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著名诗人胡弦见面,是在2月14日下午的“2017年情人节爱情诗会”活动上。胡弦携夫人同来。在主办方提供的诗集上印着他《写给妻子的诗》:“你爱花,但很少舍得买,一个当年的文艺青年,已老了,习惯了从夕阳下匆匆走过……” 朗诵结束,我对他进行了采访。
胡弦是当代汉语诗坛卓有成就的诗人,《扬子江诗刊》执行副主编,他说:“我有双重身份,是诗刊编辑也是写诗的。”
中国是诗教大国,自媒体时代为诗歌提供了新的机遇
不管把诗的起源追溯得多么辽远,都无法否认诗歌最主要的根系是牢牢地扎在社会深处、扎根在生活的。在最初的采访准备中,我很希望胡弦主编就丁酉新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谈一谈普通观众走进古诗词瑰丽精妙的艺术世界的现实意义?
胡弦老师的回答出乎意料,也在意料之中:《中国诗词大会》我没怎么看。诗歌表达诗人的志向、情感、思考和生活方式,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正统文学,深刻地影响并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在气质。诗歌来自民间,也要回到民间。中国自古是一个诗教大国,中国人有诗词文化情结,中国文化也是诗性文化。电视综艺形式文化益智节目把传统诗歌作为内容,对诗词意境美给予现代感阐释,强化哲理又没有酸腐的道学气味,大家喜爱,引发关注,情理之中。
传统文化中的诗性品格,诗教与美育,倡导“诗意栖居”,从我们开启童蒙即学诗,随着年龄的增长、职业的选择,哪怕诗歌已成为一种朦胧碎片记忆,仍然能随时捡拾起,享受用诗来释放自己的。
有这么一种说法,生活分两类,“带着诗歌的生活”和“不带诗歌的生活”。大家生活在社会不同岗位和层面,有的艰难打工,有的悠悠生活,而诗歌是精神层面的,是时代最深处的秘密和营养品。诗歌的参与,可以重塑人的内心世界,寻求到人生的新的平衡。
问:“微信时代,诗歌又火了”,诗歌是否又迎来了黄金时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说:“这是个碎片化的时代。” 面对信息越来越碎片,社会越来越浮躁,诗歌的复苏会持续多久?提到“碎片”一词,我会想起您的《嘉峪关外》那首诗中说过的:“比起完整的东西,我更相信碎片。” 对碎片的含义,会各有感悟。曾经读过这样的定义 “ 用凝练的语言,刻录跳跃的情绪,描摹心灵的沉潜,追溯思想的源流,这就是诗歌”。可否理解您提及的“碎片”不仅是历史遗迹,也是指诗歌短小的文体特色使表达更具真实性?
胡弦:对于“碎片”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多说了。互联网时代,火热起来的博客、微信对文学样式有篇幅短小的“偏爱”选择,具有语言的精炼性与音乐美的诗歌因为方便传播而更加被大家喜爱。
诗歌承载的主要是情感和经验,一首诗所承载的东西,可以在瞬间接通你的心灵感受,达到同频共振。如同我们现在读古诗,哪怕离这首诗的诞生已千百年,依然能够受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诗歌的生命。它也通过人心的接纳而在时间中流传,到达更多的心灵,并且生生不已。
诗歌,抗压、再造内心世界
问:当下文化生活中,“诗心相伴”“诗歌同行”是怎样的状态?
胡弦:对许多人来说,诗歌无关紧要,也许终身都会对诗歌存在误解。一些人认为诗歌是闲情,其实并不是,诗歌是一种寄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不同压力,诗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力量和抚慰,使难以忍受的东西变得不那么重要。所以古人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乎诗矣。
当阅读诗歌的时候,我们在倾听静静的、小小的诗歌声音,这个声音和庞杂的喧闹和社会浮躁形成强烈对比。我们为生活奔波,有限度地接触诗歌,可以再造内心世界,甚至为心灵提供保护,这接近美国现代诗人斯蒂文森的诗歌“抗压”说。 他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身边人很少知道他是诗人。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诗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保护我们免于外来的暴力,它是对抗现实压力的想象力。诗歌似乎与我们的自我保护有关。诗歌的声音帮助我们过自己的生活。”
新鲜体验和观感,让诗歌来自民间回到民间
问:2015年,我们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报道中有过合作。《东方文化周刊》《扬子江诗刊》《雨花》分别编辑出版的“烽火记忆——文心照亮中国”纪实文学特刊、“胜利之歌”诗歌特刊、“烽火记忆——铁血扣响东方”纪实文学特刊,通过采访、诗歌等,忠实记录历史、还原真相,重温那段气壮山河、光辉永在的非凡岁月。您能谈谈《扬子江诗刊》近来的发展吗?
胡弦:《扬子江诗刊》1999年创刊,是江苏作协主办的大型纯文学期刊,作为一个诗歌传播平台,它展现的是当下汉语新诗创作的最新成就以及诗歌生态,为新诗的经典化提供样本。多年来,一直与互联网发展相伴随,对传播平台进行延伸。诗刊的博客、微博、微信平台都已建立起来,现正进行电子期刊的建设。利用现代传媒多渠道与读者互动,让诗歌来自民间回到民间,使杂志社同仁正在为之付出努力的事情。发现、刊发最好的诗,加强读者对诗歌的新鲜体验和观感,更方便地互动,从而使诗歌得到更方便的传播,是今后杂志社工作布局的重中之重。
晚上7点多了,采访结束,与胡弦老师道别。“情人节爱情诗会”开始陆续散去。仰望城市的夜空,平静快乐。
原先我对胡弦有一些认识,并不是因为读他的诗,而是读他的散文集《永远无法返乡的人》。2016年,他出版了诗集《沙漏》和散文集《永远无法返乡的人》,都引发不小的轰动,但我更加偏爱《永远无法返乡的人》,那是诗人写散文,对生活的揭示质朴而平静,但又是触目惊心,是一部充满见解的诚挚之书。在集子里《模糊的界线》一文中,他写道:“走在前面的亲人不经意间在减少,他们走着走着,突然就离开了道路,消失在了黑暗中……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前面已经空无一人。”“亲人的消失,实际就是你的世界的某一部分在消失。”这是诗人对亲人和死亡隐忍地表达,在为我们展现时间的秘密和其中的哲理。读着读着,耳畔会响起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一千多年前,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如此豪迈达观。人生中,顺流而下是智慧,溯流而上未尝不是。在诗的旋律中体味佳句,又何尝不是深耕心底土壤,埋下精神的种子?诗,未必能打通生命中的每一堵墙,但却让人在喧嚣中获得沉静的智慧和力量。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