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凌:是风在吹动一首诗,吹动一面旗

作者:王怀凌 花语   2017年05月31日 08:34  中国诗歌网    7137    收藏

王怀凌现代诗歌的散文化倾向是由我们所掌握的语言文字和使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决定的,我们所使用的白话文的语境要求我们必须避开生硬晦涩而接近日常,贴近民众,走出千百年来诗歌高蹈而且小众的圈子,让让更多的人接受诗美的熏陶,领略诗美的意境。


编者按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诗歌在一定层面已经进入了当下精神生活的核心;同时,中国诗歌网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也让越来越多的实力诗人渗透到了中国诗歌网的各大板块。正值中国新诗走过百年之际,为了展示中国实力诗人的气质和风采,我们有了这次独家策划,对中国实力诗人进行系列访谈。


 点此查看 [ 往期精彩 ]

32-实力诗人内页图




王怀凌(诗人主页)60年代出生于西海固农村。在《诗刊》 《十月》 《青年文学》 《北京文学》 《星星诗刊》 《中国诗人》 《诗选刊》 《绿风》 《诗歌月刊》 《朔方》 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短篇小说、文艺评论。有作品多次入选《年度最佳诗歌》 《年度诗歌精选》及《中国二十一世纪十年精品诗选》 《中国西部诗歌风暴》 《词语的盛典》 《星星五十年诗选》 《宁夏文学作品选》 《固原文学作品选》 《中国西部散文精选》 。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文及藏、蒙、朝鲜、维吾尔、哈萨克文字推介。曾获第四、五、六解宁夏文艺优秀作品奖,2008年度诗选刊中国十佳诗人奖,首届黄河文学双年奖。出版诗歌作品集《大地清唱》 《风吹西海固》 《草木春秋》 《中年生活》四部。中国作协会员、宁夏作协理事、宁夏诗歌学会副会长、固原市文联副主席。


访



1、花语:怀凌兄好!转眼,和您及诗人单永珍一行的西海固文友小聚已过去近十年,时间打着翻叉晃花我们的眼睛,而您始终在用2008年冬天我在西海固“土长城”上为您所拍的图片在做头像!是不是觉得那张照片的构图、采光、取景、站位和背景色都符合西海固的人文特色且霸气十足?那一截土长城对您和西海固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怀凌:花大爷好!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已头发花白,双眼昏花了。很怀念那段小聚的日子,我们在山城谈诗、喝酒、k歌,迎着西北风在长城梁嗥叫。我经常用的那张照片就是我站在长城上接电话时你抓拍的,之所以经常用,是因为我喜欢那种宏大而荒凉的背景和自然而然的姿态。我不懂摄影,至于构图、采光、站位什么的,我真没想过。我一直把它用作博客的头像(哦,对了,我的博客还是你帮我建的),期间也换过几次,总有好友留言说不如你照的那张。看来英雄所见略同,每一件好的作品都会得到大家认同。只是我现在不再像当年那样意气风发了,感谢你为我留下的那“霸气”的瞬间。

横亘于西海固大地的那一截土墙,是战国秦长城。它起始于甘肃临洮三十里墩洮河东岸,经通渭、静宁进入宁夏西海固地区,再入甘肃镇远刘家堡子。长城自古就是防御与圈地的工事,是军事对垒与文化对垒的一道藩篱。西海固在我国历史上属于北部边缘地带、军事要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读史方舆纪要》称固原是“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的咽喉要地。千百年来,中原统治集团与大漠游牧民族在此兵戎相见,争城割地,时常上演你进我退,我退你进的战争闹剧,一度民不聊生。一道土墙,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疆域背景下,的确起到了世间万物休养生息的屏障作用。

很多次,我在残败的烽火台上打坐,或者早晨,或者正午、或者黄昏,看日出日落,看云卷云舒,看草枯草荣,也看风卷残云,扬起万丈沙尘。我喜欢把外地来的朋友带到长城梁上,“左手一指是漠北,右手一指是中原”,我们在漠北和中原的分水岭上喝酒、谈诗、说古论今,那景致,比任何一座屋檐下的讲堂和沙龙都有情趣,都更加直截了当。这下,你知道我为何要带你爬秦长城的原因了吧?

当然,今天的长城梁也绝非2008年的模样,长城两边的耕地大面积退耕还林,昔日的荒凉被绿色和花朵掩盖。期待你来体验鸟语花香。


2、花语:当年我叫您王镇长,是因为那时您在当镇长,后来您又担任过一些其他职务,我依然叫您王镇长,是因为叫顺了嘴。您从政多年,且都在重要部门重要岗位工作,如何处理读书、写作与工作的关系?

