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歌:在古典的情怀里抵达精神的原乡

作者:赵福治   2017年01月10日 16:03  中国诗歌网    254    收藏

  ——论柳歌先生的诗歌创作 


  柳歌是一个在古典意境中创作的诗人,在我所读的他的作品中,几乎他的每一首诗都有古典情怀的印痕,他以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用现代的手法描述和诠释属于自己内心的诗之境界,进尔抵达精神的原乡。我把这类诗人理解为心灵的行者。


  诗歌是生命的哲学。笔者,从柳歌不同创作时期,其作品所呈现的感性、知性、理性几个层面进行论述。按照感性——知性——理性这样的方式分析人的认知能力的哲学讨论,在中世纪哲学中已经出现,但是真正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认识论探讨方式是康德首次提出的,黑格尔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在这里,不过多阐述。这里所说的感性、知性、理性,泛指人类运用思维把握对象的能力,借此,对柳歌不同时期的创作状态和阶段进行阐述,以此,来更清晰地了解柳歌的诗歌创作。


  感性:用直观呈现事物的原态


  感性是指人以直观(即直接与事物打交道)的方式把握对象性质的能力。


  柳歌生活工作在有着刘邦斩蛇传说故事的河南永城,那里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颇多,在这里诗人既受到历史的熏陶,也积极吸取历史文化精髓。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他的诗一直以来都以“东方古典情怀”来定位自己的文化身份,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也具有深刻的人类意识和。


  在诗歌创作中,柳歌对于诗“有着一种极为朴素的认识,与深厚真挚的感情”,具备以东方审美趋向和直观的方式迅速把握诗之性质的能力。在此,我把感性理解为他诗歌创作的一个创作阶段。在这个创作的阶段,诗人以自己个体的觉察来营造文字,是自我创作的过程,也是诗人逐渐成长的阶段。


  组诗《田园奏鸣曲》是柳歌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


  “七尺多高的汉子/总是羞红了面孔/虽有玉树临风的身材/却无风流倜傥的秉性//一幅火红的模样/一颗赤色的心灵/掩护过民主的星星之火/参加过争取自由的战争/农村包围城市的滚滚洪流/也是在这片青纱帐里形成//如今村里的那些青年/依旧踏着先辈的足迹前进/守护家园的光荣使命,只好/交给了老弱妇孺,和这些/乡里最高的男人”(高粱)。


  “因为心里热爱/所以总在模仿/不仅有着金色的发髻/而且有着太阳的模样//腹内虽然心事重重/脸上依然春风荡漾/栉风沐雨的日夜守候/全是为了那一片阳光//从未见过如此的爱情/表现得这么的如醉似狂/竟把一个遥远的身影/当作她一生眺望的方向”(向日葵)。


  “比你想象的速度/要慢/但比你曾经的爱情/缠绵//没有一个家园/却拥有整个的大地/没有更多的财富/却有一套精致的房产/而且,拥有完整的个人产权


  后代可以继承/与楼市涨跌无关”(蜗牛)。


  “喜欢,在指尖闪烁/如果有翅膀/那就是飞翔。是一朵鲜花的气息/是一只蜜蜂的嗡嘤/是一匹天马不息的奔腾/淋漓的汗水/凝结的一尊雕像//春泥里拱出了一丝嫩绿/秋枝上浮动着几多金黄/也是坟前竖立的那块墓碑/冰冷、锐利/但是安详”(思想)。


  组诗《田园奏鸣曲》共7小首,作品以对各个事物感性的认识起笔,通过不断铺展的诗意,层层递进,使田园中的“高粱”、“向日葵”、“蜗牛”、“蚂蚁”、“蝴蝶”、“蜜蜂”,以及人类的“思想”,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一曲田园的奏鸣曲,读来直观而深刻。尤其是最后一首《思想》,把“思想”赋予“活化”,写得形象而生动,别具新意,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田园”。


