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她们以柔软细腻的诗心,勾勒着生活点滴、倾诉着爱恨情仇。她们用人生来膜拜诗歌,也用诗歌温暖人生。“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中国诗歌网最新推出“女诗人系列”访谈,带你近距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风景。欲知“女诗人养成记”,请随我们一起,探访她们的生活现场,感受她们文字中的温度。
臧海英(诗人主页),山东宁津人。暂居德州。诗作发于《人民文学》《诗刊》等刊物及各种年选。曾获2015年华文青年诗人奖、2015年度《诗刊》“发现”新锐奖、《山东文学》首届新人奖。参加《诗刊》32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战栗》,诗集《出城记》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访谈
1、花语:有些人早慧,有些人却是不折不扣的慢半拍,你呢,小时候聪明吗?学生时代是否偏科,有无恶果?
臧海英:我属于后知后觉。缓慢而笨拙。小学时学习很好,那时候学习环境放松自由。初中去镇里上,陌生的环境和学习压力下,我常常走神,发呆。除了语文,其他的书,我觉得都像是天书。尤其是英语。直接的恶果,就是很快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花语:你在县服装厂做工时就写诗了,那是什么时候?你的青春时代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件?有没有接触到写诗的人?
臧海英:开始没想写诗。趴在服装厂的铁床上,我异想天开地想写小说。也真写了一个小说的开头,我的能力只够开个头。那是上世纪90年代,我好像十七八岁(我没有时间概念),没有人生目标,孤独的要死。刮风的大街上,我把小纸片们扔出去,上面写着莫名其妙的话,我盼望着一个和我同样孤独的人,在风中捡到它,然后来找我。
来找我的人,没捡到纸片。站在村边地头上,我们说话。风很大,说的什么忘了。总之,我的幼稚,让我心不在焉。他写诗。去北京时给我写信,其中一封信末尾,有他一首诗,他说他参加了诗刊社的学习班。我一眼看出那是好诗。那时,我还不会写诗,但读诗。我得到一本中外诗歌选,那是第一次读到外国诗,庞德的地铁车站,惠特曼的草叶集……还读顾城。再次得到他的消息,已是2011年。朋友说,他死去多年了,死时很年轻。他是我年轻时遇到的唯一一个写诗的人。如果他活着,应该是个好诗人。
我也写了几首。在济宁日报上,发表了第一首习作。四行短诗。1998之后,在乡村生活,为生计所累,不再写什么。我的青春时代很短,还没来得及挥霍,就结束了。
3、花语:看上去,你有些柔弱,女孩子都胆小,你呢?
臧海英:小时候特别怕生。一个大我很多的表哥来我家,我躲在屋里哭,不敢出来。后来母亲告诉我表哥走了,我依然不信,一直在哭。但蛇在巷子里横穿而过,小虫子在手上爬,一个人在暴雨的夜里去牵羊,我都不怕。我害怕与人相处。一个人的时候是自由的。
4、花语:有人说,孤独和忧郁是诗歌的底色。你呢,怎样面对和理解孤独、忧郁?
臧海英:一个人的时候是自由的,又是孤独的。很小我就感觉到孤独,对孤独的感受特别深。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热烈地渴望理解,而身边总没有这样一个人。也不可能有。当我明白了,作为个体,一个人本质上就是孤独的,就不再纠结。有些事就适合孤独中干,比如,写诗。
5、花语:小时侯家穷,我的母亲一分钱都不愿多给我,这成了我后来发愤的重要原因。我可以这样说,是贫穷逼迫我改变了命运!你出生在农村,对贫穷有什么感受?
臧海英:幼年时我对苦难没有感觉,相反很快乐,无忧无虑。十多岁之后,就再也没有过那种单纯的快乐。而且因为家里没钱,很自卑。我的父母起早贪黑地劳作,年底还是两手空空。成年后,一度想改变,但好像我一直都不会挣钱。索性后来,就不想了。况且,比贫穷更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束缚,是不快乐。
现在我依然没钱,但不再以此为耻。除了儿子的部分,我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要求。
6、花语:你曾有一个笔名,来小兮。当时起这个笔名是什么缘由,后来又为什么改回本名呢?你真正走近诗歌是什么时候?