王怀凌:叫什么都不重要,代号而已,绝没有直呼其名与绰号让人感到亲切。我叫你花大爷我就感到亲切。

说到读书、写作与工作,那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一本书正读得难舍难分,你得去上班了,一篇文章正写得意犹未尽,有事儿了,你不得不离开书桌。下乡途中,一棵树、一头牛、抑或一只虫子忽然激发了你的灵感,你总不能停下手头的工作去写诗吧!时间是流水,流水可以分流成三股并行,也可以筑堤蓄流,但时间均不能,时间一晃就再也回不来了。好在我是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人,不会刻意使一件事情让人魂牵梦萦,或者是说死钻牛角尖。我把自己的读书时间都安排在晚上,确切地说,是在床上,睡前。无论多么疲倦,都坚持阅读两三个小时,即使喝了酒,也要读一会儿。这是我年轻时当老师养成的习惯,躺在床上,不看会儿书就无法入睡。现在老了,瞌睡轻,天不亮就醒来,又不想起床,于是,拧亮床头灯,顺手翻本枕边书。读书时间有了,可惜眼花了。至于写作,只好忙里偷闲。车上、衣兜、公文包都乱七八糟装有碎纸片,要么是烟盒、要么是信封,都记录着某一时刻灵感来袭的只言片语。我会在一个清净的周末把他们翻出了晾晒、整理。这么多年,我的文章就是这样写下的。因此,我作品产量很少,让心怀期待的朋友们感到失望。至于工作,白加黑、五加二已是家常便饭,且无怨无悔了。


3、花语:您曾经搞过一段时间的拆迁工作,有没有遇到过强硬的拆迁户?在诗歌的写作中是否也会借用小说的写作手法,进行文本和写作技术上的平移和拆迁?

王怀凌:拆迁只是我曾经工作的一部分,遇到“钉子户”是难免的。打破旧秩序,才能建立新秩序。有人说,一个城市的发展首先是建立在拆迁的基础上。我同意。

但此拆迁绝不比彼拆迁,风险系数不一样啊!

文本写作上的平移和拆迁那是多么抒情、多么惬意的享受。我最早也写过小说,且有几个短篇还见诸于报端刊尾,后来忙了,就改写小诗和小散文。至今,我阅读最多的还是小说。文学艺术,任何门类都是相通的,最感人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细节。现在充斥于网络和刊物的那么多诗歌为什么读后感到假、空,就是因为缺少一个能抓住人心的点,或者触动人心弦的细节。小说注重细节,因而,小说的受众就多。眼下,一些成熟的诗人已特别在意借用小说的手法,进行文本和写作就是上的平移和拆迁。雷平阳《杀狗的过程》为大家提供了典范,我也朝着这个方向在不断的努力。


4、您是我见过最会讲故事的镇长,当年您讲的年少遇狼的故事,曾拉直了我的耳朵,请您在描述一下当年的场景。

王怀凌:六盘山区好多年都没见到狼的影子了。今年以来,狼又忽然间冒出来了,可能是这几年生态恢复较好的缘故。前不久,四只狼夜袭一户农民的羊圈,被农民当作野狗打死了三只,一时惊动不小。受此启发,我写了一篇散文《狼来了》,其中就有我给你讲的故事以及我小时候见到、听到的关于狼几个小插曲,我准备把它收到即将出版的非虚构散文集《顿家川》里。暂且就不讲了,先吊吊胃口。


5、花语:联合国粮食开发署曾把西海固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但是,在这群山恶水之间,西海固人们依然生活得很好很丰富。这个您生存多年的地理坐标曾经给过您怎样的滋养?请再现一下您少年的成长经历!

王怀凌:我出生在六盘山腹地的泾河源头,那里草木丰茂,流水潺潺,素有“黄土高原绿岛”“西海固天然氧吧”之美誉。和所有的山里孩子一样,从小就帮家里放牲口、打柴、割竹子、采药、种地,在村小读完小学,又在镇上读初中,然后考初中中专。这之前,我没有走出过山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啥样子。我周围的人也都是破衣破袄,粗茶淡饭。因为没有比较,也不觉得贫苦。真正认识到西海固的枯焦,是我参加工作几年后的1995年。那年,西北大旱,西海固尤甚,全县的主要工作与当务之急是抗旱救灾,我所供职的固原二中每天都要给东部山区的一所乡村小学的孩子送水。当送水车趟过干涸的清水河,进入到赤贫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我才知道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县域,竟然有着如此反差强烈的土地。这就是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定性的“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我厌恶了自己作品中的无病呻吟和小情小调,把目光和笔触投向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与命运抗争的人们。至今,提起那段经历,我的眼眶就潮湿。克尔凯郭尔说“诗人是一个不幸的人,他把极度深刻的痛苦隐藏在心里,而他双唇的构成是经过他们的叹息或哭泣听上去像美妙的音乐”。很多有苦难情结的诗人都是这样。然而,长期生活在这里,你发现荒凉也是一种美,每一棵羸弱的小草,也是生命不屈的旗帜。


