏,当年红军走过的桥上散落下了太多的故事。这座桥,如今也在慢慢变化中,且早已是物是人非了,然而烈士的难忘形象依旧留在人们心中,似乎一如当年那般透彻:“几十年的岁月渐渐老去/那条河流也渐渐变瘦了/我眺望到那年红军走的这座桥/站在桥头上的忠骨烈士/仍握紧长矛大刀,守望祖国”
岁月就像是一面镜子,大桥下的河流变化是一个最好证明。那岁月的老去,河流已悄然变瘦了。这变化之明显,也许可以说明再过若干年,大桥的周边环境会有更加明显的变化,而桥本身亦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地再也看不到红军走过这座桥的多少痕迹了。类似的情景描写,诗人只用了一个借喻就带过,“那条河流也渐渐变瘦了”,由此使人浮想联翩,继而延伸出许多与桥、与人和与河流有关的感慨来。诗歌是语境的凝练,是想象的磨砺。诗人可谓是驾轻就熟,用有创作力的语言将其出神入化了。
诗歌开始进入到另一个层面的境地中,使整首诗不经意间达到了全新的高度。眺望当年红军走过的这座桥,此时发现桥头依然有人,原来是几位忠骨烈士,他们仍在这里站岗放哨,仍在这里握紧手中简陋的武器,虽然早已牺牲了,可仍然没有倒下,仍在守望祖国。这样的结尾,与第一节最后两行“留下的几位烈士/还站在桥上放哨”似有遥相呼应之感,亦有异曲同工之妙,突出了烈士的崇高形象,不由得使人肃然起敬。
严志明是一个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契合了时代的主旋律,呈现出满满的正能量。尤其是这首《这座桥,那一年》更是反映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自不易。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通过一座桥来讲述一个难忘的故事,由此开启了一道独特的视角,让这座桥从此拥有了“生命”的意义。这样的构思布局,这样的表现形式,这样的精神传颂,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大力提倡的。诗人所要表达的当年红军艰苦卓绝,所要反映的今天生活的幸福美满,正是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如果没有他们的英勇战斗,没有他们的视死如归,就不会有革命战争的最终胜利。我们今天怀念这座桥,想起那一年,就是要不忘过去。这样才能过好现在,更好地走向未来。
(作者:邵天骏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