臧海英:从小讨厌自己的姓。2010年接触网络,重新写诗,就想起个美好的笔名,与自己不想要的命运分开,于是有了“来小兮”。那几年,我躲开现实,写的都是虚饰出来的诗意。后来意识到不能再那样写下去,开始直面现实、死亡与个体命运。越来越不喜欢“来小兮”。那是2014年,我觉得我开始真正走近诗歌。
我把2014年当做自己写作的一个界碑。也是那一年,试着给《人民文学》投稿,打印寄去的,一周后竟然收到朱零的短信。发表前,他建议我改回本名。那组诗在当年9月的《人民文学》发表。我正式回到“臧海英”。现在,越来越喜欢我的姓。
7、花语:说下你的青春诗会中有趣的故事!
臧海英:印象很深的是去漠河的路上。本来我们坐的小飞机快到漠河了,天气原因,又飞回了哈尔滨。这样,我有机会感受了哈尔滨,这个我父亲出生的地方。滞留了一天一夜后,几经波折,火车才载着我们咣当咣当地驶向漠河,那里有一些有趣的人等着我们相聚。奔赴,是件美好的事。挫折,则加深了奔赴的美好。
8、花语:你心中好诗的标准是什么?
臧海英:我心中的好诗,一定是前无来者。他打破已有的那些“好”,创造出一种“好”。
9、花语:请形容下你的家乡和成长经历。
臧海英:我的家乡在鲁西北,地处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平淡的像一个一生都没有起伏的人,又被过度地开发,身上没有一块土地是原生态的。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庄稼,看到人。在我还不知道有别的地方时,我觉得出生的那个村子就是天堂。现在,我的母亲葬在那里,我的父亲还在那里。我的故乡,就那么一小块。我的成长,左奔右突,四处碰壁。挣扎过,绝望过,他们造成现在的我。现在,我还在成长,发育。
10、花语:我的母亲不懂女儿要富养的道理,但我们住部队大院的家教很严,从小就被逼着学会了做馒头包子饺子面条,搞卫生都很有规格,也就是说我有很强的独立生存能力,你呢,说说你的父母和所受的家教!
臧海英:我的父母,没有教导我们什么,做饭洗衣都自然而然学会了。他们天天劳作,没有时间,也不懂得如何引导我们的人生。他们用最古老最笨拙的方式爱我,不会表达情感。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母亲都没有抱过我。我也没有学会表达情感。他们给我最根本的,就是良善。我的母亲无比坚韧,我的父亲怀才不遇。在命运和时代洪流下,他们卑微如草芥,又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他们用自身教育着我。
11、花语:对于诗歌及现实,很多人都有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你有吗?
臧海英:有些人活的很明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很多年,我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目前的愿望是:生活状态,相对稳定就好;精神状态,更独立,自由,自我;诗歌,写下去。
12、花语:随着时光的推移,很多人开始把中年的心态及生存的挣扎写进诗中,所谓中年诗,尤其是女诗人,你有写吗?
臧海英:生存的挣扎每个人都在经历,我的诗里也有。没写过中年诗。女人的中年是衰败的开始。我好像没有中年心态,或者说我的衰败早就开始了。虽然我有一个中年的身体,里面却装着一个少女和一个老妪。游走在两者之间,我天真,爱幻想,对事物充满新鲜感,又忽然万念俱灰,满目仓惶。
13、花语:死亡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你的诗歌很多涉及到死亡。你经历过的死亡有哪些,如何理解死亡?
臧海英:刻骨铭心的是我母亲的死。那时候我年轻,无法承受,也不去承认,十年后才敢去面对。2014年我写了一首关于母亲的诗,170多行。之后又写了一些。写的过程,虽然疼痛,但让我重新审视命运,思考失去和死亡。写完这些,想起母亲,我已没有悲伤。
死亡不是结束,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我觉得她还活着,在我身边。我读的大多是死者的书,他们活在自己的文字里,活在我的阅读里。死亡来临时,我想我会坦然。
14、花语:用一句话表达诗与你的关系。
臧海英:一个诗人朋友说,如果我们把鸡蛋只放进一个篮子里,就更要护好这个篮子。因为,它是唯一承载我们生命的。
15、花语:你写诗是受制于灵感,还是受制于计划?一般都什么时侯写?注重写诗的形式吗?
臧海英:也计划过,但永远进行不下去。有感觉的时候才写,大多在深夜。写诗的形式?我喜欢趴在床上写。
16、花语:朴素、本真、矫情、矜持、夸张、虚无、幻想、努力、诚恳等名词中,哪些标签属于你?
臧海英:本真,虚无,幻想。
17、花语:女人的天性是爱美,女诗人尤甚,你呢,表现明显吗?
臧海英:我更想拥有独特气质和气场。
18、花语:喜欢诗人刘年吗?