6、花语:因何与诗结缘?最早写于何年?有无崇拜的偶像?

王怀凌:1983年考入固原师范,正是伤痕文学兴起的时候,文学社如雨后春笋,学校有,年级有,班级也有,各种油印的小报雪片般在校园飞舞,文学讲座更是一场接着一场。学校的阅览室、图书室全天开放,在这样的浓厚我文学氛围里,不读点书写点东西,别说对不住老师,感觉连自己都对不住。

追逐偶像是年轻人的事。年轻的时候也曾对泰戈尔、昌耀、海子等中外诗人崇拜得五体投地。现在,返璞归真了,闲来读读楚辞、唐诗、宋词、元杂曲,偏爱杜甫的家国情怀和李煜忧伤中的大气磅礴。


7、花语:您的诗灵巧不失厚重、雄浑不失端庄,豪迈不失雅致,有着大西北无与伦比的苍凉、空阔,您心中好诗的标准是什么?

王怀凌:诗学就是心学,是语言和情感的产物。一首好诗,要从情感上要打动人,语言上让人折服,必须做到:对文字尊重,对万物感知,对生命敬畏。无论何种艺术形式,终极不知不外乎追寻心灵的安妥,即使在不同的时代,这一点是守恒的。


8、张承志先生有名的那部《心灵史》就是诞生在固原。著名作家李进泽在其长篇散文《寻常萧关道》中开篇即如此叙述固原:“如果我是几百年前的将军,我会久久地凝视固原,马群汹涌的固原,血与剑与风的固原,烽燧相望,坚城高垒的固原。在广大的帝国版图上,固原是一个微小的点,但两千年间,如何一个目光敏锐的战略家都会一眼盯住这个点。这是帝国的要穴,是我们文明的一处要穴,它无比柔软因而必须坚硬”,足见西海固在中国地理位置上的重要。那么,西海固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又占怎样的位置?

王怀凌:丰富多彩的历史遗存和繁花似锦的现代文化是固原重要的资源禀赋和后发优势。这里是中原文化、草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汇地,曾经画角连营、百官云集、农商发达,许多重大事件彪炳史册,许多历史人物辉煌千古,历代文人墨客讴歌固原,为固原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文化资源。雄踞境内的六盘山久经历史风云、积淀历史文化,见证了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毛泽东气吞山河的壮丽词章《清平乐。六盘山》令世人瞩目。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海固作家群”“西海固文学”“西海固诗群”等概念密集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作家诗人们也用发表的大量作品和不时获得的各类奖项回报大地恩情。在这样一个偏远而贫困的地区,有多人获得“鲁迅文学奖”“春天文学奖”“曹禺戏剧奖”“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冰心散文奖”“全国十佳诗人奖”等国家级奖项,既填补了宁夏在这些奖项上的空白,也提高了固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西海固文学”的名声鹊起,使中国文学及文学届的大碗们投来深情的一瞥。至于西海固文学能在中国文学中占怎样的位置,还得看后来者的努力,目前结论为时尚早。


9、花语:我听您在2009诗选刊年度十佳诗人颁奖的酒桌上唱过花儿,在我眼中,您是非常优秀的诗人,又有一把能唱西北花儿的好嗓子,你是否把西北花儿的节奏运用到了诗歌中?西北花儿是否也是诗歌的一个分支?

王怀凌:我是听着“花儿”长大的,西北“花儿”高亢、悠扬、凄婉的旋律和朴素、自然、真实的唱词往往让人碎心裂胆,泪雨滂沱。最直白的表述,“头割了不过碗大的疤,血身子把你陪下。”也有遣词造句上的出人意料,“白牡丹白的娆人哩,红牡丹红的破哩”,还有比鲜血更红的颜色吗?。我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度借鉴了“花儿”的表述,同时,“花儿”的委婉与舒缓也会让我中年之后的诗歌节奏平稳,气定神闲。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的艺术传统,在其被“现代化”的过程中,损失的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和技艺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对艺术本源和艺术信念的损失,诗人职责在于继承的自觉。

当然,西北“花儿”也是诗歌的一部分。众所周知,贺敬之的《回延安》,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都是以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民歌体现代诗。我身边还有一些诗人在以“花儿”的形式创作,他们的作品更加接地气,深受读者喜爱。


10、花语:您最爱说的口头禅是什么?得意时会怎样?

