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涩的枝头背对着风的方向

作者: 2016年08月17日09:28 浏览:2294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篱笆上最后一枚佛手果

摇荡着秋天的铃铛。也摇荡着

一口老水井的孤寂


丝瓜架上的藤蔓网住了一小片天空

我仰头看它的时候,一条老丝瓜的阴影里

斜逸出一朵嫩黄的小花

像一盏秋风忘了提走的灯

柔细的身子撑破正在衰败的院落


安静地坐在一角

听枣树和柿子树在风中的对话

羞涩的枝头背对着风的方向


拄着拐杖的老人从院门口走过

孤独加重了她的脚步

她深深弯下的驼背,不停地向生活鞠着躬


在秋天面前,沉重的事物

显现出恭顺的一面



点评: 


这是一首象征性和暗示性都很“显眼”的诗歌,从标题的出示就足以证明诗人想表达在“逆袭”环境中如何呈现万物不屈的“力度”、有味的“羞涩”和有情的“恭顺”。按理说,一首象征性和暗示性都很“显眼”的诗歌最好要有足以贯穿整首诗的象征物,偏偏这首诗的五个小节都各自有“物”,而且彼此独立,这无形当中增加了写作难度。为了使五小节诗歌的并列关系有个纵向的隐形“推手”,即递进关系,诗人巧妙的把“羞涩的枝头背对着风的方向”不仅仅作为标题的导入,而是将其作为整首诗隐形的诗意“推手”,即把每一节看似独立成章的诗节进行诗意“融渗”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象征整体。如第三节里“一条老丝瓜的阴影里/斜逸出一朵嫩黄的小花/像一盏秋风忘了提走的灯/柔细的身子撑破正在衰败的院落”就与整首诗隐形的诗意“推手”心手相牵。正是由于这首诗有多处“像一盏秋风忘了提走的灯”照亮了人们的心扉,使“许多沉重的事物/显现出恭顺的一面”。由此可见,从认识形态而言,诗首先是生命形态,而且是复杂的生命形态,出于这个层面的考量,这首诗的象征性思考,诗人依据的正是万物各个层面的存在感以及生命状态,尤其是诗人多角度、多层面地呈现出在“逆袭”之下那些千姿百态的生命群像,为我们留下驳杂而生动的生命元素。(特邀点评人:卢辉)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注释:
2015年9月写于松江乡下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