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新诗研究所、《新诗》丛刊等承办的首届“鲁能·山海天诗歌节”在文昌市举行。孙文波、臧棣、杨小滨等21位诗人参加。其中,1963年出生的杨小滨身份最为“特殊”,他来自台湾,曾任台湾《现代诗》、《现在诗》特约主编,大学就读于复旦大学,不仅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博士,还是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终身教授。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曾这样评价他,“有多重面貌,而且面面俱到,他是华语世界一位最有才情的创作者”。
近日,海南日报记者对杨小滨进行了面对面的专访,在采访中,对王德威教授这一评价感同身受,无论诗歌创作、文艺评论还是摄影、装置艺术,杨小滨均做得有滋有味,且语言幽默,为人十分有趣。
杨小滨。 徐晗溪 摄
诗不需要懂,只需感受
有趣的是,杨小滨的文学启蒙读物是《西游记》。说起《西游记》,杨小滨两眼放光,眼神含笑地告诉记者,四大名著中,他独爱《西游记》,这本书充满魔幻想象力,令年少时的他十分着迷。某种意义上,《西游记》对杨小滨有着深远影响。他气质综合,不同于大众对学院派学者的刻板印象,杨小滨身上有种风格独特的“混搭气质”,他既是学者、诗人,又是艺术家。在他看来,无论是诗人,还是艺术家,做得好并不难,难的是有自己的风格。或许,正是基于如此的文化理念,杨小滨一直在“跨界”,无论是早期从东方文化,转向西学,还是从诗歌转向视觉艺术,杨小滨似乎一直永不“安分”。
“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想要超越过去的自己。”他主持北京文艺网诗歌网刊《诗托邦》的实验栏目时,做过许多诗歌创新实验,如图像诗、方言诗和抽象诗等。“任何实验都在于开辟新的路径,而不在于这些路径一定能通向理想的境界。” 采访中,杨小滨不像多数学者,喜欢用一些艰深的概念注解自己的作品,他言语幽默风趣。比如谈到如何理解诗歌,他声称诗是不需要去“懂”的,只需要去感受。“这就如同恋爱时,恋人的一颦一笑你未必都懂,但可能都会让你心跳;甚至,假如意思太明确,缺乏神秘感,也就失去了恋爱的快感。” 也许,对杨小滨来说,人生的趣味就在于过程。
任何新形式探索都值得鼓励
“任何对于新的形式感的探索都是某种勇敢的尝试,不管成功与否,都是值得鼓励的。” 这位不走寻常路的“艺术诗人”,在文昌市参加活动期间随身带了一个白色相机。在许多媒体报道中,都可以看到他与相机的描述。相机,似乎已经成了他的最新标志之一。“文字有文字的魅力,图像有图像的表达方式,这两者都很吸引我。” 采访中,杨小滨不认为他的拍摄作品,是传统意义上的“摄影作品”。“2001年左右,我在街头看到很多开锁、招生、办证、招工的广告传单,然后这个广告又被清洁工或道德管理人员粉刷、铲掉。这其中包含劳动的过程,我想其中有动机的痕迹,更有思考的痕迹。” 在他的镜头里,有意识画上去的东西,他是不会“摄取”的。“历史总是一种在擦拭、涂抹的过程中显现出别样的图景。”他解释说,“后摄影”要捕捉的就是被规范的摄影语言所遗忘和排斥的踪迹影像。
除了摄影,杨小滨还热爱古典音乐。他甚至会在开会现场,出其不意地吟唱“咏叹调”。不久前,在《致大海》诗歌朗诵暨颁奖晚会上,他放声高歌意大利歌剧,引来阵阵掌声。也许,对杨小滨来说,他并不想局限于诗人、学者等某一个被限定的文化角色。或许,他只是想做一个不被定义的思考者,勇于尝试生命中的各种可能性,去过一种“在路上”的生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