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15日开始,由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主办的“2016年度名人堂”年度评选,已经陆续发布了“年度图书”、“年度诗人”、“年度作家”三大榜单。鉴于文字作品的特性,我们选择了更为符合图书、文学、诗歌评价性质的评判方法——线上接受读者投票评鉴,然后再交由专家进行最后评审,最终选出10本年度图书、1名年度作家、1名年度诗人。专家评审团由国内多位对文学、诗歌有深入在场观察和研究的实力文学批评家、教授学者、优秀作家组成。40本备选年度好书的资料,6位年度诗人和6位年度作家情况介绍公布以后,在封面新闻(thecover.cn)上开通投票通道,得到广大读者的踊跃参与。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到“年度诗人”候选人诗人大解和朵渔,谈诗歌与大众的关系,诗意降临的时刻等。
“年度诗人”候选大解:
人人都有写诗的自由
不是只有写出传世之作才有资格写
在圈内有“为诗意而活的‘隐士’”之称的大解,与时代保持着疏离感。在众生喧哗的当代诗坛,他坚持向内用力,文本为王,被称为“纯粹的诗人”。此次被列入2016年度“名人堂·年度诗人”6位候选人名单中,大解也感到很高兴。在大解看来,写诗的过程需要内心安静孤独,“写作的时候,不用考虑读者,而是要绝对服从自己的内心。跟诗歌本身的技艺打交道。在定型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可控的东西产生。诗歌不是计划来的。写的时候如果考虑读者,就会受到约束,很难写出好的诗来。”但一首诗作出来以后,就不再仅仅是自己的东西,而是要面对其他读者。
对于一个诗人,诗作得到大众传播,被更为广泛阅读,还是享受业内小众知音中的口碑,哪一个更看重?在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大解说,这两者都很重要。在大众传媒时代,自己的作品能迅速得到传播,对写作者也能起到一种良性刺激的作用。尤其是与读者在心灵上的互动,“有些真诚的读者,还直接给我提出一些诗歌修改意见。这种诗歌的现场感,互动感,很重要。”
大解说,写诗不在乎什么身份,从事什么职业,而主要在于有没有一颗诗心,“写诗和从事音乐、舞蹈一样,的确需要一定的天赋。写诗不是仅靠努力就可以写得好。坦白说,诗歌不照顾求知上的劳动模范。不是说知识积累得多,就一定能能写出好诗。当然,后天努力也非常重要。总体来说,每个人的天赋不同、努力不同,结果也不同。”
当下写诗的人很多。大解说,“写诗水平、质量有高有低,但为向诗意靠拢而付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并不是每一个诗人都能写出好的诗作,但他们在与诗歌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感受生活的心灵更丰富,至少完成了他自己,感受到了诗意,完成他自己生命的壮丽。并不是只有成为写出传世作品的大诗人,才有资格写诗。每个人都有写诗的自由 和资格,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年度诗人”候选朵渔:
更多的人写诗是好事
有意识使用自己个性语言说话
在诗歌界,朵渔的影响力有目共睹。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朵渔,独立写作多年,出版诗集、随笔集多部。现居北京、天津,主持共同体出版工作室。曾获华语文化传媒大奖2009年度诗人奖、《星星》诗刊年度诗人奖等十几种奖项。2016年出版有随笔集《我悲哀地望着我们这一代人》,业内口碑甚高。朵渔是一位沉潜的、有着远大前景和综合能力的优秀诗人和写作者。他的随笔写作和他的诗一起,构成了他所说的“良心的事业”的有力的两翼。
对于随笔与诗歌的关系,朵渔说,写诗是一个长期的活儿,但不是天天都能写得出。“一个人不可能天天坐在家里等着灵感来。但写随笔、散文,就是一个日常的事情。虽然我的主业是写诗,但在没有冲动和灵感的时候,散文和随笔填补了这些时间的空档。相比较而言,诗歌更私人一些,小众一下。而随笔文章则更大众一些,面对更多的人发言。”
由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主办的2016年度“名人堂·年度诗人”评选,向大众读者推介诗人们的作品。对于诗歌被更多人阅读,朵渔说,“每一个写作者,在内心难免都有设定的一些读者,比如专家、圈内行家、同行等。希望在技艺上征服这些人。但同时也希望被广大的读者认可。诗歌向大众传播,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一个诗人说,只给知音写,那难免显得不太诚实,甚至暗含对广大读者的心理轻视。”
当下,各行各业写诗的人很多,朵渔说,有人写,总比没人写诗好。写得好不好,还是其次。因为更多的人能意识到,使用自己的个性语言说话了,有了更多的语言敏感度了。”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