臧海英:很佩服他。一个以诗抵命,以身饲虎的人。我个人喜欢他生命和诗歌里苍凉孤绝的那部分。他似乎有一种持久的耐力和坚定的信念,不停地写着,不断跋山涉水。诗歌是他的宗教。他说,现在没经,不然他就去取经了。我信。
写诗需要献祭精神,但不是什么人都能成为献祭者。
19、花语:你最不能容忍的品质是什么?
臧海英:自带优越感。
20、花语:自评你是个怎样的人?
臧海英:一个矛盾综合体(一个矛盾综合体,怎么评价自己都像在狡辩)。
21、花语:获华文青年诗人奖,《诗刊》新锐奖,参加青春诗会,你无疑是幸运的,那诸多的叠加的幸运,对你来说有何意义!
臧海英:这些我确实幸运。我苍白的前半生,幸运真的和我没有关系。
如果说意义,那就是让我觉得,我写的不是那么糟糕,我还能继续写下去。我不是自信的人。被肯定,对一个刚接近诗歌的人是多么重要。貌似我有个好的开始,而写诗,路还长着呢。
22、花语:你印象里,最初影响你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
臧海英:十二三岁读《忏悔录》。我哥大学里带回来的,只有上卷,至今没读到下卷。那半本书,影响了我一生。卢梭教给我三样东西,自由,真实,爱。但那么多年,当我很弱的时候,不能按照内心愿望活着,它们反而成为我所有不快乐的根源。我常感到生活的束缚,与身边事物的格格不入。总想和少年卢梭一样,再也不回到那个暴虐的师傅那里去。他一无所有,没有谋生技能,没有依靠,不可知的命运在等着他。可他精神振奋,他以为从此就自由了,他以为一纵身就能腾空而起,飞翔了。我也就以为,离开所处的环境,就能和他一样,漫游在天地间了。食不果腹,却满心欢喜。
23、花语:有特别偏爱的诗人和诗歌吗?
臧海英:扎加耶夫斯基精神上的父亲是米沃什,大师们并不避讳受过谁的影响。这么看,我长时间偏爱某个人的诗,就再自然不过了。除了偏爱,我也喜欢其他很多诗人的诗。作为读者,我能看到诗人们不同的好。但作为一个想要写好的人,我又排斥着他们对我的影响。我得做我孤注一掷的事。
24、花语:请推介下你的两本诗集。
臧海英:两本诗集。《战栗》,是《诗刊》社32届青春诗会诗丛里的一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出城记》,也是《诗刊》社推荐,入选了“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真的很感谢!
我的脆弱、挣扎、孤独,以及我对这个尘世深深的沮丧,和深深的眷恋,我的尊严,我继续下去的力量,都在这些诗里。
简评九则
动人的是她的坦诚和率真,直抵生命让人感到疼痛的深处。她并不刻意追求深刻,却自然地表现了深刻。她的语言简洁明净。
——谢冕
她的诗来自心灵的撞击,来自生命的隐秘之处,真诚、自然,充溢着一种博大的爱。她的诗来自生活,却不是对生活现象的照搬,而是透过诗性的巧思,不时给读者以惊喜。
——吴思敬
她对生活和生命情感有切实的体验和认真的思考。她以自己朴素的感悟入诗,情感率真,坦诚,语言清晰,明朗。她是一位具有诗人天分又独具写作个性的诗歌写作者。
——林莽
忠于内心,坚持自我,对抗虚无,以敬畏抒写宿命。诗中沉重与尖锐的痛感,使字里行间充盈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作品及我及物及当下。
——商震
读臧海英的诗常常会眼前一亮,她的诗语言明朗,有意味也有硬度。写父亲,写母亲,不是泛泛的思念,而是理解、走近和深入。
——刘福春
她的每一句诗都像生活的刀片挥舞,有一种非凡的撕痛感,这让她的诗句读来步步惊心。
——荣荣
臧海英抓住了诗歌的抒情本质。她的诗源自生命的疼痛,真挚、细腻,在独特的生命体验与生存困顿中,她用诗之柔情与悲悯来抵抗尘世之痛,自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蓝野
用刀锋般的诗句,剖开自己。见血,见肉,见骨,见苦胆,见灵魂。
——刘年
臧海英有一种能力:在不相干的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仿佛那些影子替她活着,承受着人世间长久的苦痛,和偶尔的幸福;当她落笔于自己,却像是述说着一个与己无关的人。悲悯者善内省,内省者消弭了自我与他人的界限,却依然像被命运挟持到高空的塑料袋,徒张着变形、空洞的嘴。
——魏天无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