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呼唤新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作者:周茉   2017年02月17日 08:31  文艺报    462    收藏

原标题:

回归传统 沉潜生活:诗人呼唤新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中国诗歌传统历来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在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诗歌创作不能只是为表达自我怨艾、苦乐而浅吟低唱,更需要以诗歌温暖社会,燃起光明与希望的火种。2月13日,由中国诗歌学会、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浙江省浦江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7“我们与你在一起”全国大型诗歌公益活动在浦江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阎晶明、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评论家齐聚一堂,在诗歌公益论坛、诗歌讲座、公益诗歌朗诵会等活动中传诗情,谈诗心,话诗意。此次活动旨在将诗歌与社会公益有效融合,让诗人之笔唤起全社会对留守儿童、老人与妇女的关爱。

诗歌的古典传承并未褪色

中国是诗教大国,诗词、诗歌作为传播真善美的文学形式,血液里历来流淌着文化基因与文化传承。近日,《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重温传统古诗词的热潮,在此之前,社交媒体亦早已刮起了一股“诗歌风”。“诗刊”、“中国诗歌网”、“为你读诗”等刊物、网站及新媒体公众号受到广泛关注,收获了众多粉丝。由此可见,诗歌并不是小众的文学活动,更不是奢侈的审美享受,诗歌就在身边。在节奏紧张的现代社会,人们始终在探寻一片可以让灵魂栖息的诗意,让诗歌这柔软而坚韧的力量温暖心灵,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情感与自我,未来与人生,社会与现实,每一个事件或主题都可以谱出爱与美的篇章,酿出诗情画意。

正如“我们与你在一起”诗歌公益活动所倡导的,诗歌在亟待被关注的公益领域承担了特殊而重要的社会角色,既是个人审美活动的表现,也是向公众发声的有力传播途径。诗人们应从自我中走出来,走进偏僻乡村、城市角落,关注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存在与真实生活状况,写出这些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用诗文表达心痛和伤感,在唤起世人关注的同时,传递出对建构美好社会的期望。这是诗人的责任,也是诗歌力量的体现。

回溯中国新诗百年,从生成伊始就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当现代诗歌面对传统诗歌,不只在于古典美学意义上的承袭与发展,深藏于传统诗歌的“古典”精神内核也是现代诗歌应当汲取的精髓。这种“古典”,正是诗歌对人生的求索、对社会的观照、对时代的共鸣。在诸如“为公益而诗”的创作活动中,诗歌又一次回到了扎实的土地,能够发出人们内心最迫切、最渴求的呼唤。

重建新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我们与你在一起”既是一项诗歌公益活动,也是一次对诗歌美学的召唤。随着大众消费文化时代的到来,诗句越发精巧,但韵味可能渐渐淡了,出现了在诗歌内在属性上与本体脱节,在艺术的审美能力上与大众脱节,诗人似乎逐渐由“心灵的歌者”变为了“修辞的手艺人”等现象。

对于这种现象,黄怒波谈到,在物欲化的社会条件下,诗歌不能被同化,而要回归传统的文化价值。让诗歌扎根生活,呼应时代,深入人民当中,与众生哀痛相关联,与社会进步相照应,与诗人的健康心灵相映衬,重建新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诗歌中过度情感宣泄式的顾影自怜、哀怨悲吟应该规避,诗学要重新激活人们的哀痛、赞美、净化等人性中淳善而柔软的部分。

中国社会进程的新时期,需要新的诗歌美学,当代中国诗歌要回到社会的怀抱、回到人民的怀抱、回到艺术的怀抱,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美情怀与精神气质,实现诗歌对于建立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体系和重塑民族精神面貌的诗学贡献。正如诗人韩玉光所言:“当代诗歌需要这样一个面向传统的回眸与契机,诗歌是对过去的回望,也是对未来的担当。”

倾听心灵,关注现实

人们往往认为,进行诗歌创作需要较高的审美造诣与艺术水平,融合饱满而丰富的情感,如此的诗作才称得上是“纯粹的诗歌”。当诗歌面向纷繁现实,成为社会话题的表现形式,成为大众的“泛文学活动”,是否降低了诗歌的美学尺度与评判标准?很多人对于公益诗等具有社会属性的诗作颇有微词,认为内容并不精致甚至是“粗制滥造”,难冠以诗歌的美名。

对此,诗人唐晓渡表示,诗歌是多样的,始终处于探索的变局状态,公益诗歌只是诗歌审美的一个方面,并非全部。在诗歌的写作行为中,每个人都要面临个人与民族文化问题的困境,很大程度上诗人的本意与天职处在被遮蔽的状态,诗歌生态总是不能满足审美层面的所有需要。题材与方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以何态度面对现实与社会进行创作,新现实主义诗歌不仅是对事实的发问,更是对诗歌本身、诗人本身的挑战与探寻。

诗人黄亚洲认为,所有文学作品与生俱来的属性都是依靠表达去更清醒地理解与认知,无论是自我个体还是时代社会。纵观中国诗歌,跟随着社会主流思想进行脉动的诗作长久被人吟诵,达到了一定的审美高度与思想震撼程度,葆有持久的生命力。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诗歌引发心灵的颤抖,唤醒内心的力量。他表示愿意做诗歌的行动者,用诗歌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被誉为“打工诗人”的郑小琼拥有对社会现实主义题材诗歌的独特个人经验:“在我的打工生涯中,诗歌是精神的抚慰与疗伤,虽然可能只是碎片化的记录,但字字含情,诉说对生活的发现与表达,这是一种可传递的、跨越时空的力量。”

诗人寇宗鄂被此次诗歌公益活动深深感动。他表示,诗歌具有导向作用,好诗是对生活的发现,诗歌的抒情性应与现实性相结合。要重视发现和扶植年轻诗人,期待在未来有更多具有疼痛感、重量感的好诗出现。

诗歌有着永远不可取代或消亡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功用。惟有爱,才是人心向善、人间大美的源泉,也是诗歌传递“我们与你在一起”的蓬勃生命力所在。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尚飞鹏长诗集《演奏者》由陕西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
  2.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5. 从一个元素走进一部诗集
  6.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镇江站)成功举办
  8.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9. 第一届“百年保定”诗歌文化节在雄安举行,雷平阳等7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参加
  10. 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启事
  1. 苗霞|诗性智慧:斗折蛇行在有限与无限间——李长瑜近期诗歌论
  2.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5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炸药箱上写诗获赞“当代版《活着》”,陈年喜的“炸裂人生”
  6. 每日好诗第45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星星·诗歌原创》投稿攻略|2025年征订
  8. 第44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0. 我们时代的诗生活 | 诗刊·诗词世界双十一直播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