  柳歌的“田园”是从现实中提取和诗化了的“田园”,是用直观而又有考量的表述来呈现事物的原态,没有体验和发自内心的喜爱,是写不出这么洞察作品来的。同时,诗人柳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的融合和运用,以诗人人格,与外部世界进行“文字的调解”,为其将来长远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柳歌诗歌创作的起点之高。


   


  知性:用文字清洗血内的杂质


  列夫·托尔斯泰在解释哲学命题时,曾说过:“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这样一句话。在诗歌,我个人的理解是:诗歌的价值,并不是用词语,而是用诗所表现的深度来评价。


  在感性创作使作品呈现事物原态阶段的基础上,诗人柳歌进一步通过对事物的规律、必然性、本性进行思维的分析,深入事物的本质,以更接近诗的间接的方式,用文字清洗诗之外的一些杂质,这是柳歌从自我创作到自醒创作的阶段,也是诗歌创作的提升阶段,也让他的文本更接近诗之本质。


  为网络上许多诗人所看好的《想起》,是柳歌这一阶段或时期作品中值得注意的一首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李白的《静夜思》的“静夜”和“月光”切入主题,在心灵最贴近诗的地方放飞怀想和思念。


  “一想起静夜,这床前的月光/便愁成了寒霜/再想起故乡,那头上的明月/便有了慈母的模样/尚未想起千里,可栏下的五花马/便有一种归还的冲动/被挽在了谁的,心弦之上//接下来想起的,是那条小河/还有没有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及那一条弯弯的小路/是不是还有芳草,连接着天涯//那个雾气朦胧的村头/桃花,还依旧笑着春风么/还有,那位长辫子的伊人/是否已经望穿了秋水/还有没有明媚的眼波/在一个人的心底,久久地荡漾。”(想起)。


  李白为世人所传诵的《静夜思》,没有奇特的想象,没有华美的辞藻,用叙述的语气,抒写游子思乡之情,因意味深长写出了通感,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爱。柳歌借用《静夜思》的“静夜”和“月光”起笔,可看作是诗人一方面受古诗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从自我到自醒创作动机的驱使。开头的“一想起静夜,这床前的月光/便愁成了寒霜/再想起故乡,那头上的明月/便有了慈母的模样”,由“静夜”到“月光”,从“寒霜”到“故乡”,再到“慈母的模样”转换自如,承接有致,诗文所表达出的古典的情怀,古典的意境,既是一种人文的美,也是人性的美,更是诗人弹奏如练月光演绎的一曲感人的怀想。


  对于诗人,故乡是他一生也走不出的思念。为读者所欣赏的《思乡曲》是柳歌自醒状态下的一首代表作品,诗之本质也体现得更为突出,尤其值得关注。


  “一朵白云飘来,一朵故乡的目光/盛开在我的窗外。我不是游子//却总是记起慈母,用手中的线/把我与那个村庄缝合。远则千里//近则咫尺,那连绵不绝的丝缕/时时扯得我的心疼。接天的芳草//铺不满回家的路,满目的青青/是我的心在发芽。枝头的桃花烂漫//并不是她的容颜,那朵该开的花儿/或许已经谢了。老屋前的那株梨树//还记得我的乳名么?回归的几只燕子/飞入了旧时巢穴。小河的潺潺流水//载不动我的乡情。那些思念的鱼儿/游进了我的春梦。路边的那块青石//正在默默点头。阳光灿烂的照着/我的心头,却有一丝冰冷。”“自醒”即:自我反省,是自我意识能动性的表现,这首诗里,诗人把“白云“比作盛开在窗外的“故乡的目光”,去掉直观的描述,意向转换叠进,让多重意想营造出无已复加的思乡氛围,并用文字清洗出血内浮躁的杂质,使作品更具质感和纯感,行之有效的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沉思与渴望。这个阶段是诗人作品更加深入的阶段。


  理性:以反思金黄诗歌的内核


  自觉在诗人而言,是一种深刻的思考,是一种更为广阔的文化境界,也是一种执著的追求,和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责任感的文化理念。


