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基本的组织构成有哪些呢?一般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意兴,第二个是意象,第三个是意脉。意兴就是触景生情的创作冲动,经过头脑里的思考以后产生创作的主要方向。意兴要通过景象表示出来,如梅花。种种意象,共同组成了一首诗。这么多意象靠什么来贯穿呢?中间有一个脉络,就是意脉
■我们读诗的时候会通过一个一个诗句体会意象,慢慢地、像抽丝似地把这个意脉把握住了,进而真正体会到诗歌的意境到底是什么。这里面,特别重要的是一定要很好地把握诗歌的脉络。如果读不通,一定说明有问题。有问题就要去查,把它弄通。把诗读通了,既长了知识,也是最简单的读书道理
我的老师施蛰存认为,诗要一句一句、一字一字读,不能囫囵吞枣地抓一句就来读读,或者跳过了一些自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去读。准确理解诗,唯一的方法就是一点一点捋下来,就像在一个乱麻里面逮住一个“诗头”,把它慢慢抽出来,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没把“上下前后”弄清楚
容易将诗歌含义理解错
王安石有一首很有名的诗《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最著名的一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七年被罢相后所写。王安石变法,遭到很多人反对,他罢相后从首都汴京贬官到江宁做知府。但到了熙宁八年,他又被重新启用,回朝做宰相。后代许多人说此时的王安石对前途充满期待,所以写下来“春风又绿江南岸”。
但我要问:既然兴高采烈,那为什么下面要写“明月何时照我还”呢?京口瓜洲一水间——京口镇江之间,有一个瓜洲渡,到这个地方他停船了,从他出发的地方镇江扬州那边回望南京。
“春风又绿江南岸”,大家注意“又”字说明什么呢?不是第一次,是第二次。也就是说,他被罢相到南京的时候是春天,如今回京赴任又是春天,这才叫“春风又绿江南岸”。
但为什么又说“明月何时照我还”呢?既然是开心地去,这里为什么又说要“还”呢?这种心情,值得玩味推敲。实际上,他对京口那边充满希望,但同时又有一丝惆怅。也就是说,此去究竟是喜是忧,诗人也是未知的。变法的道路,更不知道将有多少坎坷?
诗人非常喜欢南京,把南京视为第二故乡,所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不是一种简单的欢欣鼓舞情绪,而是非常复杂的,有一些信心,有一些展望,同时也有惆怅、担忧。这个“又”字要这样来理解。
很多人因为没把“上下前后”关系弄清楚,就容易把这首诗真正要表达的含义理解错了。
再举一例,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说的是整个白天词人的思绪都被愁云迷雾萦绕;“瑞脑消金兽”——房中一个兽形香炉里的熏香已经烧完了,说明词人整整一天在那边孤坐着;“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现在到了重阳节,玉枕纱厨是夏天用的卧具,纱厨是帐子,半夜的凉气浸透全身;“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很多注本都认为,诗人坐了一整个白天,一直坐到后半夜初凉。于是问题来了:“东篱把酒黄昏后”该怎么理解呢?如果已经到半夜了,怎么还出来一个黄昏呢?
其实,这是诗歌技法里的一种结构方法。它是返回去说明原因。词人为什么这样惆怅呢?这是跟丈夫分离所至。“今天又到了重阳节,半夜里忽然感觉到玉枕纱厨已经很凉了,这就撩起了我的愁思,所以我整个一天就孤坐在那里。夜晚的时候又来到东面的篱笆下面坐着。这时候一阵风吹来,有一些菊花的香味扑过来。这个时候感觉非常哀痛,对爱人的思念,把人折磨得无比憔悴消瘦,就好比重阳之后逐渐凋零的菊花。”
这样的解读,才算讲得通。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
不同的人面对同样景物
会形成不同意象和感慨
由这些误读,引出一个话题——如何理解诗词艺术?要找到理解诗歌的钥匙,就要知道诗人是怎么做诗的,即诗是怎么写成的。
一首诗基本的组织构成有哪些呢?一般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意兴,第二个是意象,第三个是意脉。
意兴就是触景生情的创作冲动,经过头脑里的思考以后产生创作的主要方向。意兴要通过景象表示出来,如梅花。种种意象,共同组成了一首诗。这么多意象靠什么来贯穿呢?中间有一个脉络,就是意脉。
诗歌实际上由意兴、意象、意脉组成,可我们读诗的时候其实跟诗人做诗的方向是相反的。诗人产生了意兴,然后意兴流动成为意脉,产生了一个一个意象,把这些意象贯穿了就是诗。但因为这个意脉很隐蔽,所以我们读诗的时候会通过一个一个诗句体会句子中的意象,慢慢地、像抽丝似地把这个意脉把握住了,进而真正体会到诗歌的意境到底是什么。