王怀凌:头想破了,好像没有什么口头禅。

得意时,必然忘形!


11、花语:就您个人的写作体会而言,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判定等方面,诗歌对一个诗人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

王怀凌: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知识分子大多具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具有通过诗歌创作进而影响社会的能力。大部分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针砭时弊、唤醒社会、影响时代的传统。正因为如此,大凡诗人都会单纯,也会清高,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权贵谄媚,他们是生活在这个尘世间的另类,食人间烟火,却不能同流合污,诗歌就是他们的宗教。正常的人类说他们是“疯子”是“精神病人”,我都不会反驳。

诗歌让更多的诗人落魄却高贵地活着。


12、花语:您是否接受了来自文学传统的某种秩序或典范作品的具体启发?如果是,那是什么样的情景?

王怀凌:我对文学传统的尊崇恰恰暴露了我思想僵化、思维老化的虚弱之态,故而,探索不出时下那些盛行的含糊其辞的艰涩与不着边际的先锋之作。我把自己框定在某种传统的秩序里,规规矩矩地书写,用词力求准确,逻辑必须严密,周而复始地关注脚下,仰望星空,把自己搞得像个苦行僧似的。我对我的这种状态,说不上满意,也说不上不满意。


13、花语: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相比,是一种逻辑性较强的语言方案,那么,在操持现代汉语创作文学作品时,您是否看准逻辑推理在诗歌中的力量?您又是如何处理语言中的逻辑阻碍的?

王怀凌:古代汉语的一个词、一个成语,就可以讲一个故事,这是现代汉语所无法比拟的。现代汉语的平铺直叙和娓娓道来必须有严密的思维逻辑来支撑其前呼后拥的架构,这是任何一个创作者都无法回避的。诗歌因其短小精悍,跨越性大,跳跃性强而考量着每一个诗人的逻辑推理能力。

好在诗歌是分行排列的,如果语言中的逻辑受到阻碍,不妨多敲一次回车键,另起一行试试(笑)。


14、花语:现代诗人艾青认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走向是散文化的,他提倡诗人们追求一种相应的“散文美”。回头看来,当年他也是帮助我们避免诗歌“晦涩”的一种方式,当然,诗歌对美的创造是多样的、多元的,那么,您个人是怎样看待“美”在诗歌中发挥作用的?作为一种创作上的倾向,“涩”与“美”在一首现代诗歌中是否处于一种分离状态?

王怀凌:现代诗歌的散文化倾向是由我们所掌握的语言文字和使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决定的,我们所使用的白话文的语境要求我们必须避开生硬晦涩而接近日常,贴近民众,走出千百年来诗歌高蹈而且小众的圈子,让让更多的人接受诗美的熏陶,领略诗美的意境。无疑,艾老的倡导是正确的。

一首好的诗歌作品,不仅包涵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同时还体现人性美。

“美”与“涩”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矛盾体,它们相互对立、相互隔阂,只能在一条平行线上并行,却永远无法交叉、重叠。如果硬要它们出现在一首诗歌作品中,就像一棵挂满红色小灯笼的柿子树上多了两只榴莲,像一个人的身体多了一块囊肿,这一定是不和谐的。


15、花语:目前活跃在西海固的诗人有那些?

王怀凌:单永珍、杨建虎、牛红旗、雪舟、郭静、林混、王武军、倪万军、马晓雁、周彦虎、李兴民、西野、火禾、李耀斌、马军成、郭玛、张家传、张龙等。

16、花语:您心中诗意的城市有那些?有没想过离开西海固?

王怀凌:我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也是没有进取之心的人,年轻的时候也曾想过出去闯荡,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种种原因耽误了。我对所有的城市都有点排挤,乱哄哄的,无诗意可谈。因此,我心中没有诗意的城市。但我对乡村情有独钟,或许退休后,我会回乡下老家盖两间房,种一畦菜,看书、喝茶、晒太阳。目前,没有打算离开西海固,有机会四处走走,会会朋友,叙叙旧情。


17、花语:西海固历来为穆斯林回族聚集地,有那些民风为他们特有?古尔邦节是当地一种节日吗?