  柳歌很多年前就喜欢诗歌,但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创作始于最近两年,但就在这短短时间内,却先后在《星星诗刊》、《中国诗歌》等许多报刊发表大量作品,其中还被《河南作家》、《东京文学》、《中国诗歌在线》期刊作为首席诗人重点推介,并有诗作入选《中国网络诗歌史编》,接连获得中国散文学会“华夏情”全国诗文大赛金爵奖,《中国诗歌在线》期刊年度中国诗人奖,《商丘作家网》“桂冠诗人”称号;出版了个人诗集《自然与沉思》等;先后加入河南作协与中国诗歌学会,属于厚积勃发的诗人。这与他理性的反思后,自觉地直抵诗的内核是分不开的。这一阶段,是他把诗融入生命、以生命写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他创作日益成熟的阶段。


  《一条河流与我背道而驰》一诗,是柳歌这一阶段的重要作品。


  “沱河,从我的门前缓缓流过/像流逝的岁月,从我的身边/悄悄的溜走。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带走什么//我却知道,流走的不仅仅是水/还有日月的碎片、出走的白云/一个天空的倒影,以及一些/不小心掉下来的星辰//还有两岸树木周而复始的梦//它们每年与叶子一起枯荣/那些立足未稳的小草、与之俱下的泥沙,以及隐匿其中的/许多灵魂//我经过世界时并不能带走什么//而流水与我相反,两手从不落空//就像岁月,在我的体内一直做着减法/不露声色的,淘空我的青春//这样,大河就与我有了来往/我开始关心它的涨落、它的流动//但更多的还是关心它的流向//这是首要问题,攸关我的生命//不过,大错在前世铸成命里注定,今生再也无法纠正//从一出生,我就朝着西方飞奔//而沱河的流水,与我背道而驰/浩浩荡荡,一路向东。”(一条河流与我背道而驰)。


  自觉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在《一条河流与我背道而驰》一诗里,柳歌把自己融入到故乡的沱河之中——这条沱河是他成长的母亲河。走过人生的四十多个春秋后,人生的实践和生命的体验让诗人“自觉”的同时,开始让诗人反思、顿悟。诗行里不但蕴涵对生命之河感恩的朴素理念,并在与河的“来往”中,观察自身与河流的“涨落”、“流动”,更“关心它的流向”——也是自己的“流向”。诗中思辩的描述中,用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诗人不为岁月所折身,积极开拓人生的姿态,给人以关于人生的启迪。


  人的内在生命本身的意识本体与物质本体构成人的内在本质,其基本属性就是有意识的维护、发展自我本体。在与外在物质世界的矛盾过程中发展自我本体,也创造出自我的基本规律。诗歌艺术作为比较特殊的一个艺术门类,其诗歌个性源于诗人的性格、环境、经历、修养、悟性等因素,个性和气质的展现,伴随着艺术创造的全过程。作为诗人,在哲学命题下,这样的一个创作过程是对诗人一次真正的洗礼。


  而在这种洗礼中,柳歌在吸取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以反思抵达和金黄诗歌的内核,以自己的价值取向、创作理念、和人生的信仰为作品定格,以诗人个性和古典情怀打造属于自己的作品,在古典的情怀里抵达精神的原乡,不知中完成了诗歌精神的重生,这对他而言,是诗歌的走向成熟,也是柳歌诗歌道路上新的开端。



  (赵福治:奥组委文化部《2008奥运诗》编委,北京《中国诗歌在线》期刊主编)


  


责任编辑:马大山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直播预告 | “《诗刊》编辑面对面”对谈
  2.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叶小平的诗》 | 新书上架
  3.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中的工业美学
  8.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2. 古都秋菊芳菲时 诗人兴会更无前
  3. 青春诚不悔,诗意耀中原——“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系列活动侧记
  4.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我与“青春诗会”的故事征集启事
  7.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 《诗刊》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河南开封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