南宋时候有一个大诗人,山水诗的开山祖师谢灵运。他最出名的两句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诗很自然,后人甚至赞为“如有神助”。
谢灵运做官得罪了不少人,后来被贬到永嘉,也就是今天温州这个地方,做了一个太守,当然心情苦闷,又碰到生病,病了很长时间,还逢下雨,诸多不顺。一次,他偶尔把窗帘拉开一条缝,突然看见池塘生春草的景象,触发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感受:“虽然我现在贬官,但以后还是有重新奋起的希望的。”随后他写了一大段文字,这是很自然的事,也就是思路通了,文路自然顺畅。这就是触景生情的意兴。
意兴的“意”是很重要的,它能够使同样的景象产生不同的含义,构成不同的情景。举一个例子,杜甫的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一首名篇,里面用了什么意象呢?秋天、江、水、山等景物。后来,宋朝黄庭坚也写了一首诗,同样用了秋天、山、水、江,“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为什么同样面对大江、同样在秋天,两个人写出不一样的意境?因为杜甫那个时候已经老迈了,《登高》大概是其去世前两年左右时写的。他历经颠沛,直到安史之乱平复了才从四川出来回到老家,然后写了这样一首诗。这是一个穷途末路的老人所写,所以赋予山水秋天一种萧瑟的景象。但黄庭坚写“澄江”的时候才38岁,他虽然也不是太得意,但依然血气方刚,前途未定,所以写出的景象自然气势恢宏。所以,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景物,会触景生出不同的情,形成不同的意象。
再来看意脉。李白早期的一首小诗《玉阶怨》写道:“玉阶生白露”,白玉台阶上秋露已经凝聚了;“夜久侵罗袜”,我在这里站了很久,袜子已经被露水打湿了;“却下水晶帘”,回到屋里,放下了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看着那秋夜的月亮。
可以想想看,玉阶是白的,白露是白的,罗袜也是白的,水晶又是白的,月还是白的,诗人把诸多白色的、晶亮的意象叠加在一起,形成一种空灵的景象。这种空灵的景象里面是什么呢?其实代表了一种迷茫的心情。
总的来说,把握诗歌的意兴、意脉、意象,就能比较好地去读诗。这里面,特别重要的是一定要很好地把握诗歌的脉络。如果读不通,一定说明有问题。有问题就要去查,把它弄通。把诗读通了,既长了知识,诗也理解了,这也是最简单的读书道理。
唐诗从雄浑到讲求“奇小”
境界变迁折射时代“盛衰”
比较读诗法,就是用比较的方法来读诗,也是读诗的一个窍门。
比如,中唐与盛唐的人写出的诗就不一样。例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里面的景象,不是没有施加之痕,但总的来看是一种傲然挺立的坚韧形象,境界开阔。原因何在?因为盛唐强大,中唐已经衰落,到晚唐就更孱弱了。
所以,晚唐的陈陶写《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气象萧瑟,是一种接近死亡的气象。思念的人,现在已经是无定河边的枯骨了。这里面,“无定河边骨”跟“深闺梦里人”就是一种意象的对照。
盛唐时期诗歌是雄浑的,中唐的诗比较“奇”,晚唐的诗更多是“小”。王昌龄写《西宫春怨》:“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虽然写宫怨,但写得比较典雅。
到中唐的时候,李益写一个宫女非常痛苦,长夜难熬,“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这个长夜是怎么表现的呢?就是宫漏。古代的滴漏计时器,好像海水添到里面,滴都滴不完,长夜长得可怕,这是中唐人喜欢用“奇”。
到了晚唐,诗人更喜欢写一些细节。朱庆馀写《宫中词》:“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两个宫女并列站在栏杆前,想说一些悄悄话,可是“鹦鹉前头不敢言”。为什么呢?因为鹦鹉是学舌的,宫女讲的话要是从鹦鹉口中传出,被其他人听见,可能就要倒霉被杀头了。还有张祜写的 《赠内人》:“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长夜难过,难过到什么程度?在灯影畔哭诉,然后看见一只飞蛾扑到灯心上,于是用头上的金钗把灯心剔开,救出那扑火的飞蛾。通过这样一种细节来描写一种苦情,真是如梦如幻。
通过比较读诗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正确地理解古代诗词艺术的宝贵精华。
(作者为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本文根据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速记稿整理而成)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