王怀凌:西海固回族居住始于元代。蒙古太祖十三年,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子窝阔台带领蒙古军,发动了两次西征,征服了西辽等许多西域诸国,大批“西域亲军”(即回回兵)随蒙古军南下,后“随地入社。”因而,西海固民风强悍,回族兄弟肯吃苦、善经商。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与开斋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2017年古尔邦节在8月30日,届时,放假调休四天,沾回族兄弟的光,全自治区回汉群众都享受这一待遇。色俩目(阿拉伯语:你好)!


18、花语:书写多年,是什么支撑您坚持写诗?还有什么是您的生存理想?

王怀凌:爱好是一切坚持的原动力。

除了写作,读读书、练练字、外边转转、亦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


19、花语:您喜欢书法,并写得一手好字,书法与诗有关系吗?

王怀凌:见笑了!我那咋能算作书法,玩玩而已,登不了大雅之堂。

中国书法与诗歌是一对孪生兄弟,携手遨游于华夏文明的长河中,相互诉说着各个时代的审美心理和文化倾向。书法和诗歌虽是不同的艺术,却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历代的书家之中,不乏诗人或具有诗人气质的书者。人们也历来有诗书结合的习惯,喜欢将自己或他人吟咏的诗篇用书法形式记载下来,在品诗、赏字,小说双重美感的同时,感知诗歌意境与书法线条均匀、对称、和谐、节奏的美学形式以及体悟景状、物态、内蕴等相谐的境界,品味他们相互独立又融合相通的审美情趣。二者皆讲究立意和神韵。

我照着一本《唐诗三百首》和一本《唐宋词选》反复练字,多年下来,字没练好,却对诗词的理解有了更深的体悟。


20、花语:在您的诗学观念里,是技艺的部分还是思想的部分起了动力作用?

王怀凌:两者很重要,但思想为先,技艺为后。我写诗不苛求结构和形式上的完美,事实上,谁也做不到完美,但我会力求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赞美、悲悯、感知、敬畏通过文字传递出去。


微信图片_20170518143120


附:简评四则


杨梓,著名诗人,宁夏文学院院长

他决绝地将车马的喧嚣、流派的影响及全球化的童话拒之门外,确立了自己的民间情怀和地域文化立场,从而使他的诗作道法自然的彰显了特色,袒露了个性。


单永珍,著名诗人:

他以聂鲁达式的苍茫雄奇和里克尔式的痛苦召唤人性复归的神性语言,青铜般地唱着一首又一首凄美、浑莽、忧伤的歌。当域外诗坛纯粹的诗歌写作当精神游戏冒险的时候,王怀凌几乎充耳不闻诗坛各种流派的嗥叫,只是沉浸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美的境界里,以自身的诗歌理想,一次又一次地完成对灵魂的救赎。


马晓雁,作家,诗人,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相对于技术过剩的中国当代主流诗歌,王怀凌的诗歌更像是一种“史前文明”。那些富于禅意的诗歌恰恰呈现出在感性世界与越感性世界的区分——应和中蕴藉的中国传统美学、诗学精神与哲学智慧。

王怀凌的诗歌也是一部西部风情志、风俗志,西部特定的风情,风物、风俗为王怀凌的诗歌搭建了极具西部特征的抒情骨架,而长久的自然人文环境濡染与熏陶下,西部已成为一种气质与风骨融合在他作为人、作为诗人的血液之中。


邹建军,著名批评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相当饱满的秋意人生及其真切体验的灌注,以隐喻为主的艺术表达,具有质感的艺术语言创造。作为人到中年的我,读了这样一组诗具有特别深切的体会,因此,我并不掩饰对此组诗的喜爱,也愿意将它推荐给我的朋友们。我认为这是一组有自己的人生发现与语言艺术的作品。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诗意天下 和而不同”,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即将隆重开幕
  2.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4. 第一届“百年保定”诗歌文化节在雄安举行,雷平阳等7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参加
  5.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镇江站)成功举办
  6.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8.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9. 吕进:关于《新诗的创作与鉴赏》的回忆碎片
  10. 遂宁国际诗歌周暨《诗刊》2018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1. 苗霞|诗性智慧:斗折蛇行在有限与无限间——李长瑜近期诗歌论
  2.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5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炸药箱上写诗获赞“当代版《活着》”,陈年喜的“炸裂人生”
  6. 每日好诗第45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星星·诗歌原创》投稿攻略|2025年征订
  8. 第44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0. 我们时代的诗生活 | 诗刊·诗词世界双十一直播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